中国打仗一共死了多少人
秦朝末年有2000多万人,到汉初,原来的万户大邑只剩下两三千户,消灭了原来人口的70%
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前140-前87年),几度讨伐匈奴,海内虚耗,人口减半,50%的人死亡
元2年全国人口5959万,经过西汉末年的混战,到东汉初的公元57年,人口2100万。损失率65%
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 98.3%
北朝的齐代有2000万人,到北周时人口仅900万;南朝宋代有469万人,到南陈灭亡时只有200万人,损失率达60%
从公元611到628年18年间,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次,有50多位称帝称王者,均统兵15万以上,各据一方,相互混战。全国户数由890万减至290万,人口由公元606年4602万人,减到639年1235万,损失率73%
公元755年有5292万人,到760年人口1699万。损失率68%
唐武宗(841-846年)时有496万户,后周世宗(955-960年)仅120万户,到宋初为200万户。损失率76%
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1274年,人口887万。损失率高达91%
张献忠与清兵入侵使四川人口由600多万锐减至50万,只剩下10%左右从李自成起义到吴三桂灭亡,混战五十四年。明末人口为一亿,到清世祖时全国人口只剩下1400万人了,锐减了80%多,损失人口8000多万
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白莲教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
太平天国爆发(1851年)前夕中国人口4.3亿,太平天国失败(1863年)后,中国只有2.3亿人,一场农民战争使中国损失了2亿人[4000万人死于战争中],这是何等的残酷!到1911年全国恢复到3.4亿人。
你自己算算吧 这还不算小杀小闹的,
战国两百万,秦汉一百万,以此推算在一千万多
据《中国历史大全记载》
有5亿.从古到今
就算死了一个中国人!还有千千万万个中国人!!
谁记录过?~反正很多很多,光南京大屠杀就死了这么多人何况是这么多场战争
这个数据估计没人知道了
从古至今中国打仗死了多少人
司马迁记载:秦国攻魏杀8万人,战五国联军杀8万2千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伐韩,魏杀24万人,攻魏杀4万人,击魏杀10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前262年击赵白起杀尽42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又攻赵杀9万人……前207年项羽坑秦降兵20万。
战国末中国人口2千万人。可中**队却远远超过欧洲:秦始皇守五岭用兵50万,防匈奴30万人,修长成50万,造阿房宫秦皇陵的130万人(其中受宫刑者达70多万人)。 1)秦末农民战争
从公元前195到公元前205年西汉建国初期,共历十年。秦朝末年有2000多万人,到汉初,原来的万户大邑只剩下两三千户,消灭了原来人口的70%。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现象(《史记·平准书》)。
2)汉武帝伐匈奴
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前140-前87年),几度讨伐匈奴,海内虚耗,人口减半,50%的人死亡。
3)西汉末年混战
公元2年全国人口5959万,经过西汉末年的混战,到东汉初的公元57年,人口2100万。损失率65%。20年间,西安的人口从68万减到28万,大荔从91万减到14万,兴平县从83万减到9万,绥远县从69万减到2万。
4)三国鏖战
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说汉末三国大动荡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
5)西晋八王之乱
从公元291年开始,先后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河间王、东海王越及成都王颖八王为争夺皇位,在洛阳相互攻杀,战乱历时十六年之久,死亡人口达数十万人,许多城镇均被焚毁,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使西晋初年并不十分发达的经济,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关东地区又爆发了罕见的蝗灾和瘟疫,史载「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马毛皆尽。又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晋书·食货志》)。
6)南北朝混战
公元311年,刘曜攻长安,关中地区的人口仅余1-2%。
北朝的齐代有2000万人,到北周时人口仅900万;南朝宋代有469万人,到南陈灭亡时只有200万人,损失率达60%。 从公元611到628年18年间,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次,有50多位称帝称王者,均统兵15万以上,各据一方,相互混战。全国户数由890万减至290万,人口由公元606年4602万人,减到639年1235万,损失率73 8)安史之乱
皇帝为夺回江山,竟卑躬乞求匈奴回纥收复洛阳,应允任意抢掠三日,使洛阳成了一片废墟。历时九年的残杀,使黄河流域萧条凄惨,人烟断绝,兽游鬼哭。中国人口从九百万户锐减至二百万户,四分之三惨死,残存者以纸为衣。公元755年有5292万人,到760年人口1699万。损失率68%。
%。 9)黄巢起义
唐武宗(841-846年)时有496万户,后周世宗(955-960年)仅120万户,到宋初为200万户。损失率76%。
10)金、元灭两宋
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1274年,人口887万。损失率高达91%。
11)元末混战 非常非常多
12)明末混战
从李自成起义到吴三桂灭亡,混战五十四年。明末人口为一亿,到清世祖时全国人口只剩下1400万人了,锐减了80%多,损失人口8000多万。13)清代的白莲教起义(1796-1805)
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之间共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 14)太平天国起义
太平天国爆发(1851年)前夕中国人口4.3亿,太平天国失败(1863年)后,中国只有2.3亿人,一场农民战争使中国损失了2亿人[4000万人死于战争中],这是何等的残酷!到1911年全国恢复到3.4亿人。
你头上有多少毛就死了多少人、
你头上有多少毛就死了多少人、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历史“白莲教起义”
白莲教,一个民间宗教组织,据传说,公元1133年,由茅子元创立佛教分支白莲宗,因教徒“谨葱乳,不杀不饮酒”,故又名白莲菜,后逐渐演化为民间社群组织白莲教。
发展
南宋时期,因是佛教分支,故影响不大。元朝时期,教内发生分歧,其中一派开始反抗元朝统治。公元1351年(元顺帝11年),元朝政府强征民夫堵塞黄河失口,引发了全国规模的红巾军大起义,红巾军即与白莲教有密切的关系。明初朱元璋多次取缔白莲教。清入关后,白莲教徒以反抗为己任,倡言“日月复来 ”,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从而遭到清朝镇压。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白莲教活动频繁。嘉庆年间白莲教与地方人民结合,引发川楚教乱。
川楚白莲教起义,亦有人称之为川楚教乱,指中国清朝中期爆发於四川、陕西和湖北边境地区的白莲教徒武装反抗政府的事件。
乾隆末年,由於人口增长迅速,土地兼并严重,中原各地出现饥民,其中大约有100万人前来有着大量荒地的川楚边境就食,白莲教以「教中所获资财,悉以均分」,「有患相救,有难相死,不持一钱可周行天下」等平均、互助思想在其中迅速流行。
乾隆六十年(1795年),湖北各地白莲教首领约定在次年起义,此事为清政府侦知,便以邪教为名大量抓捕教民,一时各地地方官以查拿邪教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不论习教不习教,但论给钱不给钱」,「不遂所欲,即诬以邪教治罪」。这进一步激起了教众的反抗。嘉庆元年正月初七(1796年2月15 日),宜都、枝江一带的教众首先起义。三月初十,襄阳王聪儿、姚之富等人起义,成为各支白莲教军队的主力,在湖北、四川、河南、陕西各省游动作战。
由於各支义灵山宝塔陵园军互不统属,无法相互呼应,遂被清朝军队各个击破。嘉庆三年(1798年),襄阳义军在湖北郧西被包围,王聪儿、姚之富皆跳崖自杀。此后,清朝推行团练和坚壁清野战术,筑起大量寨堡,将村落百姓强行移居其中,又训练团练进行防守,从而切断义军粮草与兵源的来源。至嘉庆九年(1804 年),义军被全部镇压。
这次大规模的起义耗费了清朝政府大量军费和军力,据统计,清朝前后投入超过两亿两白银,相当於其四年全年收入,国库为之一空,标志著清朝走向衰落的开始。
川楚白莲教起义,亦有人称之为川楚教乱(1795年-1804年),指中国清朝嘉庆年间爆发于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的白莲教徒武装反抗政府的事件。最早参加者多为白莲教教徒。始爆发于川楚陕边境地区,后波及川、楚、陕、豫、甘等省,历时九载,是清代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这次大规模战乱耗费了清朝政府十六省的数十万军队,并导致十余名提督、总兵等高级武官及副将以下400余名中级武官阵亡。据统计,清朝前后投入超过两亿两白银,相当国库五年财政收入,使国库为之一空。川楚起义标志着清朝走向衰落的开始,在一定程度上也否定了所谓康乾盛世的说法。
南宋时期,因是佛教分支,故影响不大。元朝时期,教内发生分歧,其中一派开始反抗元朝统治。公元1351年(元顺帝11年),元朝政府强征民夫堵塞黄河失口,引发了全国规模的红巾军大起义,红巾军即与白莲教有密切的关系。明初朱元璋多次取缔白莲教。清入关后,白莲教徒以反抗为己任,倡言“日月复来 ”,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从而遭到清朝镇压。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白莲教活动频繁。嘉庆年间白莲教与地方人民结合,引发川楚教乱。
川楚白莲教起义,亦有人称之为川楚教乱,指中国清朝中期爆发於四川、陕西和湖北边境地区的白莲教徒武装反抗政府的事件。
乾隆末年,由於人口增长迅速,土地兼并严重,中原各地出现饥民,其中大约有100万人前来有着大量荒地的川楚边境就食,白莲教以「教中所获资财,悉以均分」,「有患相救,有难相死,不持一钱可周行天下」等平均、互助思想在其中迅速流行。
乾隆六十年(1795年),湖北各地白莲教首领约定在次年起义,此事为清政府侦知,便以邪教为名大量抓捕教民,一时各地地方官以查拿邪教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不论习教不习教,但论给钱不给钱」,「不遂所欲,即诬以邪教治罪」。这进一步激起了教众的反抗。嘉庆元年正月初七(1796年2月15 日),宜都、枝江一带的教众首先起义。三月初十,襄阳王聪儿、姚之富等人起义,成为各支白莲教军队的主力,在湖北、四川、河南、陕西各省游动作战。
由於各支义军互不统属,无法相互呼应,遂被清朝军队各个击破。嘉庆三年(1798年),襄阳义军在湖北郧西被包围,王聪儿、姚之富皆跳崖自杀。此后,清朝推行团练和坚壁清野战术,筑起大量寨堡,将村落百姓强行移居其中,又训练团练进行防守,从而切断义军粮草与兵源的来源。至嘉庆九年(1804 年),义军被全部镇压。
这次大规模的起义耗费了清朝政府大量军费和军力,据统计,清朝前后投入超过两亿两白银,相当於其四年全年收入,国库为之一空,标志著清朝走向衰落的开始。
清朝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死了多少人
白莲教起义是一场以白莲教为民而组织发动的一场农民一起,旨在反抗封建压迫,起义爆发前主战场区域总人口是3亿9千多人,历经9年战争,人口骤减至2亿7千5百66人,这期间人数少了1亿1千多人口。白莲教起义可谓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清政府死伤严重,起义军亦是死伤严重。
大约四十万人
清朝时期的白莲教有伤过人吗为什么
肯定有啊,清朝时搞过好几次起义呢,肯定死不少人啊。
清初白莲教曾受反清复明思想影响,各派与清廷一般处于敌对状态。乾隆三十九年(1774)清水教徒王伦的起义,嘉庆元年(1796)收元教发动的鄂、豫、川、陕、甘五省农民起义,嘉庆十八年李文成等领导的天理教起义,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但是,就这些教派的教义而言,并不包含反封建的革命因素。道光以后直到近代,白莲教的活动并未消失,但其组织往往为反动阶级所利用。1949年以前在个别地区尚存的少数白莲教支派,已沦为反动会道门组织。
白莲教曾多次起义,怎么可能不伤人呢?你这个问题真奇怪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清白莲教起义为什么死了那么多人
才不是啊
才没有死一亿人啊
当时的中国才一亿来人
所以没有死一亿来人
当时中国有四万万人
白莲教在历史上发动过几次起义
主要有三次
白莲教避难所又称“川楚白莲教起义”。 清嘉庆元年(1796年)至九年(1804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二百零四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四百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这次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此后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其它白莲教起义唐赛儿领导白莲教起义
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山东蒲台县农民林三的妻子唐赛儿利用白莲教组织进行起义,自称“佛母”,有教徒数万人,分散在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地。
唐赛儿起义后,占据益都(属青州)部石栅寨,打死前来镇压的青州卫指挥高风。唐赛儿在各县的白莲教群众也都相继行动起来,“细民翕然从之”,转战于山东诸城、即墨、寿光等地,并利用熟悉的地形和善于夜战的特长,几次向明军发动猛攻,烧毁官衙仓库,进兵围攻安丘。明成祖派柳升、刘忠率领军队前往围攻,起义军于夜间突围脱险,并射死了刘忠。但因众富悬殊,起义军不幸失败,唐赛地被广大群众掩护逃走。统治者惊恐万分,根据员间传出后赛地已削发为尼或为道姑的传说,明成祖下诏“尽逮山东、北京尼”。
不久又下旨“尽逮天下出家妇女”。先后被逮捕。受害者达数万人,然而仍无法获其踪迹。
明末徐鸿儒、于弘志的白莲教起义
明末以秘密宗教组织的民众反抗斗争,迅速发展。万历年间,蓟州人王森传播白莲教,自称闻香教主,其教徒遍布北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等省。万历四十二年(1614),王森在京师传教时被捕,死于狱中。之后,其弟子巨野人徐鸿儒继续组织白莲教,信徒不下二百万。
天启二年(1622),他联合景州(今河北景县)于弘志、曹州(今山东曹县)张世佩等,图谋起义,并约定中秋起兵。但因计划泄露,遂于五月先期发动。当地农民“多携持妇子,牵牛驾车,裹粮橐饭,争趋赴之”。徐鸿儒自称中兴福烈帝,改年号为大乘兴胜元年。起义军很快攻克了郓城、邹县、滕县、峄县,“众至数万”,屡败官军。其时,于弘志在河北武邑、枣强、衡水等地起兵响应。又有刘永明聚众二万人,不久与徐鸿儒队伍汇合,起义声势大振。他们计划“南通徐淮、陈、颍、蕲、黄,中截粮运,北达神京,为帝为王”。经过半年多的战斗,十一月,徐鸿儒被部下出卖,在邹县被捕押至京城杀害。徐鸿儒起义被镇压下去。
明永乐唐赛儿领导白莲教起义
明末徐鸿儒、于弘志的白莲教起义
清嘉庆川楚白莲教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