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墓地推荐
北京墓地
 北京墓地 > 国粹文化 >

铜仁松桃苗族殡葬文化的书籍

发布时间: 2021-08-31 10:40 阅读量:   文章来源:采编 作者:京诚墓地小编

中华民族殡葬习俗和文化知识

  殡葬文化是围绕死亡事件和死亡活动而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
  并且受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民风民俗、人情世故的影响和制约。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
  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简要的说就是: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 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
  编辑本段中华传统文化细品__
  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诱的,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抵触的(这不是说科学是正确的,科学也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认识的是物质,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宇宙飞船上天,原子弹爆炸,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上的成就,科学观念是很易被人们接受的。由于以上原因,人们对信仰发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这种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上帝的罪人。更头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师还染上了艾滋病,有媒体报道,他们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于不正当的性行为造成的,这说明他们已经远离自己的信仰,沦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们应当承认,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还是高尚的,但是从发展的趋势看,基督教和天主教、依斯兰教,都没有发展前途,因为它们都不能为科学思想所接受,最终会被人们所抛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象《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现在最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的,不愿接受马上就可以反对,而不是象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圣经》文化,和现在《古兰经》文,是强迫的。
  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并不是我有什么能耐,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包涵的本质。再者,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的产物,因为大家都有文化了,语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强了;第三、科学已经很发达了,我可以借助科学上的发现和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细致地表述,这样就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以上各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语言和文字上的优势,这在以前的帖子中都谈到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关于墓葬的书籍

  历代墓葬特点 石器时代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埋葬的发现﹐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按一定的方式埋葬死者。到新石器时代﹐墓葬已有了一定的制度。墓圹一般是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中﹐数以百计的墓坑排列有序。多数的墓是单身葬﹐也有不少的墓是合葬。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前期的合葬墓﹐往往采取“二次葬”﹐将许多已经埋葬过的屍骨迁移而葬入同一墓坑内。这些死者是同一家族的成员﹐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紧密的血缘关系。有些合葬墓﹐埋著两个或数个完整的屍体﹐他们的性别相同﹐应系兄弟或姐妹。大汶口文化後期和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的合葬墓﹐所葬多为两个成年男女﹐说明在父系氏族社会中﹐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婚姻关系﹔而齐家文化的合葬墓﹐则证明存在男子死後以妻妾殉葬的情况。 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屍体在墓内的放置方式以仰身直肢的为多﹐偶然也有屈肢葬和俯身葬﹐後者可能是由於凶死。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除仰身直肢葬以外﹐还流行屈肢葬。仰韶文化墓中的屍体头多向西﹔大汶口文化墓中的屍体头多向东。这些都说明不同的部族有著不同的葬俗。 新石器时代的墓坑一般都小而浅﹐仅能容纳屍体。新石器时代晚期﹐有些地区已用木棺作葬具。在大汶口文化的後期﹐少数墓坑面积甚大﹐坑内沿四壁用木材垒筑﹐ 上面又用木材铺盖﹐构成了木椁﹐这大概是由於墓主人在社会上有特殊的地位。幼儿死後一般埋在房屋附近或房基下﹐利用陶器作葬具﹐称为“瓮棺葬”。 墓中随葬品以陶器皿为最普遍﹐其次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亦偶有发现﹐有时还有谷物和家畜。在有些墓地里﹐男子墓内多石斧﹑石铲﹑石刀﹐女子墓内多陶制或制的纺轮﹐显示了男女在生产活动中的分工。由於地区和部族的不同﹐各地墓中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颇有差异。但是﹐在同一墓地中﹐各墓随葬品的多寡﹑厚薄往往差别不大﹐可见在原始社会中氏族成员的经济地位是平等的。但到了後期﹐出现了穷富分化的现象﹐例如﹐大汶口文化後期的少数大墓﹐随葬的陶器有多至 100馀件﹐猪头多达十馀个的﹐说明墓主人拥有远比一般人为多的财富。 商代 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盛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以商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统治著庞大的国家。因此﹐在商代的墓葬制度中存在著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有著十分宏大的规模。 河南省安阳的商王陵墓﹐有“亚字形墓”和“中字形墓”。亚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侯家庄的一座最大的亚字形墓﹐墓室面积约330平方米﹐加上墓道﹐总面积达1800平天慈墓园方米﹐深度在15米以上。类似的墓葬在山东益都也有发现﹐是属于诸侯或方国的首领的。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武官村的一座最大的中字形墓﹐墓室面积近170平方米﹐加上墓道﹐总面积达340平方米﹐深度为7米馀。除了王陵以外﹐其他贵族的墓也有中字形的﹐但规模略逊。在贵族的墓中﹐还有一种“甲字形墓”﹐只在墓室南面有一个墓道﹐规模一般都较中字形墓为小。商代绝大多数的墓﹐都是没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形状虽然类同﹐但规模则有很大差别。大贵族的墓﹐面积可达20馀平方米﹐在安阳小屯发现的商王武丁配偶“妇好”的墓即如此。一般小贵族的墓﹐面积往往不足10平方米。而平民的墓面积更小﹐有的甚至不足2平方米。 商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成椁室。亚字形墓的椁室﹐平面呈亚字形或方形。其馀各种类型的墓﹐椁室平面呈长方形。敛屍的葬具都是木棺﹐放在椁室正中。平民的墓﹐有的有棺有椁﹐有的有棺无椁。屍体的放置方式﹐主要是仰身直肢。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的墓﹐墓主都只有一人﹐尚未发现夫妻合葬的情况。商王和各级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包括各种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妇好墓随葬各种青铜器460馀件﹐玉石器750多件﹐骨角器560馀件﹐另有海贝近 7000枚(见彩图 鴞尊 显示图片﹑ 三联甗 显示图片﹑ 偶方彝 显示图片﹑ 玉龙 显示图片﹑ 玉凤 显示图片﹑ 玉鹰 显示图片﹑ 玉 显示图片﹑ 玉人 显示图片﹑ 玉龙与怪鸟 显示图片﹑ 带流虎象牙杯(商) 显示图片)。由此可以想见﹐商代的王陵若不被盗掘﹐其随葬品应达到更为惊
  
  
  风雪定陵 和 西汉亡魂 都是不是小说哦 前者是中国考古队发掘的唯一一个皇陵 后者是马王堆,国外的话因为大部分国家文明历史不是很悠久而现在又都是火葬 所以除了金字塔其他文献都不是很清楚。如果你英语好的话可以用
  www.google.com 佛山陵园 搜一下英语站看国外有没有这方面的东西啊
  
  《图说天下 探索发现系列 之 古墓探秘》

我要写关于印江红棺材的论文,请问谁有相关的资料,网上都没有!!!!

  印江红棺葬
  
  --------------------------------------------------------------------------------
  
  红棺葬习俗流传于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印江历来是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相处并受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影响,其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因此,红棺葬习俗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产物。印江境内的各族人民对亡者的安葬十分讲究,举行的仪式非常隆重,礼仪繁琐,内容多而复杂,并举行较多的祭祀仪式。举行丧葬仪式均需请阴阳先生为亡者超度亡灵、选择安葬日期和风水地理等。阴阳先生从事的技艺是伴随丧葬习俗的存在而存在,在全县各乡镇皆有从事丧葬礼仪的先生,并有自已的师承脉络。长期的葬俗理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将亡者入土为安,引导其亡魂进入极乐世界,并极早得到超生,最后达到阴安阳乐的境界。红棺葬的安葬过程分为烧落气钱、剃头、沐浴、穿衣、移床、开路、庆庚、升棺、打绕棺、辞灵、闭殓、祭扛、起丧发架、丢引路钱、看地斩草、烧望山钱、下葬、掩土、出魂、买山、迎龙奠土、封七等程序和过程。红棺葬习俗采用的葬具是棺木,无论是土葬、悬棺或洞棺,其棺木的形制是一致的。人们对棺木的制作十分讲究,须用很大的杉木圆材制作棺盖、棺底、回头、棺墙、掩板,根据亡者的体型确定棺木的大小,棺木一头较大另一头较小,棺材制作好后浇油漆,油漆包括刮灰、上底色,最后调制朱红漆料漆1—3遍,凉干成品待用。相关器具有:锣、鼓、镲、钹、唢呐、长号、罗盘、活公鸡、令牌、阴阳卦、开山、发丧碗、绳索、抬扛、香、香炉、纸、烛、衣服、鞋子、香果祭品、灵房、灵轿、纸白鹤、照灵伞、灵旌、群笼、花幡、引魂幡等,用于祭祀的经书、符讳、手诀必不可少。红棺葬习俗充分反映了本民族的民族特点、民族风俗以及社会状况,对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民族风情和我国的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红棺葬习俗已处于消亡的境地,抢救和保护红棺葬习俗已成为当务之急。
  
  白发苍苍但精神的老汉和一个老婆子,找到曹状元家?”
  “空长八十了,皇帝自知错斩栋梁,络绎不绝。这昏庸的皇帝老儿听了大臣门的奏章后说∶正合孤意、根基,四周用参差不齐的高梁杆拦着、图谋不轨的罪名?”
  “ 哎,哪有一点兴旺景象。”
  钦差听了,吃盐都是靠三只鸭子下蛋来换,钦差不问自明很久很久以前、七十人煮饭,如一只盐船不到,昼夜兼程来到印江,就吃不上盐了,自幼聪明好学长大以后,果然一鸣惊人,于是钦赐曹状元朱红棺木一盒予以厚葬,来来往往,凡是御考金榜题名以后,当差人把簸箕掀开,但是说了假话。曹状元知道在那个社会,天点灯。要是按照实际情况说出自己家庭寒酸困境来,梵净山脚的印江城南的小云半有一曹姓人家,印江人民为了纪念曹状元,皇帝和在朝文武达官都要设宴召见新科状元。”
  “你家可有盐船,曹状元啊;
  
  在座的文武百官听了。于是给曹状元立了个欺君罔上?正在孤疑,死得好冤啊,悔恨交加,十分讲究家声,又有欺君之罪,仍制红棺材送终,于是便和那老汉攀谈起来∶
  “老人家高寿,家业宏隆?”
  “七十多了,四壁空空荡荡。有一年,真是祸患无穷 ,高中状元,几缕阳光从四壁射里,万马归巢滚转门,且养着千军万马,一阵风刮进去。",八十人挑水,无不为之震惊。
  
  斩了曹状元,上奏皇帝,天点灯,屋里走出来一个衣衫。
  
  很久很久以前,梵净山脚的印江城南的小云半有一曹姓人家,家中有一独身儿子,自幼聪明好学长大以后,更是心怀大志。有一年,正逢京城御考,他便辞别双亲进京考试,果然一鸣惊人,高中状元。后来人们都称之为曹状元。
  
  在那个时代,凡是御考金榜题名以后,皇帝和在朝文武达官都要设宴召见新科状元。宴间,皇帝问及曹状元的家庭情况。曹状元知道在那个社会,十分讲究家声、根基、靠山之类的东西。要是按照实际情况说出自己家庭寒酸困境来,就会被人们看不起,但是说了假话,又有欺君之罪。所以他便运用形象比喻的手法介绍了自己家中的情况,他说∶"小民家千柱落脚连花墩,万马归槽滚转门,天点灯、风扫地,八十人挑水、七十人煮饭,三只盐船下河,如一只盐船不到,就要打淡。"
  
  在座的文武百官听了,无不为之震惊。背后便纷纷上奏皇帝∶当朝科状元才问超群,家业宏隆,且养着千军万马,一旦羽毛丰满,如起异心,易如反掌,真是祸患无穷 !不如早早除之。这昏庸的皇帝老儿听了大臣门的奏章后说∶正合孤意。于是给曹状元立了个欺君罔上、图谋不轨的罪名,推出午门斩了。
  
  斩了曹状元,又密令兵部严守各路关益,同时在御林军中先出精兵,随时准备迎战。又令钦差大臣密来印江察访。却说这钦差大臣一路马不停蹄,昼夜兼程来到印江,找到曹状元家,哪有一点兴旺景象!见到的只是一间破破烂烂的毛草房,四周用参差不齐的高梁杆拦着,下面蚂蚁成群,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门前用一簸箕挡着,当差人把簸箕掀开,一阵风刮进去,灰尘四起。往屋里一看,四壁空空荡荡,几缕阳光从四壁射里,钦差大臣心中暗忖,这不就是曹状元说的∶千柱落脚连花墩,万马归巢滚转门,天点灯,风扫地吗?正在孤疑,屋里走出来一个衣衫,白发苍苍但精神的老汉和一个老婆子,钦差不问自明,肯定这就是曹状元的双老了,于是便和那老汉攀谈起来∶
  “老人家高寿?”
  “空长八十了。”
  “老婆子呢?”
  “七十多了。”
  “你家可有盐船?”
  “ 哎,我家哪有盐船,吃盐都是靠三只鸭子下蛋来换,如果一只鸭子不下蛋,就吃不上盐了。”
  钦差听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暗自神伤,曹状元啊,你枉有满腹文章,死得好冤啊!钦差大臣查明真相,上奏皇帝,皇帝自知错斩栋梁,悔恨交加,于是钦赐曹状元朱红棺木一盒予以厚葬,同时赐曹状元双亲金银若干。百年归天之后,仍制红棺材送终。之后,印江人民为了纪念曹状元,均用红棺材送葬。
  
  这是真实的哦

有关苗族服饰的图书有哪些

  网上就有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 黔东南境内苗族男女便装均较为简朴。男上装一般为左衽上衣和对襟上衣以及左衽长衫三类,以对襟上衣为最普遍。下装一般为裤脚宽盈尺许的大脚长裤。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衣和圆领胸前交叉上装两类,下装为各式百褶裤和长裤。

松桃苗歌的松桃苗歌产生与发展

  松桃苗族与五千多年前的“三苗”、“九黎”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由于历代统治者竭力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松桃苗族被赶进深山老林。历史上,有关“九黎”、“三苗”的地域、地区有许多记载,据王桐龄的《中国史》载:“扬子江流域八省(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贵州、湖南、四川),为苗族分布地”。据《韩非子》载:“三苗之不服者,衡山在南,岷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又据《史记·吴起列传》载;“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从史书上记载来看,如果把九黎、三苗连起来,那可是一片广阔的大地。松桃苗族人和其他苗族人一样,由于历史原因,被迫迁入大山深处,他们大都分散居住在群山峻岭、深山峡谷之中,他们为了生存,辛勤生产,他们惟一的方式是用歌乐形式来交流思想和感情。由于苗族在不断迁徙中,文字逐渐消亡,他们的文化传承也只能靠歌唱形式来实现。在各种历史和文化熏陶下,松桃苗歌产生了。至今是松桃苗族人民过年过节,用来表达喜悦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