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习丧葬习俗背后的文化精神是什么俗
在丧葬习俗中,七星占有极高的地位。很多地区都流传“七星引路,后辈齐全”的说法。在考古学中,挖掘古代墓葬的时候,也发现很多使用七星引路的例证。这个说法传承了几千年,一直延续至今,今天讲讲,丧葬民俗中有哪些仪式或操作和“七星引路”有关系。
“七星引路”是指利用铜钱摆出北斗七星的形状,寓意着亡人顺利前往天国。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的。古代中国人民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瑶光宫破军星君。
一、“北斗七星”与丧葬之间的故事
相传,三国时魏国术士管辂,知赵颜当亡,教其在卯日,备酒肉,到刈麦地南头桑树下,有二人下棋,置脯斟酒于前,勿言语,只管斟酒加肉。酒过数巡,北坐者问:“你在此干什么?”赵颜只磕头,不说话。下棋之二人商量道:“刚才吃了他的酒肉,怎么也得帮他个忙。”北坐者道:“文书已定。”南坐者道:“拿来文书我看看。”一看赵颜只有十九岁寿命,于是取笔一拐,对赵颜说:“让你活到九十。”颜喜,叩回。管辂告赵颜:北边坐者是北斗,南边坐者是南斗。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
&ems丧葬文化怎么写 p;《搜神记》有“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之说。玄武是北方七宿的总称。七宿之中有斗宿。道教重视斗星崇拜,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从投胎之日起,就从南斗过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寿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求延生长寿,都要奉祀南极长生大帝。
二、丧葬习俗中的“北斗七星”
1、拜灵送灯:是指在出殡前一晚,由唢呐师傅表演才艺,其身上顶上七盏灯,进行拜灵转棺,每转一圈献上一盏灯。有的地区是跪拜。灯通常用碗内点上蜡烛制作而成。这七盏灯安放在棺材之上,摆出北斗七星的造型。
2、铺棺:在农村,棺材内的四周用黄色绒布或黄色绸布包围,棺材里的下边用烧纸铺底,二用棉花瓤子铺床,上用皇镖盖棉瓤(又名上铺金下铺银,逝主有后人),铜钱摆上北斗七星形状用蓝线串上,俗称“搭炕”。最后才能铺褥子等寿装。
3、七星板:属于工艺品,有的是树脂材质,有的为玉石材质。上边雕刻龙凤仙鹤等图案,并镶有铜钱,也是北斗七星的造型。寓意为:“七星引路,后辈齐全。”
4、骨灰盒:骨灰盒属于现代殡葬用品,多为雕刻而成。骨灰盒内部下边雕有北斗七星的图案,寓意同上。
丧葬习俗禁忌形成是如何形成内蒙古包头丧葬文化的
丧葬礼俗禁忌形成原因
人们因为恐惧死亡、害怕亡灵作祟,以及服从仪式规定和基于前人的教训或不佳经验,因此,在为亡者处理后事时,难免会发展出种种避忌的方法,于是乎便有许多丧礼的禁忌。丧葬礼俗的禁忌,主要是希望避免并防止亡灵对活着的人的作崇,目的是希望趋吉避凶。
台湾的丧葬礼俗禁忌不少,不同族群也有不同禁忌。有的禁忌是因担心独犯神圣或畏惧鬼灵的禁忌;有的是宗教方面的禁忌;有的是基于维护或强化孝道而产生的禁忌;也有的是因为前人经验或民间传说而产生的禁忌;或因与宗法制度或文化传统不符而形成的禁忌。
丧礼礼仪禁忌的目的
丧礼中的禁忌其实是反映出隐藏在人们内心中的吉凶祸福观。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的灵魂观,也会产生不同的丧葬礼俗禁忌。
禁忌是一种对丧礼过程避讳的一种因应态度和作法,目的是为趋吉避凶,希望因为禁忌行为产生,加上适当的应对处理方法,能让丧礼顺利进行,并防止任何对亡者及家属或家族不好的影响发生。
面对禁忌的应有态度
生命礼俗中的种种禁忌,都是希望透过禁忌所形成的恐惧与压力,达到禁止的目的。深入了解禁忌形成的因素,才能够真正感受到禁忌背后深达的目的与意义。
面对许多丧礼中的禁忌,我们不一定要全盘接受,可以用更理性和关怀、圆满的态度来检视或看待它。
举例来说,像禁忌晚餐后过世、禁忌泪水滴亡者身、禁忌出嫁女拜娘家坟、禁忌丧事期间作饭……等,有的禁忌违反人性情感,有的死亡情况是无法控制,也有的禁忌影响我们的生活作息,或许我们应有适度的调整心态和作法。
禁忌来自于人,也可以由人来作调整和改变。检视丧礼中的禁忌是否合情合理,可以从以下标准来作参考:
一、禁忌是否符合现代人需求;
二、禁忌是否符合人性及增进家庭情感;
&丧葬文化专著emsp;
三、禁忌是否符合理性和知识上的经验法则;
四、禁忌是否符合对亡者的尊重和恭敬;
五、禁忌是否符合对家属及亲友的尊重与关怀;
六、禁忌是否能促进丧礼的圆满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