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墓地推荐
北京墓地
 北京墓地 > 国粹文化 >

西藏礼仪禁忌最忌杀生,进入民,郑继强黔北丧葬文化

发布时间: 2021-09-08 15:00 阅读量:   文章来源:采编 作者:小编

西藏礼仪禁忌郑继强黔北丧葬文化:最忌杀生

  1、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2、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杀生,受戒的佛教徒在这方面更是严格。虽吃牛羊肉,但他们不亲手宰杀。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3、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4、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5、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6、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信仰苯教的则从右边绕行。 桐乡丧葬文化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7、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8、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9、进寺庙时,忌讳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对于喇嘛随身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动手抚摸;在寺庙内要肃静,就座时身子要端正,切忌坐活佛的座位;忌在寺院附近大声喧哗、打猎和随便杀生。
  
  10、忌用单手接递物品。主人倒茶时,客人须用双手把茶碗向前倾出,以表敬意。
  
  11、忌在拴牛、拴马和圈羊的地方大小便。
  
  12、忌用有藏文的纸当手纸或擦东西。
  
  13、进入藏胞的帐房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不得混杂而坐。
  
  14、忌将骨头扔于火中。
  
  15、藏族家里病人或妇女生育时,门前都做了标记,有的在门外生一堆火,有的在门口插上树枝或贴一红布条。外人见到此标记,切勿进入。
  
  16、藏族一般不吃鱼吓、鸡肉和鸡蛋,不要勉强劝食。但现在这类饮食习惯已有很大改变。
  
  17、每人均有凶日和吉日。凶日中,一切事情都不能做,只能在家里念经或出去朝佛。人们相信藏历的每一个地支终了、第二个地支开始时是一个凶年,如每个人的13岁、25岁、37岁、49岁(以此类推),都是凶年或"年关",要特别小心,只有多念经、放布施才能避免灾难。
  

进入民国之后,中国延续已久的丧葬习俗发生了元谋丧葬文化怎样的改变?

  民国时期,一般都把婚姻习俗与丧葬习俗合称为婚丧习俗,农村一般将其称为红白喜事。按照一般习惯,丧事只要是正常去世亦可称为白喜事,可免除人间劳苦,早登极乐或天堂。旧时农民一生两件大事就是婚姻与丧葬。丧葬礼俗是人们安葬和哀悼死者的礼俗,传统中国以孝治天下,丧礼文化成为维护封建宗法统治的重要手段,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关注丧葬礼俗,以至太谷丧葬文化于传统丧礼等级森严,讲究排场。近代以来,随着宗法社会的日益解体,亦随着西方近代葬礼的涌入中国,传统葬礼开始发生变化。民国建立后,倡导人人平等,跪拜礼被禁止。1912年8月17日公布的《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丧礼时用脱帽三鞠躬,女子只鞠躬,不脱帽,这就将“民国初年废除跪拜礼,采用世界通行之鞠躬礼的新风尚用法规的形式肯定下来,对移风易俗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当时社会上执行者较少”。
  
  1920年,《东方杂志》发表署名景藏的一篇文章《丧葬制度》,提出要去除丧葬过程中的古礼之虚伪与新增之迷信做法。迷信做法有:一为葬地讲究风水,一为厚葬停葬而致暴露,应推行火葬。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再要求去除传统葬礼中虚华不实的东西,杜绝奢侈办丧礼。前文提到的1930年《南京市婚丧仪仗暂行办法施行细则》以及1933年《革除公务人员婚丧寿宴浪费暂行规程》,两份文件都体现了高层对丧礼从简的提倡。1934年,山东省金乡县公布了《民俗改善运动暂行规约》,对“丧祭”进行了细致规定。规定首先贯彻节约原则,要求不得用无用仪仗、不设酒宴茶点款客、送致赙仪若非丧主实在贫寒每人不得超过5角。规定还要求废除迷信,不得用纸扎社火,一律免除祭神邀福等迷信活动。从文明角度看,礼制改为鞠躬,不得行跪拜礼。从卫生角度规定丧主七日内营葬出殡,最长不能超过一月。
  
  1935年,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拟定的《倡导民间善良习俗习俗实施办法》中,规定所应倡导的丧葬礼制为:(1) 提倡丧葬以哀敬为主,革除一切无谓虚文;(2) 提倡服丧期内应谢绝宴乐,并停止婚嫁;(3) 提倡丧葬行礼,以鞠躬为限,废除跪拜礼节;(4) 提倡速殓速葬,深葬火葬;(5) 依据公墓暂行条例,普遍设立公墓,破除风水迷信等陋习;(6) 依据限制墓地暂行条例,限制墓地面积,减少土地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