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墓地推荐
北京墓地
 北京墓地 > 国粹文化 >

重口有云,为什么抢棺材的事件是不可取的

发布时间: 2020-08-03 13:27 阅读量: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墓地网

  浏览近期媒体报道、专家评论以及江西民众(含在外工作的江西籍民众)的网上讨论,可发现他们对江西部分地方政府依靠政府强力推进的一刀切的殡葬改革的质疑和愤怒主要集中于“一律火化,法理何在”“强收棺木,民权何在”“挖坟起尸,天理何在”以及“土葬改火葬是否真的能够更有效保护绿水青山”“土葬改火葬是否真的能够更有效防止攀比浪费”“土葬是否真的就是千年陋习”等方面。应该说,这些质疑是很有说服力的。

  拿进村入户强收百姓棺材来说,此举肯定有违法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规定,有悖依法行政的精神。至于网民对一律火化的行政强制源于背后的利益动机、为了满足去年成立的江西省殡葬投资集团和江西明德归厚人文事业有限公司的利益需求的质疑,由于缺乏直接证据,暂且不作定论。但光有上述质疑和反驳,就足以消解江西此番殡葬改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不过,为了更好地达到以理赢得公众支持、以理证明江西“抢棺材”闹剧不可取的目的,我再从其他角度赘言几句。

  土葬改火葬是群体观念之变,岂能迅速实现?土葬、火葬、天葬、水葬、树葬等不同葬法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传承已久的风俗,所蕴含的往往是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民众共享已久的观念。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变化会导致观念的变化,但后者相比于前者,往往具有滞后性。

  既如此,按理说都懂得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的部分党员干部为何在推动丧葬改革中忘了这一点呢?怎么可能做到数百万数千万民众短期内改变数代习俗和多年观念自觉自愿地交出棺材和不再土葬呢?我们党的历史上曾发生过在共产主义实现的经济社会基础远未达到的条件下强行建立共产主义生产关系、面向大众推广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如狠斗私心一闪念、大公无私),但最终遭受严重挫折、无功而退的历史教训,难道这样的教训不值得我们警醒?

  民众多数丧葬行为属私域,政府权力何需干预太深?总体而言,除了少数领导人物、英雄人物以及其他公众人物的丧葬属于公共事件,是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大事之外,绝大多数普通民众的丧葬行为属于一个家庭甚或一个家族的私事。

  只要这样的行为没有占用集体的耕地、规划区域内的国有土地,没有带来污染,没有发生噪音扰民,没有侵害其他群众的利益,基本属私域之事,政府权力也就不应干预。由此看来,江西部分地方政府显然过度介入百姓私域之事了,管了不该管的事,其合法性合理性难免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