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始祖炎帝陵真墓在哪里
炎帝的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炎帝的活动范围很广,北边的黄河流域,南边的长江流域,都有其踪迹。这样广泛的活动足迹,也决定了炎帝陵的南北纷争。炎帝陵有四处,黄河流域的有三处:第一处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差门乡(神农乡)(简称宝鸡炎帝陵);第二处位于山西省高平市故关村(简称高平炎帝陵);第三处是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的朱襄陵(简称朱襄陵)。长江流域有一处,即湖南省炎陵县(简称炎陵炎帝陵)。
炎帝陵和炎帝祠位于宝鸡市渭滨区差门乡(神农乡)境内常羊山上。是神农炎帝的陵寝,为炎黄子孙拜祖祭祀的主要场所。
河南
据说在山西
炎帝到底葬在哪儿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7公里的鹿原镇境内。
这个我知道的。你没有发现吗?现在很多的地方都有争议的,都是有根据的争议,他们都在争论炎帝下葬的地方,弄得后人都糊涂了。唯一验证的办法就是自己亲眼看见,可是,总不能把炎帝墓刨开看看吧?所以我希望得到一个真实的答案,就来求助。
是不是盗墓的
炎帝墓在哪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鹿原陂。也就是我的家乡了。
炎帝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鹿原陂。
宝鸡为炎帝故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5000年前的上古时期,以炎帝神农为首领的姜姓部落就生活在这里。炎帝陵,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龙镇境内的常羊山之上,为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主要的场所。
炎帝,号神龙氏,为神龙氏族始祖,始生地在姜水;黄帝为轩辕氏族的始祖,始生地在姬水。《国语》中记载,大约在5000年前西秦大地上活动着一支母系氏族部落--有蚶氏,后产生双胞族炎帝和黄帝,黄帝部落生活在渭河下游,后迁移至中原地区。炎帝部落生活在宝鸡一带,以经营农业著名。
在宝鸡市姜城堡地区,清姜河从旁流过,姜城堡背依秦岭,隔渭河与北首岭相望,地势更为开阔,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资源。在姜城堡地区发现的姜氏城遗址,面积大约有49万平方米。遗址中最大的房子长10.7米,宽10.5米,面积约124平方米,而北首岭遗址中最大的房子面积仅88平方米,出土的生产工具和陶器与北首岭的相似,并且相对先进。由此可见,姜城堡遗址时期是北首岭氏族部落的繁荣和发展时期,这正是母系氏族公社向父氏族公社的过渡时期,与传说中的炎帝时相吻合。目前在宝鸡已发现古文化遗址40多处。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反映了炎帝部落繁衍生息,发展状大的过程。
炎帝部落以宝鸡为中心,沿渭河向四周扩展,向西发展到中原大地,此处土地平坦肥沃,气候湿润,原始农业得到长远的发展。部落开始定居,开始建都陈,再迁往鲁,建都曲阜,后来炎帝部落与南方的蚩尤发生战争,求助于黄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以后炎黄两部落联盟形成了华夏民族的主体。后来,炎帝部落一部分南迁,足迹两湖,一部分仍留于黄河流域融合于其他氏族部落之中,仍奉炎帝为祖。现在湖南的酃县也有炎帝陵,湖北的随州也称为神龙故里,但以宝鸡的炎帝陵为最早。
宝鸡是炎帝的发祥地。炎帝生于宝鸡天台山的蒙峪沟,长于姜水,是农业之神,医药之圣,因以火德王,故名炎帝,号神农氏。 《白虎通.号》中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
市区渭河南有浴圣九龙泉,泉上有唐建神龙祠。祠南蒙峪口的常羊山上,就有炎帝陵。近年来众多海内外同胞多次成批来宝鸡姜水流域寻根祭组,但已祠陵损毁失修。于是,当地在神农炎帝的出生、创业与丧葬之处重修神龙祠和炎帝陵,又在市中心建炎帝园,为炎黄子孙拜祖谒陵祭奠炎帝提供了场所。
炎帝陵分为陵前区、祭祀区、墓冢区3部分。
陵前区从姜城堡地区至天台山入口的蒙峪建有多处古式牌坊,上书"炎帝故里"、"神农之乡"、"神农门"、"人杰地灵"等。
进入山门,即进入祭祀区,沿百米台阶而上,来到陵台,陵台处为山门,门外竖立一块石碑,上刻"常羊山"三个大字,为著名书法家吴三大的手迹。
登上山顶,便到了仰首亭,亭内和亭旁各有一块清代碑石,碑上刻有"常养育炎"和"山海镇 ",其中后者为清嘉庆三年重修城池的遗石。
炎帝庙,大殿面阔5间,左右两边的对联为书法家茹桂所书"创始定有人千载歧黄崇炎帝,流传安天据八方稼穑念神农",表达了对炎帝的崇敬之情。殿前为祭祀广场,可容纳千人祭祀。广场两侧分别建有鼓亭和钟亭。正殿面积400平方米,高12米,为清式庑殿。殿堂正中为炎帝座像,像高4.5米,目光炯炯,庄重慈祥。殿内两侧壁上分别绘有有关炎帝的大型壁画,分别为常羊育炎、浴圣九龙、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炎帝结盟,讲述了炎帝的生平和功绩。
炎帝神农氏,母曰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感女登(安登),于常羊山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炎帝在九龙泉沐浴后,头上牛角隐去,天资更加聪颖,后来做了姜氏部落的首领。炎帝教民制陶,始作耒耜,降牛耕田,教民耕穑,使原始时代由采集狩猎进步到农业,人们尊其为"农业之神"。
炎帝得到嘉禾后,因阴阳有差,种下只开花不结果,于是炎帝乘五色鸟从东海抱回太阳,从此五谷丰登,万民安乐,有因炎帝创立"日中为市",开原始农业之先河,被世人誉为"太阳之神"。他首创"日中为市"的地方叫做"太阳市遗址",现在天台莲花峰西一山谷中。炎帝遍尝百草,研制医药,据说他一日遇七十毒,140岁时,上天台山采药,误尝了"火焰子"(断肠草),而为民捐躯,后人因此而整理出《神农百草经》。
穿过祭祀区,便进入墓冢区。沿着长长的陵道拾级而上,两边塑立着百代帝王石像,总共16位,依历史顺序依次排列为:尧、舜、禹、启、夏桀、成汤、盘庚、纣王、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周平王、郑庄公、齐桓公、秦穆公、宋襄公等。
沿着陵的道一直向上,便来到了气势雄浑、庄严肃穆的炎帝陵前。这里就是炎黄子孙拜谒先祖的圣地。"炎帝陵"三字飘逸洒脱,为全国书协名誉主席启功所题。
每年农历7月7日及清明节的炎帝祭日,海内外各界民众聚于炎帝陵及炎帝祠进行盛大的公祭仪式,共同拜祭人文初祖--炎帝。
湖南
让我想想... 我上次在哪挖的坑....
湖南省株洲市
我住在哪
炎帝的坟墓在哪
展开全部
在湖南省东部快与江西搭界的炎陵县.顾名思意.炎陵就是炎帝的陵墓.你可以在株洲坐大巴直接去那.
展开全部
湖南省会同县
展开全部
???你要盗墓??
展开全部
株洲的炎陵县
湖北省神龙架神龙顶炎帝陵
展开全部
湖南炎陵
炎帝的陵墓在哪里
炎帝陵又名天使馆、天子坟,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原酃县)城西15公里的塘田乡鹿原坡,占清东陵万佛园地一平方公里。
炎帝宗庙始建于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以后历代都十分重视对炎帝的奉祀和陵墓的修葺,是规模宏大的仿皇宫建筑。陵前原建有规模宏大的祠、坊、“天使行馆 ”等;陵侧有明清御碑数方,“洗药池”传为炎帝采洗草药之处,四周古木掩翳,岸畔有石若龙首、龙爪,称“龙脑石”。炎帝陵建成后,历代帝王的庆贺大典都要派遣官吏,来陵前告祭,规模和祀祝融与舜帝相等。朝廷每年在清明、冬至两节气命官员前往扫陵祭祀。陵殿后屡遭兵火破坏,清朝重新修建。炎帝陵于1954年因香客失火被毁,仅存残墙遗址,1985年至1987年修复。(摘自《中国集邮报》1998年10月7日)
中华民族,肇始炎黄。炎帝,号神农氏,于上古时代,始作耒耜,教民耕稼;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便民易物;削桐制琴,练丝结弦。世人尊之为“农业之神”、“医药之神”、“太阳之神”、“华夏之祖”。
《国语·晋语》载:“炎帝以姜水成。”姜水为宝鸡渭水流域的一条支流,宝鸡即炎帝故里。自古以来,宝鸡士庶,缅怀炎帝,祭祀不辍。《史记·封禅书》记述公元前424年秦灵公曾在宝鸡境内吴山之阳“作下峙,祭炎帝”。唐代宝鸡境内的天台山、姜水畔有规模宏大的炎帝殿、神农祠,“十里长山,庙宇相连”,后虽因天灾战乱所毁,但至今九龙泉碑、烧香台玄关及天台莲花顶神农骨寝殿等依然可见。近年来,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炎的人数不断增加。宝鸡市政府遂于1991年在市区经二路西段炎帝园(原河滨公园)内建成炎帝祠建筑群。
新建炎帝祠院,背依陵塬,面瞰渭流,殿宇高耸,遥对天台,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主殿高17米,内供5米高炎帝座像(象征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先祖开天辟地、功盖山河的英雄气魄尽显。像前祭灯长明,花果常供,烟绕香柱,炎黄子孙崇八宝山革命公墓敬之情溢然。殿四周大笔彩绘炎帝作耒耜,耕稼穑,尝百草等恢弘功迹,回廊有“炎帝与姜炎文化”大型展览。炎帝祠皆秦汉风格,青砖棕瓦,仿木结构,主建有大殿、配殿、钟亭、鼓亭、回廊、院门,附建有石桥、石栏、石灯、龙潭、华裱等,均精做细雕而成,桥下水常青,阶上盘龙舞,俨然王宫气魄。祠院在公园绿树掩映、山环水绕之下,更显得雄伟古朴、庄严肃穆。
炎帝陵、祠指南
炎帝陵:在宝鸡火车站乘2路、6路公共汽车在宝桥站下车可达炎帝陵山脚下。可穿越宝桥家属区沿小路上山。也可乘出租车前往,10元。炎帝陵票价10元,包括陵前区、墓冢区、祭祀区三部分。每年清明节及七月初七有大规模祭祖活动。山下的宝桥一带有烧烤等小吃。
炎帝祠:位于经二路西端。在火车站乘4路、9路公共汽车可到炎帝园。炎帝祠外围的开放式公园称为炎帝园,是宝鸡市一大特色。
炎帝神农氏的墓在什么地方
炎帝陵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这里山川秀丽,风景优美,陵区周围东、西、南三面沟壑纵横,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西望羊头山,巍然挺拔,南眺丹河谷地,云蒸霞蔚。晋长二级公路,由南而北,像一条美丽的玉带,系在陵区之内。小东仓河涓涓地在脚下流淌,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就长眠于此。
庄里村炎帝陵,俗称“皇坟”。陵后有庙,谓之五谷庙。炎帝的陵墓,在轩辕氏黄帝时就已经有了,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五谷庙创建年代不详,最迟在宋代时早已有之。该庙座北面南,建筑规模宏大,周有城墙,分为上下两院,在其中轴线上,分列为舞台、献台、山门、南道、正殿。原来庙院内碑石林立,约有四五十通碑。现仅存正殿五间,东西厢房十几间。在东厢房的后墙上,有“炎帝陵”石碑一通,是明万历三十九年(1161)申道统所立。“炎帝陵”石碑的后面有一个甬道(现已封住),可通墓穴,墓内有盏万年灯,常年不熄。
湖南
生为炎黄子孙,炎帝陵墓在那里为什么不去拜祭炎帝
炎帝陵有四处:黄河流域的有三处:第一处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差门乡(简称宝鸡炎帝陵);第二处位于山西省高平市故关村(简称高平炎帝陵);第三处是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的朱襄陵(简称朱襄陵)。长江流域有一处,即湖南省炎陵县。
这下你知道为什么不去拜祭炎帝了吧。
炎帝陵:在宝鸡火车站乘2路、6路公共汽车在宝桥站下车可达炎帝陵山脚下。可穿越宝桥家属区沿小路上山。也可乘出租车前往,10元。炎帝陵票价10元,包括陵前区、墓冢区、祭祀区三部分。每年清明节及七月初七有大规模祭祖活动。山下的宝桥一带有烧烤等小吃。 炎帝祠:位于经二路西端。在火车站乘4路、9路公共汽车可到炎帝园。炎帝祠外围的开放式公园称为炎帝园,是宝鸡市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