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改革工作当前主要任务是什么
深化殡葬改革,推动绿色殡葬仍然是核心内容。我认为重点有3项工作。第一,结合新农村建设来推动农村殡葬改革。新农村建设为殡葬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就是乡风文明,这句话就与殡改有直接联系。如果乡村都乱埋乱葬还谈什么乡风文明?所以我们对新农村建设与殡葬改革的必然联系要有机遇感和紧迫感,要从上到下提高重视程度,更要抓住机遇,力促殡葬改革。第二,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推动骨灰处理多样化。“十一五”规划讲到的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都是殡改的初衷和任务。所以我们应该总结各种经验,多方面地去探索骨灰处理的多样化,更好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据我了解,目前除了海葬、树葬、花葬等生态葬法外,又有了创新。比如延边就实行吹灰葬,用嘴把骨灰吹飞,意喻着升天,既满足了丧属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又节约了土地,保护了环境。第三,要推动生态墓地建设。虽然我们提出了殡葬改革的第二次革命即不留骨灰,但在一个时期内,公墓还是要存在的。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要把公墓建成生态型的。我提出过要把公墓建设成为生态型、园林化、艺术性的,能把墓地建成公园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未来城市经营性墓地怎么一个建设方法,我们也要拿出指导性的意见。具体到农村公益性墓地,我们则要想办法尽可能规范和节约占地面积。
最后,我们还要加强殡葬设施、提高技术含量,并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高水准的殡葬从业队伍。
做好群众工作
2007年是我市推进青山白化治理、推进生态葬法的攻坚破难之年。一年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及全体殡管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工作,不断加大青山白化治理、丧事管理力度、加快生态墓地建设步伐,确保年度殡改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截至12月10日,我市“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达到90.3%,其中国(省)道、高速公路沿线及重点乡镇坟墓治理率为93.6%,重点工作目标以青山白化治理为主的重点乡镇治理率为86.4%;全市共规划生态墓地359座,已审批283座,可投入使用193座,覆盖行政村比率为87.5%;丧事扰民现象有所缓解,丧事集中办理工作逐步推开。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二○○七年殡葬改革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召开全市殡葬改革工作会议,部署年度殡改工作任务
为进一步加大我市殡葬改革力度,巩固殡改成果,加快生态墓地建设,整治丧葬陋习。6月26日,市政府在市人民大会堂组织召开了全市殡葬改革工作会议。市殡葬改革宣传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民政局局长、分管副局长;青山白化治理重点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光元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德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德康对殡葬改革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了《2007年度殡葬改革工作责任书》。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民政局局长周文珍对2006年全市殡葬改革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并部署我市2007年度殡葬改革工作三大基本任务:一是“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达到90%,其中高速公路、国(省)道重点区域实现无坟化;二是生态墓地建设覆盖85%以上的行政村;三是丧葬陋习改革群众满意率达到70%以上,洞头县7月1日开始推行遗体火化。
(二)出台《通告》,大力整治丧葬陋习
为了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推进温州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革除丧葬陋习。市政府于2月份出台了《关于禁止丧事扰民行为的通告》(〔2007〕1号),《通告》就丧事扰民行为做了明确规定,划定了丧事严管区。《通告》规定:丧事活动必须集中在市殡仪馆办理,遗体必须在24小时内运送到市殡仪馆。在医院亡故的,由医院及时通知当地殡仪馆接运遗体,医院不得将遗体运出院外或让丧户接运回家。并就违反本《通告》行为的,做出明确查处规定。为及时传达《通告》精神,市局共印刷《通告》2万余份下发至各地,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禁止丧事扰民行为,推行丧事集中办理,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从9月份开始,鹿城区对市区丧事严管区内出殡的丧户进行现场管理,市殡仪馆予以积极配合,针对不听管理人员劝阻,燃放烟花爆竹、吹奏哀乐的丧事扰民行为,殡仪馆立即暂缓死者遗体火化,经批评教育,待丧户认识到丧事扰民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并自愿在温州都市报上登报检讨后给予火化。此做法收到良好的效果,丧事扰民现象得到一定遏制。为使丧事集中办理工作顺利推开,11月底,鹿城区再次下发《通告》,规定:从12月1日开始,禁止在市区丧事严管区范围内提供存放遗体冰柜出租服务,遗体必须在24小时内运送到市殡仪馆,同时推行市区丧事集中殡仪馆办理工作。同日,乐清市市区丧事集中殡仪馆办理工作也顺利推开。鹿城区、乐清市丧事集中殡仪馆办理,既方便了丧户办丧,又节约了开支,既净化了环境,又受到了社会的好评。为全面推行丧事集中殡仪馆办理提供了经验。
(三) 开展巡回督查,巩固青山白化治理成果
清明期间,针对群众集中进行祭奠这一实际情况,为防止青山白化回潮,市局组织人员对全市“三沿五区”青山白化治理工作进行巡回督查,要求各地抓住春季殡改工作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坟墓整治和植树绿化工作。同时,为全面落实全市殡葬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掌握各地青山白化治理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确保全市年度殡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市局分别于8月、11月、12月,组织人员三次对全市各地殡葬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开展全面督查。督查工作主要采取实地查看、清点、听取汇报等方式,督查工作结束后,及时将督查意见反馈至各地党委、政府,并报送给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有力地促进了各地殡改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开展课题调研,规范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
为顺利完成生态墓地建设覆盖85%以上行政村的目标任务,针对我市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局集中力量,于5月25日开始,开展了历时2个月的公益性生态墓地课题调研活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召开了全市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课题研讨会,深入到各县(市、区)的公益性生态墓地进行了调查摸底,对882位群众进行了《公益性生态墓地使用情况民意问卷调查》,同时还到台州等兄弟市考察取经。最后,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反复分析论证,撰写了《温州市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的现状和对策》。此次课题调研活动全市共有30多人参加。同时,为及时了解全市生态墓地建设进程,市局不间断地组织人员深入实地对生态墓地建设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督促各地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规定的标准进行建设。截止12月,全市共规划生态墓地359座,已审批283座,可投入使用193座,覆盖行政村比率为87.5%。
(五)开展经营性公墓年检验审,落实整改措施
4月份,召集全市各公墓单位负责人召开公墓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传达省民政厅2007年度公墓年检验审精神,部署2007年度公墓工作任务及清明期间殡葬活动管理事宜,并签订《责任书》。7月份,召开公墓整改工作会议,布置落实公墓整改内容和整改措施,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9月份,根据省厅《关于开展公墓年检验审的通知》要求,分步骤、有计划地对全市公墓进行自检、初检和复检,通过听汇报、查台账、实地查看相结合的方式,对照省厅《公墓年检标准》,对12个公墓逐个检查,综合考评,集体评议。10月底,省公墓检查组对我市公墓开展年检验审工作。检查组分别对瑞安市安泰生态墓地、永泰陵园、瓯海区凤凰山陵园和天山陵园永嘉县桃源陵园进行检查,并听取了我市公墓建设管理工作情况汇报。通过检查,检查组充分肯定了我市公墓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肯定成绩的同时,检查组还就我市公墓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一是公墓墓穴占地面积超标、墓碑超高;二是公墓收费价格偏高。经验审,市局立即向存在问题的公墓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务必在年底前做好整改工作,确保整改工作达到既定标准。
(六)加强殡葬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殡葬管理体制改革
为进一步理顺殡葬管理体制,健全殡葬监管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监管执法工作力度,市局及时召开全市殡葬改革管理业务工作会议,各县(市、区)分管局长、社事科长(有殡改职能)、殡管所长、监察大队长和殡仪馆主任等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关于理顺殡葬管理体制 加强和规范殡葬监管执法工作的意见》(浙民事〔2006〕269号)和全省殡葬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精神,并确定平阳县民政局为全市殡葬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与此同时,市局开展全市殡葬管理队伍建设调研工作,经努力,截止年底,全市已建立殡管所7个;建立殡葬管理监察大队8个,其中,今年7月份、8月份分别成立了洞头县民政执法大队和鹿城区殡葬管理监管执法大队,进一步健全了殡葬管理(执法)队伍建设。为确保殡葬监管执法的公开、公正、透明,严格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强化执法”的原则,将殡葬监管执法机构与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单位彻底分开,健全和规范了殡葬监管执法机构,努力形成组织健全、责任落实、信息畅通、管理规范、执法严明的殡葬管理网络。
二、存在问题
(一)“三沿五区”范围不断扩大,青山白化治理任务日益加大。
经过多年的青山白化治理,我市青山白化现象得到明显改观,但由于重点工程建设、道路的开通、景区范围的扩大,全市各地“三沿五区”范围不断扩大,许多过去隐蔽的坟墓逐渐显露,青山白化治理任务日益加大。而如何巩固多年治理成果,防止青山白化回潮也将成为我市殡葬改革工作的难点。
(二)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缓慢,违规超标建设现象严重。
截至12月底,全市共规划生态墓地359座,已审批283座,覆盖行政村比率虽达到87.5%,而实质上可投入使用的的生态墓地只有193座,仅占已规划审批数的68.1%,而且已建、在建和可投入使用的生态墓地中,有相当数量的生态墓地普遍存在违规建设和超标准建设、墓地绿化率低下、墓地名称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甚至有个别的生态墓地还在大肆建造遗体墓。究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生态墓地的投资者多为个人,政府没有资金投入,个人投资者为谋取赢利,迎合群众口味而大量建造违规墓穴,导致生态墓地“经营化”,以至生态墓地的生态型和公益性无法体现,当然这其中也有群众观念的问题。另外,因前期审批手续办理不到位问题,而引起的信访事件也有上升趋势。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生态墓地仍只停留在前期筹备和林地报批、山地平整阶段,真正动工兴建的不多。
(三)丧事扰民现象依然存在,丧事集中办理难以推开。
市区丧葬陋习工作经过长时间的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丧事扰民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未得到根治。而推行丧事集中办理作为根治丧事扰民行为的有效途径,群众接受度并不强,群众陈旧的思想观念导致丧事集中办理工作始终难以推开。经过长期筹备,目前我市仅鹿城区丧事严管区和乐清市市区已推行丧事集中办理工作,尽管已采取多项优惠措施,但群众对丧事集中殡仪馆办理工作的态度仍不够积极。
三、二○○八年工作要点
2008年全市殡葬改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巩固和扩大青山白化治理成果,严防坟墓修复回潮;加快和规范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积极推行生态葬法;稳步推进丧事集中办理,坚决制止丧事扰民;建立健全殡葬管理队伍,完善殡葬长效管理机制,使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一)巩固和扩大青山白化治理成果,“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达到30%。根据省厅关于生态省建设新的目标任务要求,各县(市、区)民政局要对历年未治理的坟墓及“十一五”规划可预测的“三沿五区”范围扩大坟墓新增数重新进行统计,作为新的治理基数,2008年“三沿五区”视线范围内坟墓治理率达到30%以上。同时,防止对已治理坟墓的修复和翻新也是明年青山白化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发现一座拆除一座,决不手软。治理青山白化拆除坟圈是手段,植被绿化、恢复山体原生态是目的,因此,明年要抓住春秋两季,全力做好坟墓的绿化,坟墓绿化率要达到70%以上。
(二)进一步规范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可投入使用的公益性生态墓地要覆盖80%以上行政村,实行生态葬法的比例达到60%。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是全市明年殡改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确保公益性生态墓地的生态型和公益性。第二,要加快建设进度,实现可投入使用的公益性生态墓地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第三,加强对骨灰安置的监管,对骨灰的流向实行跟踪管理,要提高公益性生态墓地的使用率,切实有效地遏制乱葬滥埋和新建、修复坟墓。积极引导群众使用公益性生态墓地、公墓、骨灰存放处(室、廊、墙、纪念堂),大力倡导树葬、草坪葬、花葬、山崖葬、壁葬、撒江、撒海和骨灰集中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处理骨灰的生态葬法,力争实行生态葬法的比例占总死亡人数的60%以上。
(三)加大对丧事扰民行为整治力度,群众对丧事活动办理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第一,继续坚决执行市政府《关于禁止丧事扰民的通告》,实行联合执法、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对丧事扰民行为的整治,杜绝丧事扰民和出大殡现象。第二,稳步推进丧事集中办理,逐步扩大丧事集中办理的范围,教育引导群众在殡仪馆办理丧事。第三,努力提升殡仪服务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广大丧户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殡仪服务。
(四)洞头县全面推行遗体火化工作,全市遗体火化率实现100%。2008年1月1日起,洞头县全面推行遗体火化工作,我市将真正实现全境遗体火化。坚决防止遗体土葬和骨灰装棺再葬。
(五)建立健全殡葬管理队伍,理顺殡葬管理体制,使我市的殡葬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管理轨道。根据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和省民政厅《关于理顺殡葬管理体制加强和规范殡葬监管执法工作的意见》,市级建立殡葬(民政综合)执法支队,各县(市、区)组建殡葬(民政综合)执法大队,乡镇(街道)指定专职殡葬管理员,逐步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殡葬管理网络,尽快解决好各地普遍存在的缺人员、少经费、占编不在岗、在岗没编制、机构不健全、名称不规范等问题
现在我也不知道,应该入乡随俗。
应该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样
天津北仓殡仪馆改扩建实行一条龙服务和火化这是一成不变的了,彻底取消殡葬服务中心这不成心让社会上的人全体下岗失去谋生发展道路这不是灭绝人性吗?
秦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②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中央设“三公”“九卿”,协助皇帝处理军政事务。地方推行郡县制。
③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④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⑤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驰道。
⑥统一文字。
⑦严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辽太祖巩固统的措施()
“因俗而治”,
中央1、北南面官制
地方 1、部族制和州县制 2、“投(头)下军洲”
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
带有民族压迫色彩的(决狱法)
“四时捺鋍”
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实力,军事上两次大规模出兵打击外匈奴势力,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真正实现了“大一统.”
隋至清巩固统治措施
隋朝时,两位皇帝巩固统治的手段非常多,比较重要而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有以下几个:
第一,开始实行科举制,意图打破当时的世家大族对朝廷官场的垄断;
第二,取消汉末以来州刺史凌驾于郡太守之上的规定,实行州郡平级,使得州郡直辖于皇帝和朝廷,防止地方割据;
第三,这里就不得不为隋炀帝说一句好话,他当时开凿大运河的措施,虽然因为没有合理地运用民力,导致百姓负担过重,但却加强了南北沟通,尤其是在隋朝时期,南北刚刚统一,双方民众和士族认同感不强的情况下,更是极大的促进了南北大融合,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朝廷对南方的统治。
第四,在中央朝廷实行三省六部制,以防止丞相专权,极大地加强了皇权。
唐朝时期,其实主要的措施都是在延续隋朝,包括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不断完善这些制度,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此外不得不说,隋朝时期的大运河对唐朝加强对南方的统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宋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统治,最著名的国策就是以文抑武,将从中制,并实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方略,这一策略非常明显,是针对五代时期藩镇割据去的,效果也很明显,两宋时期都没有藩镇割据的情况出现,只有一个造反的,结果还给灭了。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两宋坐拥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却在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 败多胜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少有的几次胜利却都是对宋辽、宋夏和宋金之间的决定性胜利,但是胜利之后却很少乘胜追击,最后就是不败而败的结果。
元朝时期,蒙古皇帝为了巩固统治,先是实行民族等级制,再是建行省(行中书省)。前一策略可以说是加深了国内的民族矛盾,在建国初期对巩固统治确有助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缺点越来越明显。而后者,建行省,是个巩固统治的好办法,可惜,蒙古人不像女真人和契丹人,点子不错,却不会执行,能打仗,却不会治民,最后便宜了朱元璋。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防止权臣做大,先是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并逐步实行内阁制,使得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而在地方,继续元朝的行省制度,但又为了防止地方割据,便在行省实行三司使制度,同时,明朝自成祖皇帝之后,也开始学习以文抑武,多设巡抚以节制地方总兵等武官,明朝的这三个制度最大程度上的巩固了朱明皇族和朝廷对整个国家的统治。此外,明朝与各朝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实行分封制,这个制度的实行最初是为了巩固朱元璋对刚刚平定的天下的控制,此后缺陷显露无疑的时候,建文帝和明成祖又开始削藩,可以说,这一制度兴是为了巩固统治,败也是为了巩固统治。不过改制度的一个大特点就是为明王朝培养了一大批的酒囊饭袋,最终以这帮子酒囊饭袋为代表的大地主阶级,生生地玩死了明朝。
清朝巩固统治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血腥的,例如大兴文字狱、剃发易服等,也有不血腥的,像康熙皇帝限制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而设南书房,而雍正皇帝则直接搞了一个军机处,使得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如同虚设。
大体上,自隋朝至清朝,皇帝巩固统治的手段就是上面这些了,当然了,还有许多没有说的,像康熙皇帝为了安定人心而在江南实行永不加赋的政策,明朝时期为了安定民心而制定史上最低的赋税,还有张居正的万里革新等等,此外还有辽金练过,此处没有细说,可以多去去图书馆,多搜集一下史料,还是很有帮助的。
隋创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加强中央权利 分散相权 御史台 监察制度 募兵制 两税法 册封(粟末、南诏) 和亲(土播) 打击(突厥、薛延陀、高句丽)
元建立了行省制度 中央设置中书省 宣政院 地方设置行省 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治理黄河和开凿通惠河和会通河 强调要用儒学治国 要行汉法
明初废丞相 皇帝直接统领六部 设内阁 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互相牵制 在中央,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 制定《大明律》东厂西厂锦衣卫 八股取士 思想禁锢 建设完善长城 迁都
1.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
2.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
3.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以增加政府收入.隋朝还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巩固了中央对东南地区(会稽)的统治,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
隋朝结束了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