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墓地推荐
北京墓地
 北京墓地 > 国粹文化 >

传纸、传香、传酒,漫谈传统葬,大理丧葬文化

发布时间: 2021-09-05 07:40 阅读量:   文章来源:采编 作者:小编

传纸、传香、传酒,漫谈传统葬俗中的二十大理丧葬文化四拜

  农村传统葬俗中,有种祭祀礼仪叫“二十四拜”,二十四拜是农村葬俗中,规格最高的祭祀礼仪。
  
  二十四拜有集体祭拜,也有个人祭拜。集体祭拜多为“家祭”,即出殡头天晚上,家族中的亲人(族内亲)向逝者举行的祭拜仪式。
  
  个人祭拜多为逝者的至亲,多为女婿在出殡当天,给丈母娘或老丈人举行祭拜仪式。也有外生给舅舅及其他与逝者关系比较亲近的人参与的祭拜仪式。
  
  葬礼中的二十四拜是有讲究的,通常在搭好的灵棚前置一张桌子,桌上除了摆放供品外,还要摆放一把香、一沓烧纸和三杯酒,这三种祭祀用品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桌子两旁要站立两位执事,他们的任务是主持整个祭祀过程。期间要安排参加祭祀的顺序,负责在灵前给祭拜人转纸、转香、转酒等。
  
  桌前通常有一张芦苇席,席靠供桌处为上,相对位为下。四角分别为: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之所以这样区分,是为了让参与祭祀者按照既定顺序祭拜,以免祭拜途中出错(新女婿或未过门的女婿给去世的岳父或准岳父、岳母或准岳母祭拜时,往往容易出错,这样就会闹出笑话)。
  
  那么什么是二十四拜呢?二十四拜就是先作揖、然后跪下叩首、起身再作揖,如此进行二十四次。作揖、跪叩首、起、再作揖,这叫一拜,连续叩拜二十四次。
  
  民间二十四拜大体有两种祭拜形式,一种是走“8”字,一种是走席边。接下来给大家讲讲走“8”字和走席边。
  
  先说走“8”字,走“8”字祭拜方式,是拜祭人走到席上站席边中间,向司仪作揖以示礼貌,等司仪还礼后,开始向右一步至右下角,作揖、跪下叩首、起、作揖,这是一拜。每一拜都是这个程序。
  
  接着向前左上角对角线的中间点一拜祭,再向左上角一拜祭。顺席边向右一步到席边的中间点作揖、跪、传纸、传香、海北殡葬服务丧葬文化传酒后叩首、起、作揖,这是一拜。顺席边向右一步一拜祭。顺左下角对角线的中间点一步一拜祭(其实也就是席心处)。向左下角一拜祭。向右一步至席下边中点一拜。余下照此顺序再进行两遍就完成了走“8”字的二十四拜。
  
  最后提醒一下,到席下边中时要作揖、跪、举哀,也就是要放声大哭,大哭后有舅家人或执事劝止、叩首、作揖。二十四拜结束,但结束时再次向司仪作揖,等司仪还礼后,祭拜结束。
  
  接下来说走席边的祭拜方式。绕席边二十四拜中,转纸、转香、转酒跟走“8”字祭拜是一样的,只是祭拜的路线不一样,绕席边二十四拜也是从下边的中间点上去,向司仪施礼作揖后,等司仪还礼后开始祭拜。开始,向右一步至右下角,作揖、跪、叩首、起、作揖为一拜(以后每一拜都是这个程序)。
  
  顺席边向上至席边中间点一拜。向上一步到右上角一拜。顺席边向左一步到中间点作揖、跪、转纸、转香、转酒、叩首、起、作揖一拜。向左一步到左上角一拜。顺席边向下到中间点一拜。向下至左下角一拜。向右一步至席下边中间一拜。余下照此再进行两边即成。
  
  这里要说明一下,最后一拜要注意,要作揖、跪、举哀大哭,这时舅家人要上前劝哭止后,叩首、作揖后再向司仪作揖施礼,等司仪还礼后方可退出。至此,二十四拜结束。
  

传如皋丧葬文化统的殡葬风俗是否应该被大众接受默许?

  杭州的某小区走了一个老人,结果家人在单元门口搭棚子摆花圈,地下室做法事,敲锣打鼓点蜡烛,放鞭炮。首先小区是新建的,而且是商品房。大家投诉无门,说这是风俗,这样的风俗该被默许?人们该坦然接受?
  
  国家虽然说现在提倡农村人实行火葬,节约土地资源,我们应该大力支持!
  
  传统的殡葬风俗
  
  可是,传统的殡葬风俗习惯在咱们农村流转了几千里了,死后实行土葬的思想,在农村人心里可谓是"根深蒂固"了,农村人都讲究"落叶归根,尘归泥土,魂归故里"。
  
  农村殡葬风俗,一般农村老人们去世后,儿女们为了悼念他们的功绩,身怀感恩之心,为父辈们开个追悼大会,用一幅棺材送他们最后一程,在土地山林条件满足土葬的情况之下,让他们魂归故土,其实大家也不为过,几十年以后他们的坟头上照样长满了林木,楠竹,并不会造成土地浪费了。
  
  假如说现湖北丧葬习俗文化总结在强制农村人实行火葬,用车把死人往火葬一送,骨灰盒一拉回来,也照样在山上埋葬修建坟墓了,并没有节约开支,节约土地,反而增大了殡葬开支,造成了浪费了是吧,你总不能让别人把骨灰盒供奉在家中是吧,那是多么地恐怖了。
  
  我们再来看看城市殡葬
  
  其实城里人火葬开支并不比农村人殡葬开支低,城里人火葬国家有补贴,火葬后也是把骨灰盒放在家中待上一天,供亲朋好友们去悼念,事后孝家还必须花几千万元把骨灰盒埋葬在公墓里,年年子女们还需要负担管理费是吧,这样一算过来农村人土葬还算是一次性,而城里人火葬永远成了儿女们的累赘与负担了!
  
  所以我认为,人死后不管是实行土葬,还是实行火葬,大家都是回归了大自然,都只是成了大自然中的一杯泥土而已!国家实行火葬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对于中国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大国来说,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短时间来完成的,需要时间,需要人们观念的慢慢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