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墓地推荐
北京墓地
 北京墓地 > 国粹文化 >

殡葬文化词语

发布时间: 2021-08-25 04:00 阅读量:   文章来源:采编 作者:京诚墓地小编

丧事司仪主持详细过程

  举行追悼会,程序要简洁,气氛要肃穆,其一般程序为:
  一、主持人宣布ΧΧΧ同志(先生、小姐、女士)的追悼会开始。先介绍参加追悼会的单位领导,生前好友。再介绍送来花圈和换联等单位和来宾的名字。对因故不能参加追悼会而采用其它方式表示哀悼的情况也要一并加以说明。
  二、默哀3分钟。(奏哀乐)
  三、单位(或直系亲属)致悼词。
  四、家属致答谢辞。(直系亲属致悼词,不用作答谢辞)。
  五、向遗像三鞠躬。
  六、向遗体告别。(奏哀乐)。
  追悼会主持词的关键,是要把悼词写好。悼词不能篇幅过长,一般以一千二百字以内为宜,最多不能超过三千。悼词内容要层次清楚,事迹突出。
  尊敬的各位朋友,追悼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参加追悼晚会的相关人士做好准备,请燃放鞭炮的师傅做好准备,请所有的孝子贤孙来到灵前做好准备。(乐队入场演奏拜佛曲)
  尊敬的孝家,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帮忙师傅:大家晚上好!
  云蒙低沉,沂水呜咽,苍天流泪,大地悲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怀着沉痛的心情只为悼念一位平凡而伟大,勤劳而善良的人。
  __ 大人,__生于__年___月 日,他艰苦劳作了一生,晚年,因患 病,医治无效,于 _年_ 月 _ 日_ 时 _分,与世长辞,享年 __岁。
  今天,我们——乐队受孝家委托,前来为 __ 老大人送行,并为他老人家举办一场隆重而又庄严的追悼晚会,那么现在,我宣布, __大人追悼仪式正式开始。
  一:首先有请乐队前奏!(葬礼进行曲)。
  二:有请 __ 大人所有孝子贤孙在灵前就位。
  三:有请主持人就位。
  四:有请在场的各位来宾全体肃立,让我们怀着一颗沉痛的心为 __大人默哀,同时请鸣炮奏乐(哀乐)。
  五:礼毕,向 __大人遗体三鞠躬。
  六:由请今天追悼会的主会人致悼词。衷心感谢 __ 的致辞,在这里我们也代表孝家祝您身体健康,福禄绵长。
  七:由请来宾讲话。
  八:由请乐队演员哭灵奠酒。
  九:接下来请欣赏文艺表演。
  最后,我谨代表——所有的同仁向老人的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请您们节哀顺便同时也祝福在场的各位参加老人追悼晚会的所有来宾朋友们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谢谢朋友们的光临。
  
  
  
  
  扩展资料:
  具体而言,要做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殡葬司仪,我认为需要掌握以下基本素质:
  一、设身处地,理解家属。
  在收到服务要求后,首先需要了解逝者的基本情况,比如年龄、死因、死亡时间,以及需了解逝者家属的人口状况、家属结构等,特别是要掌握逝者配偶和儿女的情况。掌握好基本情况心里才有底,思考自己应如何去处理。
  到达现场后,司仪要融进去,把自己当成其家属,言谈举止中体现出对逝者的哀伤和追思,拉近和亲属的距离。在和逝者亲属交谈的时候,表示感同身受安慰他们,感情融洽沟通后,再协商丧葬事宜,这样比较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谈话的重点,为接下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牢记习俗,满足要求。
  司仪要掌握当地的殡葬习俗,了解忌讳和禁区,需和逝者家属沟通,询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对他们合理的要求尽量给予满足,如果他们的要求有违实际情况或者文化习俗,需指点出来不可曲意奉承。
  作为司仪,自身素质修养是第一位的,要对殡葬文化知识熟悉,对文化用词、殡葬用品及流程了如指掌,切不可支吾甚至一问三不知,丢了面子是小事,得不到逝者家属配合,工作将难以开展。
  三、注意言辞,举止得当。
  殡葬是尊重逝者,和逝者亲属一起感怀,也是让活着的人更好地活着。司仪在跟家属交谈以及主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用语,切记不能使用诸如“烧掉、火化、尸体”之类不尊重逝者的词语,这也可能会引起亲属和来宾的不满,而要多用雅词淡化逝者逝去给家属带来的悲伤。
  四、严肃细心、认真对待。
  殡葬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家属对此会十分在意,司仪要打起精神,尽量细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当然,第一件事就是要遵守时间。
  司仪是主要负责人,一定不要迟到,这也是对逝者和家属的尊重。第二是灵堂方位布置妥当,会场要分男女站位,逝者名字要核对清楚,不能弄了笑话。诸如此类,司仪在殡葬礼仪活动上一定要细心,每个细节都要做到位。
  
  【农村丧事主持的基本程序】
  举行追悼会,程序要简洁,气氛要肃穆,其一般程序为:
  一、主持人宣布ΧΧΧ同志(先生、小姐、女士)的追悼会开始。先介绍参加追悼会的单位领导,生前好友。再介绍送来花圈和换联等单位和来宾的名字。
  对因故不能参加追悼会而采用其它方式表示哀悼的情况也要一并加以说明。
  二、默哀3分钟。(奏哀乐)
  三、单位(或直系亲属)致悼词。
  四、家属致答谢辞。(直系亲属致悼词,不用作答谢辞)
  五、向遗像三鞠躬。
  六、向遗体告别。(奏哀乐)
  追悼会主持词的关键,是要把悼词写好。悼词不能篇幅过长,一般以一千二百字以内为宜,最多不能超过三千。悼词内容要层次清楚,事迹突出。
  
  【农村丧事主持词范本】
  尊敬的各位朋友,追悼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参加追悼晚会的相关人士做好准备,请燃放鞭炮的师傅做好准备,请所有的孝子贤孙来到灵前做好准备。
  (乐队入场演奏拜佛曲)
  尊敬的孝家,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帮忙师傅:
  大家晚上好!
  云蒙低沉,沂水呜咽,苍天流泪,大地悲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怀着沉痛的心情只为悼念一位平凡而伟大,勤劳而善良的人
  __ 大人,__生于__年___月 日,他艰苦劳作了一生,晚年,因患 病,医治无效,于 _年_ 月 _ 日_ 时 _分,与世长辞,享年 __岁!
  今天,我们——乐队受孝家委托,前来为 __ 老大人送行,并为他老人家举办一场隆重而又庄严的追悼晚会,那么现在,我宣布, __
  大人追悼仪式正式开始。
  一:首先有请乐队前奏!(葬礼进行曲)
  二:有请 __ 大人所有孝子贤孙在灵前就位。
  三:有请主持人就位。
  四:有请在场的各位来宾全体肃立,让我们怀着一颗沉痛的心为 __大人默哀,同时请鸣炮奏乐!(哀乐)
  五:礼毕,向 __大人遗体三鞠躬!
  六:由请今天追悼会的主会人致悼词!
  衷心感谢 __ 的致辞,在这里我们也代表孝家祝您身体健康,福禄绵长!
  七:由请来宾讲话。
  八:由请乐队演员哭灵奠酒.
  九:接下来请欣赏文艺表演。
  最后,我谨代表——所有的同仁向 老人的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请您们节哀顺便同时也祝福在场的各位参加
  
  老人追悼晚会的所有来宾朋友们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谢谢朋友们的光临!
  
  一个地方和一个地方的风俗是不一样的,忌讳的东西也不一样,要学这个只能在当地跟老人学啊。
  
  (一)仪式准备 仪式准备是追悼活动的前期工作,主要安排、落实有关具体事项。
  
  1、安排亲友迎送车辆 追悼会在殡仪馆举行,丧家的亲朋好友一般都要到场参加。如果人数较多,丧家应安排好迎送的车辆,并通知亲友上车的时间、地点,以方便亲友去殡仪馆。
  安排车辆的方式有如下三种:
  
  (1)委托殡仪馆联系客车。这是殡仪馆推出的便民服务,丧家只需在业务洽谈时说明上下车的地点,殡仪馆便可提供客车为丧家接送亲友。这种方法最省力、省心。
  
  (2)、到出租车公司预定车辆。必须提前预定,车辆大多在丧家家门口出发,届时亲朋好友先到丧家家中集合,然后随车去殡仪馆。
  
  (3)、由死者单位派车。死者生前的同事要参加追悼会,一般由单位派车接送,出发地点是在单位。 追悼会结束后,还应安排车辆...
  
  农村办丧事礼生要做的事是那些?
  
  一个地方和一个地方的风俗是不一样的,忌讳的东西也不一样,要学这个只能在当地跟老人学啊。

中华民族殡葬习俗和文化知识

  殡葬文化是围绕死亡事件和死亡活动而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
  并且受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民风民俗、人情世故的影响和制约。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
  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简要的说就是: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 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
  编辑本段中华传统文化细品__
  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诱的,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抵触的(这不是说科学是正确的,科学也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认识的是物质,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宇宙飞船上天,原子弹爆炸,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上的成就,科学观念是很易被人们接受的。由于以上原因,人们对信仰发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这种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上帝的罪人。更头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师还染上了艾滋病,有媒体报道,他们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于不正当的性行为造成的,这说明他们已经远离自己的信仰,沦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们应当承认,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还是高尚的,但是从发展的趋势看,基督教和天主教、依斯兰教,都没有发展前途,因为它们都不能为科学思想所接受,最终会被人们所抛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象《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现在最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的,不愿接受马上就可以反对,而不是象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圣经》文化,和现在《古兰经》文,是强迫的。
  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并不是我有什么能耐,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包涵的本质。再者,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的产物,因为大家都有文化了,语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强了;第三、科学已经很发达了,我可以借助科学上的发现和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细致地表述,这样就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以上各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语言和文字上的优势,这在以前的帖子中都谈到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为什么出殡要在早上,甚至天亮前?

  好招魂,魂怕光。天亮前道路不拥挤,阻碍少,能顺利出殡。
  
  那时候阳气还不是那么重…
  
  殡葬文化的定义可以这样理解:殡葬文化就是人们在殡葬的观念、殡葬的操作和殡葬的实物中所隐藏或寄托的某种“含义”。由此,殡葬文化也有三类形态,即:观念形态、操作形态和实物形态。也就是说,人们关于殡葬的观念(如对死亡的称谓)、殡葬的操作(如丧礼)和殡葬实物(如纸钱、棺、墓地)中都隐藏或寄托了某种含义,如对人生的归宿、生命的价值、对永生的追求、对现存社会的反映等,它们就是殡葬文化。
  
  在殡葬观念方面,如殡葬用词,中国人不直言死,多称“仙去”、“老了”、“作古”之类,这些称呼在挽联中使用频率尤高。现在很多殡仪馆的吊唁厅也很少直称,多冠以它名,如深圳殡仪馆称清莲(厅)、日月(厅)、云天(厅)、茜云(厅)、碧波(厅);珠海殡仪馆则以泰山厅、华山厅、嵩山厅、衡山厅命名;上海益善殡仪馆有万福厅、青松厅、古月厅、长禄厅等;龙华殡仪馆的小悼念厅称泰安厅、长安厅、平安厅、永乐厅、安乐厅等;长春殡仪馆称鹤驾厅、西去厅、永生厅、琼楼厅等;南昌殡仪馆有千秋堂、天乐宫、永乐宫、福乐宫以及宁安厅、平安厅、和万桐园公墓安厅、祥安厅、庆安厅等。公墓则多称长青园、福寿园、息园、憩园、归园等。骨灰寄存处也多用它名,如佛山殡仪馆的骨灰楼称长安楼,江门殡仪馆的骨灰楼分别称思亲楼、怀亲楼和念亲楼。
  
  为什么要如此“转着弯”称呼而不直呼其名呢?原来这些名词中都有很深的含义。它们大体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三类寄托或认知:一类是自然山川,如日月厅、泰山厅或青松厅等,它们或与天地共存,或长青不老,均具有永恒的意义;二类是道家成仙,逍遥极乐世界,如清莲厅、茜云厅、碧波厅、天乐宫和息园、憩园等,人们以此希望先人之灵永存;三类是后人表示永远不忘先人的恩德,如长禄厅、思亲楼等,宣扬了儒家的“孝文化”。
  
  人们在这一类命名上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以及追求人生永恒的心理,力图冲淡死亡色彩,以及孝道等。因此,人们就不愿直言死亡了。
  
  再看殡葬操作方面的含义。为什么要殡?原来,殡最初的含义是表示亲属“不忍”死者很快地离去,以及从容准备丧事,便于召集亲朋故旧前来吊唁。丧事祭奠用白色布做装饰(如祭幛、丧服),现在多大量使用鲜花布置灵堂;民间对先人灵柩或牌位瞌头,或亲朋街邻绕灵三周以示告别等。追悼会(旧称辞灵仪式)类似于在给死者“出远门”送行,办一个“欢送会”。治丧期间大放鞭炮,意在热闹,并冲淡压抑和恐怖气氛。出殡时摔破一个碗,是示意“打发”死者出门,以免其再来纠缠生者,或说是送一个碗给死者到阴间去吃饭。中国古代,父母亡故后,孝子居丧三年(实为二十七个月),期间不得“从吉”,即不得过正常人的生活,如婚嫁、出外做官、经商等,意在推行“孝道”,强化两代人之间的联系。天葬者则认为通过飞鸟食尽遗体,死者的灵魂就可以由此升天,如此等等。
  
  在殡葬实物方面,中国传统的土葬时用棺,民间称“寿器”。寿者,长久也。民间多将棺材的内部和外部两头漆成红色,以示吉利。与此同时,还有寿衣、寿裤、寿鞋、寿袜、覆面巾、纸钱、龙头杠、孝服、白纸花、黑臂纱等。墓地称“阴宅”,墓穴则称“千年屋”。古代中国人要求死后有一块墓地,否则被认为是“死无葬身之地”,并认为这将影响到来世轮回。因而此话也经常用作了人们之间的赌咒语。现代殡葬则有收殓车、冷藏棺(柜)、火化炉、电脑、鲜花等殡葬用物。有的殡仪馆用高档车作收殓车,用意在尊重生命,并颇受丧户的青睐。
  
  殡葬操作和殡葬实物是按照生者生活的模式而设计的,所谓“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即象对待生者一样地对待死者。如生者的房屋称“阳宅”,墓地则称“阴宅”;生者爱受人尊敬,因而人们也就百般地“尊敬”死者,给他们瞌头、上香;生者要吃饭,因而也就给死者上祭品等。
  
  总之,这些有关殡葬的观念、殡葬操作和殡葬实物在最初被设计出来时都是有“含义”的,只是年代的久远,人们有时弄不清它们的原始意义了。大体上,它们分别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追求人生的永恒,孝道,对先人的报恩心理等。殡葬是生者按照自己对生命、人生的理解所设计的,它的最终目的仍是生者,因而殡葬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文化。我们理解殡葬文化时,主要是领悟其中所蕴藏的含义,而我们要提升本单位的殡葬文化水平时,也侧重在将某一健康的“含义”溶入到殡葬观念、殡葬服务和殡葬实物中去。

农村丧事孝歌歌词

  《哀叹词》
  痛尔父(母),哭尔亲,养育儿曹恩义深。
  朝提袍挈劳苦辛,三年怀抱始离身。
  儿长大,亲不存,牙床空对泪淋淋。
  要相见,隔幽冥,有负亲恩似海深。
  难效目莲把孝行,十八地狱去寻亲。
  叹人生,总是空,生死从来万古同。
  高年彭祖今何在?不免南柯一梦中。
  哀尔父(母),念尔生,粉身碎骨报难全。
  思笑语,忆容颜,尺素难申罔报恩。
  肝肠断,泪涟涟,悠悠愁恨销眉尖。
  思辗转,难报恩,惟愿英灵早上天。
  生前有酒几时醉,滴酒何曾到九泉。
  叹人生,实堪怜,光阴荏苒几多年。
  陟屺(岵)空瞻徒泣血,辟诵哀号枉呼天。
  叹尔父(母),今已亡,千秋永别实堪伤。
  柔情儿女心头肉,严(慈)亲恩泽胜穹苍。
  黄泉地,路迷茫,教人何处觅椿(萱)堂。
  徒垂泪,枉思量,望断云山抱痛长。
  诵经惟有苍穹听,愿祈尔父(母)往西方。
  叹人生,若蜉蝣,大限来时万事休。
  富贵功名都是幻,荒草蓬蒿土一丘。
  忆尔父(母),德弥彰,殷勤创业振纲常。
  和邻里,睦乡邦,教诲儿曹有义方。
  宜永寿,乐高堂,如何一旦返仙乡。
  情难舍,德难忘,哀思不尽地天长。
  绕棺相看无由会,惟叩灵魂一炬香。
  叹人生,世事烦,奔波劳碌几时闲。
  堆金积玉今何用,过隙驹光指顾间。
  思尔父(母),痛凄怆,越思越想越难当。
  始受室,重义方,儿孙此日赖恩光。
  心欲裂,倍凄凉,海枯石烂怨洪荒。
  生死地,竟难忘,三魂杳杳不回乡。
  俯棺泣奠亲知否?惟愿神灵永显杨。
  叹人生,空自忧,光阴迅速实难留。
  万古江山依旧在,不知人换几多俦。
  念尔父(母),育尔身,朝朝暮暮战兢兢。
  盼儿长,望儿成,儿生作息俱留心。
  乳哺满,已全形,高堂一别没踪寻。
  视不见,听无闻,徒伤儿女哭空庭。
  今宵往返陪灵柩,哭断肝肠刺破心。
  叹人生,奈此何,光阴似箭月如梭。
  惟存德泽留芳远,万古名传 百世歌。
  
  
  
  资料拓展:
  孝歌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一种,在我国南部地区普遍流行。当长辈去世以后,在将要下葬的前一夜他的后代要为逝去的长者守夜,就是围着他的棺材拿着香不停的转,谓之转香。这种习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孝道理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孝歌
  
  歌词:
  一眼看见灵堂 , 不由泪水往下淌,亲爱的妈妈你棺材里睡,女儿好像做梦一样。我的好妈妈,再叫一声我的亲娘,孩子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转眼之间我失去了娘。
  妈妈呀 ,孩子的亲妈呀,娘疼儿的一幕幕我终生难忘,这一切好像梦一场。娘, 孩儿把娘想,娘你回头在望望,你的孩子都跪在你灵前,你怎舍得把俺都撇光,跪在灵前把泪滴,哭声妈妈你在哪里,叫声妈妈你回来吧,儿女们想念你。
  妈妈呀,我的妈妈呀,孩子千呼万唤叫声我的妈,妈妈你咋不搭理。妈,忘不了娘送儿把学上,娘在村口等儿把学放,孩子病了疼坏了娘,更怕儿又火烧饭烫,娘为儿受尽苦难,娘为儿常把心担,娘为儿受十分之苦,儿却三分也没报完。
  妈妈呀,我的亲妈呀,想起娘对儿的好,不由孩儿泪流满面。妈,妈呀,叫声我的好妈妈,不由泪水顺腮而下,心中的痛苦难以表达,孩子我没了亲妈,妈妈你回来吧,再看一眼你的女儿吧,临死之前也没能陪陪你,令生我愧对妈妈。
  妈妈呀,我的好妈妈,你想儿念儿死不瞑目,女儿却辜负了妈妈,妈,孩儿对不起你啊,不晓得孩儿来给你赔罪了。妈妈你睁开眼,回头再看看俺,你的女儿跪在你面前,你咋就不理俺,孩子的妈妈呀,你为什么不说话,女儿多想在你面前撒娇
  妈妈你回来吧,妈妈呀,我的亲亲的呀,孩子我真想随你一起走,去阴间孝顺妈妈,妈,妈呀,再叫声我的亲娘,想起妈妈痛断肠。从此后娘一去再也不回头,孩儿心里好悲伤,想娘再见不到娘,盼娘娘在不能还阳,娘的恩情永记心上,想起俺娘大哭一场。
  娘啊娘,我的亲亲的娘,孩儿有苦还跟谁诉,孩儿有苦还去跟谁讲,跪在灵前把泪流,孩儿心里好难受。妈妈你回来吧,再拉拉孩儿的手,跪在灵前泪悲啼,妈妈一生没少受屈,吃苦受累都是你,从没想过你自己。
  传统农村丧事流程:
  1.农村实行土葬,也就是说人死了之后第一件事情,是需要去买一个棺材来放置是遗体。
  2.然后如果说没有修坟墓的,就一定要赶快去修坟墓,一般会找一些道士来看一些风水,找一块有利于家族的未来的土地,然后就会着手坟墓的修建工作嘞。
  3.然后如果说没有修坟墓的,就一定要赶快去修坟墓,一般会找一些道士来看一些风水,找一块有利于家族的未来的土地,然后就会着手坟墓的修建工作嘞。
  4.一般情况下,道士做法的时间是三天左右,差不多三天的时间坟墓也该修好了,就会把棺材放进坟墓里面。在下葬的那一天,一般会宴请邻居以及亲朋好友,以此是来慰藉死者的亡灵。一般情况下,道士做法的时间是三天左右,差不多三天的时间坟墓也该修好了,就会把棺材放进坟墓里面。在下葬的那一天,一般会宴请邻居以及亲朋好友,以此是来慰藉死者的亡灵。
  
  
  
  拓展资料:
  孝歌,又叫丧堂歌,顾名思义,即在丧事堂中所唱的歌,“孝歌”它是“挽歌”其中的一种形式。这是咸丰活龙坪人的一种传统习俗,若家有人过逝,必操办丧事和唱孝歌,灵柩在家中停几天就要唱几晚。据说是为了超渡亡魂、给死者洗冤减过,让亡者顺利上路,无惊无扰地在极乐世界生活。
  丧事,读音:sāng shì,指人死后殓葬、哀悼等事情。新中国成立前,丧事烦琐,讲究封建礼仪,主要过程为:送终 长辈绝气前,晚辈守在身旁,直到咽气,谓之“送终”。更衣 死者在弥留之际,脱下旧衣,更换寿衣,用白线扎腿,根数与卒年龄相等。报丧 人死后立即派人去亲友家送信,谓之“报丧”。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提出移风易俗,丧事简办。1960年,全县各公社建公墓,迁旧坟于公墓,薄棺埋葬。1969年1月开始火化,1975年全县基本实现火葬化。近年来土葬和丧事大办之风又有抬头。
  
  农村丧事孝歌歌词:
  第一节:头歌
  人生贫富不一般,为而为女受苦难。
  有儿须当送学馆,读的书多活人前。
  养女又得教针线,绣的花好免人嫌。
  打骂受气勿寻短,黄金棍子出大贤。
  良夜朝朝一天星,女是娘群带一根。
  裙在身上穿的紧,免在地下打扫尘埃。
  切莫由她到处混,黄昏点灯早出门。
  如今世人心不正,口水淹死许多人。
  风吹落叶遍地黄,父母为儿昼夜忙。
  父买天地儿享受,母打钗环女梳妆。
  无常一到天书降,并无儿女替爹娘。
  养儿养女手凄凉,死去空手见阎王。
  灵前焚香起青烟,爹娘一死不能言。
  口中不吃阳间饭,翻身跳出红尘间。
  一家大小齐叫喊,阎王不肯放回还。
  任你哭得肝肠断,眼泪汪汪也枉然。
  第二节:思亲
  灵前点灯放光华,哭声爹来哭声妈。
  空把儿女来养大,一去黄泉不归家。
  空把儿女来养大,幸苦好似雪中花。
  阴司不通阳间路,守住棺材热泪洒。
  灵前化纸一堆灰,爹妈一去永不回。
  父不叫儿倒开水,娘不叫女接茶杯。
  铺床不见爹妈睡,洗衣不见爹娘披。
  样样恩情难割舍,守住棺材哭悲伤。
  灵前美味摆一台,爹娘阴司不回来。
  灵前杯中摆杯筷。美酒贡献俩边排。
  不见父亲来喝酒,不见娘亲来吃菜。
  爹娘隔了阴阳界,守住棺材哭哀哀。
  一盏孤灯照亮堂,哭声爹来哭声娘。
  苦心养育成空想,只见灵牌字俩行。
  养育恩德苦劳大,儿女时刻丢不下。
  行也思来做也想,白天黑夜哭爹娘。
  
  
  
  拓展资料
  基本概念:
  送行:
  入敛后,孝子拉着扫帚,拿托命纸及死者先前旧衣,端着灵牌,前往五道庙迎接亡魂。吹鼓手奏哀乐,所有吊丧者均绕庙3周,呼死者上车,后将命纸、旧衣放入纸车中焚烧,孝子大哭,亲友北面行礼,孝子答礼,谓之“送行”,俗称“接丧”。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丧事《基本概念》
  
  丧事孝歌有很多版本,主要是因为地区不同,文化差异不同。
  如旬阳地区孝歌---还阳歌
  
  还了阳来还了阳,还了锣鼓又换腔,阴鼓改成阳鼓打,教歌改成草歌唱;
  还了阳来还了阳,还了锣鼓又换腔,边鼓打得咚咚响,马骡子打得叫昂昂;
  还了阳来还了阳,还了日头还月亮,前半夜打的太师鼓,后半夜又打两头忙;
  还了阳来又还阳,送子娘娘进孝堂,送子娘娘早送子,送了一对状元郎;
  还了阳来又还阳,青苗土地进孝堂,保佑五谷多丰登,保佑粮食装满仓;
  还了阳来又还阳,玉皇大帝进孝堂,保佑风调多雨顺,保佑万担装满仓;
  还了阳来又还阳,教家今晚好风光,千百纸扎和孝帐,黑猪白羊献两旁;
  还了阳来又还阳,孝家住的好屋房,住得前庭并后院,门前一对金旗杆;
  还了阳来又还阳,孝家住的好地方,住在盘龙山顶上,子子孙孙状元郎;
  还了阳来还了阳,孝家住的卧龙岗,卧龙岗里出贵子,状元榜眼控花郎;
  还了阳来还了阳,看见金龙缠玉梁,左缠三转出贵子,右缠三车出皇娘;
  还了阳来还了阳,看见金龙缠竹杆,左一缠来右一缠,超度亡上西天;
  还了阳来还了阳,孝家房大好出丧,只准千年出一个,再过万年出一双。
  
  
  
  陕南孝歌---忆父赋
  清远有胜景,初春百花开;独坐禅院里,面对凤凰台;凤凰涅盘地,我心自悲哀;
  去岁今日里,慈父尚健在;四十而立年,犹爱老父怀;父坐高凳上,子坐矮木台;
  父执子之手,子抚父膝盖;背靠父胸膛,幸福观自在。子离家乡走,父送村口外;
  沿途多嘱咐:盼子早归来;创业如征战,成败莫挂怀;莫学楚霸王,自绝望乡台;
  落难须牢记,卷土可重来;根收枝落叶,门为游子开;
  荣辱不可忘,忠义挂胸怀。酷暑烈日炎,父出捡薪柴;
  盛夏忧严冬,勤俭范后代;
  忍痛装笑脸,生怕子悲哀;子怕父伤心,逗父把心开;
  扩展资料:
  孝歌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一种,在我国南部地区普遍流行。当长辈去世以后,在将要下葬的前一夜他的后代要为逝去的长者守夜,就是围着他的棺材拿着香不停的转,谓之转香。这种习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孝道理念。
  
  歌词如下:
  孝子伤心流泪拜,引亡来进九重门。 进了孝家九重门,九天玄女下凡尘, 葬在龙头出天子,葬在龙尾出公卿。 九重门上道古人,孟宗哭竹孝双亲, 二拜亡者早托化,早生托化往生方, 三拜亡者多荫佑,荫佑儿孙代代昌。 礼应灵前有四拜,还留一拜等烧香。 拜了起来还有礼,解手钱财烧与你, 孟宗哭竹生冬笋,万古流传到如今。
  九重门上烧钱纸,地狱门开放善人,孝男孝女伤心拜,引亡来进十重门。进了孝家十重门,十人姊妹出游春,去年游春十姊妹,今年只见九个人,且问一人归何处,白茅山上葬新坟。十重门上道古人,董永行孝孝双亲,家贫卖身安葬父,天差织女结成亲。十重门上烧钱纸,地狱门开放善人,孝子伤心流泪拜,引亡来进十重门。
  进门只进十重止,再不乱步向前行,十一二重烧钱纸,引传亡魂来伴灵。进了门来落了心,手中幡子有交承,自古男幡放在左,女人幡子右边存,田真传下哀堂礼,将幡放在木当中,放下幡子还有礼,低头礼拜奉亡魂,一拜亡者宽心坐,宽心稳坐一炉香,
  
  亡者受钱归宝库,阴司路上作盘厘。再有钱财凭火化,烧与伴魂童子郎,伴魂童子受钱纸,陪奉亡者木中存。再有钱财凭火化,烧与引魂童子郎,引魂童子受钱纸,早生指引往生方。再有钱财凭火化,烧与哀堂正福尊,正福神灵受钱纸,若海化作百连池。又有钱财凭火化,烧与田真三宝郎,田真三宝受钱纸,千和万合到天明。
  化了纸来我转身,退步回头寻坐场,孝家排我东方坐,木德星君占坐场,木德星君占了位,歌郎移步到南方,南方原属丙丁火,火德星君占坐场,来到南方无坐位,歌郎移步到西方,西方本属庚申金,金德星君占坐场,金德星君占了位,歌郎移步到北方,北方原属壬癸水,水德星君占坐场。
  
  拓展资料
  丧葬习俗 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不断减化,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且流传至今,家家躲不开,离不了。丧葬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就目前情况看, 丧葬习俗懂的人不多,但是,做白事司仪行当的人却不少。
  解放以后,国家为了节约土地,杜绝疾病蔓延,规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其余一律采用火葬。人死后,被送往殡仪馆停放,尸体赤裸冰冻存放。为了延长保存时间,殡葬人员会在死者脚板底扎一个洞使死者的血全部放走。
  尸体送到殡仪馆后,一般三天内举殡,举殡分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两部分。遗体告别仪式时设置“灵堂”,灵堂四周排满花圈,花圈上挂满亲朋戚友的挽联。告别仪式开始先播放一段哀乐,悼念者默哀三分钟,之后向死者三鞠躬,最后绕遗体一周,瞻仰死者遗容。长子手捧死者遗照领悼念者去小礼堂开追悼会。追悼会主要是表彰死者生前功迹,因过于形式及劳民伤财,现已基本取消。遗照一般不用彩色,且用“炭烧瓷相”,以示永久存。
  举殡后“灵车”--现称“专用车”把遗体送到火葬场--俗称“大烟囱”,经大火焚烧后尸体化为灰。亲人可根据情况把骨灰放入骨灰盒保留,也可把骨灰撒入大海、植树等
  

农村丧事行礼专用词句

  请参考:所问之事有些含糊,一般来讲,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亲戚朋友家有丧事,不是直系亲属的人去参加,叫吊唁,也称吊孝;直系亲属叫奔丧。据在北京所见,多是吊唁或随礼的人慰问丧家,老礼很多,对故去的人,是男,是女,是老,是病,客套话不同,非一成不变。经过文革后,很多旧礼节逐步被丢弃了,现今的慰问语,多是“您节哀”或“您节哀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