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普通的丧事大概需要多少费用?(从人走
不一样的
地区不同,经济实力不同发丧的费用也不一样,
一般山东普通的家庭得一万元以上。
看来你是个孝子。
哼!一万块?在我们这只够自个儿买桶汽油烧,精打细算也要三万,以后干脆我们去跳海算了!免得我死子孙贫!
如果在农村确实难办,鸡一嘴鸭一嘴的,又是低头不见抬头见。
在城市好些,只要把火葬费用交齐了就可以。其他的谁乐意出就出我又没有挡着,反正我不出。
丧事具体流程?
办理丧事一般程序
一、开据死亡证明:
正常死亡的遗体凭医疗卫生部门所出据的“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五保户或故于家中的老人可凭居委会、村委会出据的死亡证明,到就近的医院换取医疗机构出据的死亡证明。
非正常死亡者或无名尸,凭区县公安、司法部门出据的死亡证明办理火化手续。
二、联系丧事业务点:
家属来人或打电话请与殡仪服务中心联系,确定丧事的时间,选定殡仪馆,预定殡仪车、告别室等事宜。
三、接送遗体:
办理丧事当天,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时间、地点等候殡仪车,同时携带好死亡证明。
四、在殡仪馆:
举行告别仪式,火化遗体后,挑选骨灰盒,最后交纳丧葬费用。如若当日取走骨灰需提前声明。
包括:骨灰堂、壁式安葬、骨灰深葬、骨灰林、墓地、骨灰撒海
六、祭奠事项:
每年清明前后是传统的祭奠时节。其他时间如春节、鬼节以及死者生日、逝世周年等等都可以祭奠。
丧事几天可以去亲戚家
一般要七天后可以去探望亲戚,长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根据以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带薪休丧假的权利。因此,公司应当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给予员工带薪休丧假。
扩展资料:
员工休丧假的具体操作可参考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之法律规定: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三、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丧假
丧事办完后第三天,传统7天是丧期,在乡下待过的人都知道,办丧事,吹拉弹唱,搭棚最少要搞7天,但是城市,如长沙,三天办完,当天过世,第二天办各种手续,如死亡证明,发讣告,通知亲朋好友,第三天开追悼会火化下葬。
我是南方人,就不知道北方的习俗了.我们家那边是:如果他的另一半还在,就给单数,代表他最亲密的人还存活于世.如果另一半不在了,那就给双数.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
七天。从人过世的那天算。这期间逝者的一干直系家属不要进别人家的门,最好不要戴着孝(我们这边是戴孝花或孝帕子)朝别人家走。。。
一般要七天后可以去探望亲戚。
头七是中国人的丧殡习俗,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必须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不著也应该要躲入被窝;如果让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亦有说认为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于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到天上。
无固定天数,只要除去身上戴考的物品即可
乡镇企业退休职工丧葬怎样补助?
退休人员死亡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扣除已经领取的),可以退,还可以向社保申请丧葬费和抚恤金,跟户口没有关系
丧葬费和抚恤金的标准建议你去长沙市社保网查询下,各地略有不同
人在外地死亡丧事如何办理
【在异地去世人员的丧葬办理】:
根据有关规定,在异地去世人员,原则上遗体应当在当地殡仪馆火化,禁止运往外地。因特殊原因确需运回原籍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经当地民政部门批准;
(2)必须在当地殡仪馆进行防腐、消毒等处理;
(3)必须由当地卫检部门出据的《移运证》;
(4)必须由当地殡仪馆承办遗体运送业务。运送到安葬地殡仪馆。
【丧葬办理程序】:
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
一、丧葬办理程序
1、死亡证明:
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
2、注销户口:
死者家属持死亡证明书到驻地派出所注销户口。(外地人可以先火化)
3、联系火化:
(1)打电话或派人前往殡仪馆或殡葬服务站联系火化,登记死者姓名、住址、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遗体所在地、死者户口所在地;
(2)登记家属姓名、住址、电话、与死者关系等;
(3)预定服务项目,服务时间。
4、接运遗体:
按预定时间,家属持死亡证明在指定地点等候灵车接运遗体。
5、遗体火化:
(1)遗体运送到殡仪馆;(2)遗体整容;(3)遗体告别;
(4)遗体火化,选购骨灰盒、领取火化证明;(5)领取骨灰。
6、骨灰安放:
按选定方式安放骨灰,并领取骨灰存放证。此后,家属持此证明来公墓祭扫。
扩展资料:
丧葬,指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它是举行丧事,让死者有归宿,生者有悼念等相关事宜的仪式。是人类特有的感情。丧葬以祭祀、缅怀等感情为基础,民间丧葬形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形式(土葬、火葬、水葬等)。
各地兴起、承续、发展、积累而成的丧葬文化和习俗。丧葬既成文化,与传统的孝道祭祖、死者为大、思想感情有关,目的是前传后教而约定俗成。
也就是说,对死者毫无感情,就不可能产生丧葬。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不断进步,殡葬制度的改革,长期形成的丧葬形式也在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丧葬
先拿着医院死亡证明在当地火化了,在拿着骨灰回家办丧事。
一、丧葬程序
1.死亡证明:
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
2.注销户口:
死者家属持死亡证明书到驻地派出所注销户口。
3.联系火化:
(1)打电话或派人前往殡仪馆或殡葬服务站联系火化,登记死者姓名、住址、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遗体所在地、死者户口所在地;
(2)登记家属姓名、住址、电话、与死者关系等;
(3)预定服务项目,服务时间。
4.接运遗体:按预定时间,家属持死亡证明在指定地点等候灵车接运遗体。
5.遗体火化:
(1)遗体运送到殡仪馆;
(2)遗体整容;
(3)遗体告别;
(4)遗体火化,选购骨灰盒、领取火化证明;
(5)领取骨灰。
6.骨灰安放:
按选定方式安放骨灰,并领取骨灰存放证。此后,家属持此证明来公墓祭扫。
二、骨灰安葬方式
1.骨灰堂:室内骨灰架寄存,是目前骨灰安放的主要方式;
2.骨灰墙:在墙壁上砌格子,将骨灰盒放入,用石板封闭;
3.骨灰亭:亭式建筑,亭内、外墙可以存放骨灰,类似骨灰墙寄存;
4.骨灰廊:彩画地上长廊,墙内存放骨灰,石板封闭;
5.骨灰深葬:将骨灰存入地下室封闭,地上为亭;
6.骨灰林:将骨灰埋入选择好的树下,做简单标记;
7.骨灰墓:地下修建墓穴,地上立碑;
8.骨灰撒海:随时办理登记手续;
三、丧葬祭扫注意事项
1.丧葬事宜要由国家批准的殡葬单位办理:
丧葬必须由国家批准的殡仪馆、公墓及殡葬服务站来办理。要直接与这些殡葬单位的服务人员联系,不要找非殡葬服务单位和人员来代办丧葬事宜。
2.骨灰要安放在合法公墓:
不要将骨灰存放在非法公墓。非法经营性公墓有两类:一类是指一些乡、村和单位,在未经市民政部门批准和未得到市规划、土地部门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兴建以盈利为目的经营性公墓,对这类公墓民政部门将逐步予以取缔。另一类是乡村办的公益性公墓,它们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只能安置本乡村死亡人员的骨灰。
四、在异地去世人员的丧葬办理:
根据有关规定,在异地去世人员,原则上遗体应当在当地殡仪馆火化,禁止运往外地。因特殊原因确需运回原籍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经当地民政部门批准;
(2)必须在当地殡仪馆进行防腐、消毒等处理;
(3)必须由当地卫检部门出据的《移运证》;
(4)必须由当地殡仪馆承办遗体运送业务。运送到安葬地殡仪馆。
4.祭扫活动须知:
我国素有在祭扫中烧香、烧纸的习俗,致使每年清明节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为保障骨灰堂公墓、林地的消防安全,维护扫墓活动的良好秩序。严禁在骨灰堂、公墓、林地烧纸和其它动用明火的行为。对违反者,依照国家和当地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丧葬的移风易俗
1.保护环境:
丧葬应当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尽量采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殡葬方式。我国殡葬管理部门提倡火葬方式,并在各个行政区划内都设立了专门的骨灰存放地或公墓。我国除少数人口稀疏的山区仍实行土葬外,绝大多数地区都实行火葬。火葬可以减少占地和环境污染。不得在荒山野外随意设立墓地,那样一方面造成环境破坏,另一方面这种非法墓地得不到政府部门的保护,容易遭到破坏,使故去的人得不到安息。
2.厚养薄葬: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老人在世时,子女应该尽心奉养,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使老人身心健康、幸福快乐。当老人去世后,丧事要从简,不要铺张浪费,丧事的丰与俭并不代表子女的孝顺与否。
3.破除迷信:
在进行丧葬祭扫活动过程中,要坚决禁止任何封建迷信行为。不得借丧葬祭扫搞任何封建迷信活动。
六、遗体接运
各地殡仪馆有24小时值班电话,可以预定遗体接运时间、预定遗体存放方式、灵车随叫随到。
七、遗体告别
1、整容:各地有专业整容师,再现亲人容颜,抚慰家属心情。
2、告别仪式:殡仪馆布置灵堂、奏哀乐、照相、摄像、代写挽联、租买花圈、鲜花及花篮等服务。
八、遗体火化
当日火化当日取灰、安放,多种骨灰盒可供挑选。
九、安放方式
有骨灰堂、骨灰墙、骨灰亭、骨灰廊、骨灰深葬、骨灰林、骨灰墓、骨灰撒海。
十、丧葬用品
各地殡仪馆均提供骨灰盒、挽联、花圈、鲜花、鲜花篮等服务。
十一、祭扫活动
各地殡仪馆可以提供鲜花、绢花、盆栽花。专门设置焚烧冥纸、物品的地点。
丧事(操办白事)指南:-- 集体、团体的扫墓一般程序
扫墓一般程序:这里指的扫墓主要是集体、团体的扫墓活动。
(一)青年学生集体扫墓:
组织青年学生为烈士扫墓,增强革命传统观念,激励革命斗志,珍惜革命成果,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活动。程序如下:
1.主持人宣布:扫墓仪式开始;
2.统一组织向烈士默哀三分钟;
3.简要介绍死难烈士事迹;
4.组织向烈士宣誓;
5.组织少年儿童清扫墓园、碑塔;
6.向烈士献花后,行三鞠躬;
7.唱少年先锋队队歌,结束。
(二)民众团体扫墓
适时组织各民众团体、机关单位员工清扫烈士墓或纪念物,有利于增强人伞兵爱国观念和使命感,有利于人们派发奉精神和革命斗志,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程序是:
1.主持人宣布扫墓仪式开始;
2.统一组织向烈士默哀三分钟;
3.简要介绍所扫之墓中烈士的英雄业绩;
4.推举一名代表向死难烈士致词;
5.组织清扫墓尘;
6.向烈士墓园献花后,行三鞠躬;
7.结束。
丧事(操办白事)指南:-- 骨灰安放程序
(一)凡要把骨灰安放在骨灰楼、堂、塔,均要出具火化证明办理申请登记手续,交纳管理费用,然后由管理单位填发骨灰保管证件。
(二)一般情况下,在为死者开过追悼会或举行过遗体告别仪式后,不必再举行骨灰安放仪式。
如果情况特殊,确有必要,一定尽量从简。如果不开追悼会,也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可以举行小型的骨灰安放仪式。
举行骨灰安放仪式,一般不通知生前友好,仅限于少量治丧工作人员和死者的亲属参加。
举行安放仪式时,一般是将骨灰盒放在一米左右高的桌台上,前面布置些鲜花,两侧对等摆放少量花圈,骨灰盒上没有镶贴遗像的,可在桌台上置放死者遗像。仪式中可以播放哀乐,也可以不播放。大体程序是:
1.主持人宣布:×××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开始;
2.主持人宣布:向×××同志默哀三分钟(奏哀乐);
3.默哀毕,由一名亲属主要成员作简短致词;
4.致词后,由死者亲属将骨灰盒捧放到预定的安放位置;
5.骨灰放安后,参加人员行三鞠躬后,依次退出。
【在异地去世人员的丧葬办理】:
根据有关规定,在异地去世人员,原则上遗体应当在当地殡仪馆火化,禁止运往外地。因特殊原因确需运回原籍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经当地民政部门批准;
(2)必须在当地殡仪馆进行防腐、消毒等处理;
(3)必须由当地卫检部门出据的《移运证》;
(4)必须由当地殡仪馆承办遗体运送业务。运送到安葬地殡仪馆。
【丧葬办理程序】:
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
一、丧葬办理程序
1.死亡证明:
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
2.注销户口:
死者家属持死亡证明书到驻地派出所注销户口。(外地人可以先火化)
3.联系火化:
(1)打电话或派人前往殡仪馆或殡葬服务站联系火化,登记死者姓名、住址、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遗体所在地、死者户口所在地;
(2)登记家属姓名、住址、电话、与死者关系等;
(3)预定服务项目,服务时间。
4.接运遗体:
按预定时间,家属持死亡证明在指定地点等候灵车接运遗体。
5.遗体火化:
(1)遗体运送到殡仪馆;(2)遗体整容;(3)遗体告别;
(4)遗体火化,选购骨灰盒、领取火化证明;(5)领取骨灰。
6.骨灰安放:
按选定方式安放骨灰,并领取骨灰存放证。此后,家属持此证明来公墓祭扫。
介绍一下长沙的民俗
湖南长沙风俗
长沙风俗,婴儿出世都要到神龛前燃放鞭炮,向祖宗报喜。昔时重男轻女,“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认为生男孩是家庭幸事,欢天喜地。认为生女是“生个空人”,是背时货,一愁包脚,二愁陪嫁,甚至有溺婴现象。
小孩降生时,如有不速之客进屋,称“逢生”。来客就是婴儿的干爹或干娘,但有“男逢男生,背时三年,踏了血地,必有灾祸”之说。为解脱,主人便暗中在客人衣上穿上红线,以“刺破灾祸”。男逢女生,则认为是好事,要“逢时三年”。
邻居女眷听到鞭炮响,会赶来问慰祝贺,并分别送以鸡蛋、红糖、干刀豆丝、干豆角等,以催乳,因说“月婆”不宜吃青菜,吃了青菜“毛毛拉青屎”。分娩后胎衣要用陶罐盛着埋在附近山上,意在父母血统与家乡土地永不分离。世传送胞衣时不能回头,否则倒奶。
婴儿父亲即日要带着鞭炮和一只鸡到岳父家报喜,生男孩带公鸡,生女孩带母鸡,岳家无需问便知生男生女了。岳家亲邻听到鸣炮报喜,纷纷恭贺并送以鸡蛋等物。第三天,女婿接丈人婆去“做三朝”,古称“汤饼之会”。外公外婆带去早已准备好的婴儿摇窝、坐栏等,一般还备有婴儿棉袄、夹袄、单衣、棉抱裙、夹抱裙、鞋、帽等各一对,人叹“外婆难做呀”!有的还留下照顾产妇,叫“伴月”。婿家亲邻或“请外婆茶”,或“请外婆饭”。
三朝日,长辈妇女将艾叶、枫球、鸡蛋等熬汤为婴儿洗澡,叫“洗三朝”。洗毕,用鸡蛋滚擦婴儿全身,以祛风,祝福健康。再给婴儿换上新衣服,由祖母或其他长辈抱着,在婴儿身上盖一筛子,筛上接剪刀、算盘等,众人簇拥,或手敲赶鸡棍(即一头劈开的竹棍,作赶鸡之用),或持擂杵,去正厅神龛前拜祖宗,叫“拜三朝”。拜毕,沿厅屋巷廊游一圈,叫“游三朝”,据说可防“脐风”危害。长沙县还有用赶鸡棍追打婴儿祖母之习俗,名“打喜”。
三朝日亲友赐红纸包封祝贺,赴汤饼会,叫“打三朝”。主家煮熟鸡蛋,上红,分赠众人,叫吃红蛋,又叫吃滚屁股蛋。河西有的地方还往婴儿父亲脸上擦红,祝贺他做了“大人”。
湖南长沙风俗二:
治丧,长沙俗称“老了人”,又叫办白喜事。本为哀,何言喜?因古人认为人死是“驾返仙乡”、去极乐世界“再造辉煌”。丧事文书悉用白纸,槽门上悬白纸墨书“当大事”;屋内做法事、佛事,行儒礼,热闹隆重;屋外镜炮声声,气氛肃穆,故名白喜事。亲友闻逗噩耗自动帮忙料理,叫“帮白喜事忙”。孝家备佳看待之,俗称“吃烂肉”,下宁乡叫“吃白皮肉”,上宁乡叫“吃白豆腐”。听到铳响,叫化子纷至沓来,所谓“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
长沙自古厚葬,万余座楚汉墓葬所出士的丰富文物便是证明。古代有贫者卖身葬父的,有扑柩救火的。据《后汉书》载:“长沙有孝子古初,遭父丧,邻人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为之灭。”民国时期,市内治丧多为三五天,一般租轿行仪仗,雇中西乐队。亲友吊唁,多以竹布或纸质挽词诗章悬挂孝堂,出柩时有绕街陋习,常使观者塞途,交通阻梗。
乡下则有更多的繁文缛礼
鸣铳报丧。长者病危,在外子孙要火速归家守候,听其遗嘱。一旦落气,屋内号陶做哭,屋外鸣铳报丧,同时要烧纸轿“送行”,名曰“起轿”。并烧“倒头纸”作“路上盘缠”,将病蹋上的枕席、稻草等送至村边路口焚烧。所谓铳,并非鸟统,而是相当于礼炮性质的“三眼铳”,其一端为木柄,另一端为钻有品字形洞眼的铁质铳管,用时在眼内筑以硝药、黄土和引信,对天燃放。孝子即日到舅家报丧,亦先在屋外鸣铳,再径奔正厅,点烛伏泣神龛前,待长辈掖起,再禀报详情。平日不孝敬父母者,可能长跪于神龛前,任训责鞭答。
打水装殓
由师公或长者鸣锣开道,领孝子到附近井畔“打水”,即孝子跪地舀水,亡者多少岁,便舀多少杯。每舀一杯,敲一下锣。打水归,加贡香(柏木)煮沸,凉后沈浴,更衣装殓;穿五、七、九层衣裤,戴“唐巾帽”。棺内垫石灰、炭末,铺皮纸。棺置正厅(在外身亡的,则禁止入厅,只能在屋侧搭棚停棺),入棺俗称“上材”。棺俗名“料”,或吉称“长生”、“寿器”、“千年屋”。“料”有箱式,“荷叶头”等两种。长沙古代有套棺之俗。清代,富绅用内外两棺,内棺为陶质,外棺为楠木、柏木或檀木制成。普通人家仅一杉木棺,赤贫者有用木板临时合的。有的在生前若干年即准备了寿器,用漆(内红外黑)油封多次。“上材”后,棺称柩,或灵柩,殓而未葬则称殡。
祭奠
从“上材”到出院的时间,因贫富而相差甚远。贫者3天甚至一天即“人士为安”,富者有十天半个月甚至数月才葬的,多数为5-7天。入硷后,立扎孝堂,罗孝帷,点长明灯。子媳头戴孝帽,身着麻衣,腰系草绳,脚穿草鞋,手柱孝棍(糊以白纸的竹棍或桐木棍),孙辈及其他家人均穿白衣,鞋面缝白布。亲友来吊唁,不论年长年幼,孝子均下跪相迎。女眷每日早晚到孝帷内嚎哭一场,俗名“闹丧”。
法事
法事又名做道场,将音乐与开坛、念咒、诵经、请水、告庙、开方、破狱、解结、安神等等过程相结合。民国以前,道场做5-7天,需道士9-11人,后多做3天,所谓“三日四夜道场”。做佛事即念经,边念边敲木鱼。古人迷信这些活动可超渡亡魂,使之免受地狱之苦,降福子孙。行儒教即请礼生喊礼开祭,有朝奠、午奠、夕奠、家祭、客祭之分,读祭文时抑扬顿挫,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有的地方每晚家祭之后,有绕棺习俗,所有在堂男宾各持一根香,由人带领,围着灵柩转围,口诵《正气歌》等。
治丧活动
治丧活动在出滨前一天达到高潮,吊唁宾客络绎不绝,丧酒有多达几十席甚至百余席的,最后恭迎母党(舅家)。此日一般有封殡(又名封灵),告祖,成服,烧灵屋,打八封灯、开路灯等活动。封殡,与亡者永别,是丧葬中最悲痛的时刻,亲人们把亡者生前最喜爱的东西悉数堆入柩内,除衣物外,还有金银玉器等珍品,但忌眼泪流入。
灵屋
灵屋又名冥屋。相传起源于三国:周瑜作古,孔明梦见他披发仗剑呼喊:“还我荆州!”孔明自此胸痛不宁,乃召工匠作一纸扎荆州城与祭文同焚,是夜即心静神安,从此民间渐有此习。长沙扎的灵屋,均为楼堂亭阁,雕梁画栋,前有八字门,后出西湖景,中有回廊,室内床柜桌椅锅碗瓢勺一应俱全,大门上有“阴阳同日月,天地共乾坤”之类的联语,堪称艺术品。惜乎付之一炬。
出殡前夕,孝子通宵守灵,俗称坐夜。宾客多拥聚孝堂听夜歌。夜歌是一种民间挽歌,来源已久,周朝时即有“子夜之歌”。有人认为源于“庄子鼓盆歌,是夫妇之死别”。长沙人多请歌师或亡者生前好友唱,连唱几晚,有一定的曲调,内容主要是“二十四孝”、“十月怀胎”等,也有些挑逗俚俗之语。至出殡前夕,唱“辞别歌”,唱逝者生平,感人泪泣不止。
办丧事上份子有啥讲究
你好。这事全国各地风俗可能不一样,在北方(北京)丧事出份子是直接给现金,各区县贫富状况不同,所出份子也不同。这其中还要看吊唁者与丧家平日的关系,亲戚朋友份子钱出的多,一般是500元,亲戚当中走的近的,平日特别好的朋友份子钱要超过500元。一般同事关系、邻居出份子200~300元。丧家办丧事的头天、第二天会设置账桌,请人帮忙记账,账簿多是白本黑字。丧事出份子不能落后,北京城近郊区办丧事一般是三天,如三天内不知情,没有到场,这个份子就不要出了。民间讲究,这种事是没有后补的。
这个没什么讲究的,钱没有什么好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