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大场面
一、投诉(报丧):家里亡故了老人,主事人请事户族长辈协同料理几日发殡。夏秋一至三日,冬春三至七日都可。如有子女在远方需候,在夏天也不能超过五天。孝子出门报诉,身着孝服,手执丧棒,有一熟悉亡者亲属的人领着前去报诉,孝子每到一家侧跪门边,等被请的人见面,孝子叩头后再离开。绝对不能进家门。
二、超荐。(做道场、行大礼),道场分僧人道场、阴阳道场两种。僧、阴阳道场可在同一灵场堂念诵,但须僧念道停,轮换开进行,僧人超荐不破土、不上坟,送葬素斋素食不收报酬,但不是佛门子弟不去念经。阴阳道场有随堂食、三报食、铁罐食三种形式。凡家族少、儿孙少、家庭贫寒者多举行随堂食吊丧形式;家庭经济较富裕,亡人生前积恩布德、生财有道、勤俭持家好,众人尊敬的人家多举行三报食(报大地、报祖先、报父母养育恩)的吊丧道场;极少数家庭经济殷富。房舍数院、田地数顷,亡人生前为官清廉、威望高,年已过“寿喜”(七十岁)众人尊敬,后辈儿孙又在官场为官的,老人殁后儿孙为亡者“铁罐食”场面雄伟热闹,(有三个高贡,五个道士组成的念经道场)吹、念、纸活、挽联、出丧都十分讲究。
三、香蜡。灵堂要点香,日夜不停,绝对不能断了香火,蜡烛也一个道理。每天吃饭时间要先敬逝者,把饭盛好放于灵前桌上,筷子要竖插,不能横放。
四、卧草(跪草)。老人去世后,亡灵停放灵堂内,吊丧期间家庭妇女(妻、儿媳、出嫁女儿)跪于灵前门外两侧麦草上致哀,有吊丧者一来即大哭不止,哭声时断时续,直至客走为止。夜间有儿子守灵。
五、移灵。移灵过程中,亲属哭泣切忌泪水掉在逝者脸上,移灵过程中打伞挡住头部。
六、烧轿。出门的头天夜里23点至1点(子时),将逝者衣物、纸糊的童男童女、聚宝盆、摇钱树、现代人还加了电器等,在外边烧掉,意思是送行、探路。
七、出殡不能走回头路,去和回要选不同的路线。
八、出殡时孝子执白幡,隔一段时间面向帮忙者跪下谢恩。
九、入土后,不能哭(入土为安),要围绕墓地转三圈。
丧事道场这种职业会不会被淘汰
这种估计100年内不会,但是随着意识提高,最终会消失
会不会我也不清楚。。。
丧礼的过程有哪些
倒 头
"倒头",即当病人尚未咽气之前,就从原来住的炕上换到另外准备床板(叫太平床或吉祥床)上,说是不能叫死人背着炕走,否则不吉利。趁病人还没咽气,首先将寿衣给他穿好,咽气后,如果死者上边没有长辈就将尸体停放在堂屋正中,否则只能停放在偏房,叫"小殓"。然后就是报丧,丧家给至亲好友送信,请来"探丧",瞻谒遗容。接下来就是请"阴阳先生"来验视死者,开具"殃榜",说明择何是入殓等,亲属人等穿孝、戴孝,置办棺材,搭丧棚、设灵堂、停灵等。
接 三
"接三",即旧时死了人,三天之夕必须"接三",也叫"迎三","送三",说人死三天其亡灵就要到地府阴曹去了,或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金童玉女迎接去了。接三前要到冥衣铺按一定尺码、款式、质量糊一份车马、箱子;接三之日,要举行奏吹鼓乐,迎亲朋吊唁,焚化纸糊车马等活动。
送 库
"送库",是指给亡人祈建的道场圆满时,由丧属捧着给佛的黄表(荐亡文书)到指定的广场去焚化事先彩纸糊的楼库及其他纸活冥器。这时请和尚诵经--"禅经诵库",是必不可少的。成 主
"成主",也叫点主、题主,是封建家族族谱后续仪程。此举多为仕宦之家所为。仕宦之家死了长辈,为了续上族谱,确立死者在宗庙的地位,在"发引"之前,择吉为死者在宗庙立个木头做的牌位(也叫"神主"、"木主")。牌位上书:"显考某公讳某某府君之位","位"字上边的一点须用朱笔点上一红点,叫做成主,也叫点主。 点主一般由死者生前友好来做,一般人家是请和尚点主,仕宦之家或富豪则请社会各流点主,前清遗老常给人家点主,如清末科状元刘春炎黄陵园霖就曾给吴佩孚和上海大资本家、犹太人哈同点过主,徐世昌给袁世凯点过主。但不能请法官点主,因为他常用笔勾决犯人。点主时要举行仪程繁琐的点主仪式。
发 引
"发引",俗称出殡,即将灵棺从家里或庙堂抬到坟地去埋葬。经过辞灵、出堂起杠摔盆、扬纸钞、排出殡行列、下殡、葬后收尾等一整套仪程琐礼,方"入土为安"。
烧 伞
"烧伞"。迷信传说,亡人到"五七"(三十五天)时,在阴曹地府要过五殿阎君一关。五殿阎君是包公(包文正)转来的,他一生无女,很喜爱女儿和花朵,因此,如果亡人能用插上花朵的伞盖遮住身子,让包公误以为是少女,不加盘查,就可以顺利过关。所以,丧家照例由姑奶奶(已出门子的女儿)出钱给糊一把伞,并插上五朵石榴花,送到坟地焚化,叫"烧伞"。
烧船桥
"烧船桥"。人死六十天,叫"旮(音灰)河"之期,迷信传说亡人这天要在阴间过河,所以家属要糊船一只,金桥、银桥各一座,通过僧、道诵经"加持"后,予以焚化,亡人就可以乘法船,过金桥、银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彼岸了。人们把这一举动叫"烧船桥"。 旧历六月初六本不为节,因时值盛暑物医霉烂损坏,因此,老北京上至皇室,下至黎民都有晾晒、洗浴活动的习惯。
一百天
"一百天"。旧时,死人一百天是个大祭,完成百天大祭仪式以后,孝属们就可以脱去重孝(白孝袍)换成灰色的衣服,也可以剃头了。 富户办一百天也像"送库"那样,门前置大鼓锣架,设乐、挂白、兰两色彩子,或搭素花牌楼。院内搭大棚,设祭堂,悬影,摆供,请僧、道诵经办道场;糊楼库、墩箱、金山、银山,绸缎尺头等纸活等。有请亲友的,也有只念经送库,不请亲友的。请亲友,席面一般也是从简。一般户办百天,只是在家设奠,近亲来祭,也只是烧几个装有冥银的"包裹"了事。
办周年
"办周年"。旧时北京人给死人办周年办"单",不办"双"。父、母死后一年叫"小祥",可办一周年,也叫追祭。父、母死后二年叫"大祥",没有办二周年的。少数有办三周年的,以后则不再办,极个别的富户有办十周年的。 桃峰陵园 办周年也是旧时对亡人的一种凭吊形式。周年之日,门外置大鼓锣,设乐。院内搭席棚,设酒席招待来祭亲友。正厅设祭堂,堂上悬影设位。富户多用番、道、禅三台经,做永日功德。并备冥楼一座库两座,杠箱四只,其它纸活冥器不限。当天到晚间六时左右送库结束。
什么是做道场?
做道场,是丧家办丧事时举行的一种超度亡灵的法会,一般请僧道做法
事念经拜佛超度亡灵。旧俗死了人,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请道士做道场,超度 亡魂。做道场不仅限于家中死了人,过去人家凡遇不测之祸,就认为有鬼怪作 怪,往往请道士做道场以驱鬼。一些大型的宗教活动,如中元、请醮、东岳
会、城隍会、龙王会等也有做道场仪式。旧时绍兴民间,办丧事、还心愿、祛 灾祛鬼祛病,都有做道场的,场面大小不一,最小的是2人做,大的则有64 人,加上法器和布置,场面很大。《水浒传》第六十回:“一日,请到一僧,法 名大圆,乃是北京大名府在城龙华寺僧人,只为游方来到济宁,经过梁山泊,
就请在寨内做道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第二日,急急去寻请僧道做 道场,一来追荐毛烈,二来超度这个高公。”
从事死人后做道场是什么教
在道教 叫“做道场”。
在佛教 叫“做法事”,也可以叫“水路道场”,有时也简称“道场”。
道教
阿弥陀佛!!!如果是做《水路道场》可以肯定是佛教!!以作功德无量之意!如果开坛做法踏八卦!!即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