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具体流程?
办理丧事一般程序
一、开据死亡证明:九里山公墓
正常死亡的遗体凭医疗卫生部门所出据的“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五保户或故于家中的老人可凭居委会、村委会出据的死亡证明,到就近的医院换取医疗机构出据的死亡证明。
非正常死亡者或无名尸,凭区县公安、司法部门出据的死亡证明办理火化手续。
二、联系丧事业务点:
家属来人或打电话请与殡仪服务中心联系,确定丧事的时间,选定殡仪馆,预定殡仪车、告别室等事宜。
三、接送遗体:
办理丧事当天,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时间、地点等候殡仪车,同时携带好死亡证明。
四、在殡仪馆:
举行告别仪式,火化遗体后,挑选骨灰盒,最后交纳丧葬费用。如若当日取走骨灰需提前声明。
包括:骨灰堂、壁式安葬、骨灰深葬、骨灰林、墓地、骨灰撒海
六、祭奠事项:
每年清明前后是传统的祭奠时节。其他时间如春节、鬼节以及死者生日、逝世周年等等都可以祭奠。
为什么杭州开消炎药需要处方?为何杭州禁止放烟花爆竹?为何杭州做丧事不打爆竹?为何杭州小偷如此之多?为何杭州警察和保安如此之多?为何在杭州晚上上街12点钟以后要查身份证?
阿莫西林就是抗生素是不能随便用的,所以是处方药。据了解,春节期间,绝大多数杭州市民能够自觉遵守杭州市政府的相关规定,做到了文明燃放或不放烟花爆竹。但是在1日到3日禁放期间,城市上空仍有零星的烟花爆竹声。据杭州公安消防局统计:1月30日大年三十上午8时至2月4日大年初五上午8时,杭州市区共接警187起,其中火警142起,由燃放烟花爆竹不慎引起的火灾18起,与上年同比火灾明显减少。,结婚放代表吉利,喜庆.死人放代表对死人的一种尊敬,好让他们安好。不是杭州的小偷特别多,杭州的治安是全国最好的,但是由于杭州的人流量特别大,所以看起来小偷多。杭州治安不好,中国没治安好的地方了。。。。后面的不知道了
地方政府和人大有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你尊照去做就行了。
因为防止污染和安全
前面一个不知道 杭州旅游城市 不准烟花爆竹正常 都禁止烟花爆竹了 丧事还打爆竹 找事呢? 小偷多.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小偷多保安 警察就多了
办丧事要几天
一般逢单出殡。
1,3,7,不过没逢5出殡的。出殡结束即意味着办丧事结束。
凶死一般一天就出殡,最常见的是3天出殡或7天出殡。
夏天天热,放不得,3天出殡。
冬天天冷7天也可以,一般情况是办老人的喜丧。(喜丧就是老人年龄大了,属自然死亡的)
一般是办到头7才算告一阶段!
三天
3天吧
还能更久噢
一般三天
杭州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业务办理依据是什么
、政策依据
1.《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杭政[2013]104号)和《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主城区实施细则》(杭政办[2014]4号);
2.《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社发[2013]244号)、《转发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杭人社发[2014]100号);
3.《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杭州市区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管理办法》(杭劳社就[2009]215号)。
杭州人办丧事有什么讲究
逝者安息。关于丧葬的习俗在全国各地都会有什么样的讲究。
如果你想要了解杭州丧葬习俗有什么讲究,那么看本文一定就没有错了。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杭州文化,看看其中的丧葬习俗有什么不同。
送终
杭俗:当病人弥留之际,应力求全家人全体赶齐“送终”,诸如子女、兄弟姐妹远在异乡,怕赶不上,家里人总要想方设法,让病人喝参汤“吊命”。在外的亲人闻讯后,心急如火, 日夜兼程,尽可能赶回家“送终”。当病人喘大气,快要断天山陵园气时,“送终”的亲人抓紧为垂死者洗手脚、揩脸面,并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寿衣给他(她)换上。
报丧
长辈逝世后,即遣族人或近邻向亲友家报丧,杭人俗称“报死讯”。报丧时,不论天晴天雨,报丧者都要用右手倒挟一把雨伞,俗称“倒挟报死伞”。这个特殊的标志,使他一路得以方便,其他人不会路上同他罗嗦。
报丧者到了目的地不能进屋,雨伞要伞柄朝下,放在门外。亲友一看来者的这般举动,就知道是来报死讯。如亲友不在本地,丧家则写信报丧,报丧信,信口须用火烧焦,俗称“焦口信”,或不封信口,俗称“开口信”。
七七追荐
杭俗人死须做七(每逢7天祭祀1次)以怀念死者。“头七”须第六日上,俗称“敲头六儿”。头七由儿子请和尚鼓吹敲打为亡父(母)诵经拜忏。“四七”,多由亲戚送。“五七”,最为隆重,亲人应到齐。杭俗前一日晚,在门口设望乡台,即用门板搭台,摆供桌椅,椅上披死者衣衫,上罩伞一把。说是到了五七,死者要回来探望家乡亲友。“六七”须女儿做,“七七”又称“断七”。杭俗一般人家只做七个七。
厝柩
旧时杭俗通行“厝柩”,就是将死者棺木停放一至三年后才下葬。清末城区厝柩之所,清波门外有叠叠山庄,钱塘门外有迎晖山庄,民国时以凤山门的南山会馆,专门停放灵柩。
其他,杭城有不少同乡会馆,亦专门为各地外乡人客死杭州而厝柩的,以便外乡人扶柩归葬家乡。郊区农村都将死者棺木,停放在自己菜地竹园或山上,简单的盖以茅草、稻草,讲究的四周砌以砖墙,盖以灰瓦,好似小房屋一座。天长日久,日晒雨淋,污水四溢,极不卫生。此俗民国时即有法令制止,但令行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