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慈禧葬礼出殡场景 慈禧墓葬陵寝叫什么
慈禧太后的菩陀峪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西北部马兰峪的昌瑞山,距离北京125公里,是清朝三大陵园中最大的一座。共有帝陵5座,为世祖顺治孝陵、圣祖康熙景陵、高宗乾隆裕陵、文宗咸丰定陵、穆宗同治惠陵,慈禧太后的菩陀峪东陵也建在此。
1928年夏,流氓军阀孙殿英在河北省遵化县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盗陵 窃宝案。所盗的两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东
慈禧不葬在咸丰陵墓,为何葬在东陵
帝、后本来就不是合葬的,要分开葬。其实东陵很大,只是因为慈禧陵(菩陀峪定东陵)名气大,后来说起东陵人们约定俗成的就以为是慈禧陵。其实咸丰也是葬在东陵范围内的,只是取名叫定陵。
咸丰的两个皇后慈禧和慈安都是葬在葬在自己陵墓旁边的,也就是定陵东二里多的地方。慈禧陵从选址到建成,根本没有避讳咸丰或者隐喻称帝的意思,单纯的很。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是东大西小,以东为贵的。皇帝册封的太子成为东宫太子,皇帝正宫皇后所居是东宫。慈安是咸丰帝的正宫皇后,所以成为东太后,慈禧虽然权力、势力都比慈安大许多,却始终没有正宫太后的名分。那么,她在死后葬在了东边的陵寝里,是不是她要在死后找回之前所没有得到的正宫地位呢?有传说讲,本来安排的就是东太后慈安葬在东边,西太后慈禧葬在西边,但是慈禧对这种安排十分不甘心。她一定要获得东边的陵寝,就使计与慈安太后打赌,两人下棋决胜负,胜者可以入葬东边的陵墓,慈安太后不明用意,也没有在意,就答应了她的要求。慈禧就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夺得东边的风水宝地,当然为棋局做了多重准备,志在必得,理所当然地赢得了棋局。慈安本来就柔顺而有信用,就把东边的陵寝让给了慈禧,慈禧终于能够得偿所愿。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慈禧根本不管什么名分,强而行之。在慈安死后,她大权独揽,根本没有什么人能够与之抗衡,她强制下令要把慈安下葬在西边,朝中虽然有人谏诤,却根本无济于事,她就这样硬是把东边的陵寝抢了过来。不管用计还是用抢,慈禧一定要在死后得到唯我独尊的地位,身为西太后而获得东边的尊崇。
可是事实上,这些说法只能是传说。在丧葬之事被看得无比重要的中国古代社会,这种自行改变下葬位置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就算慈禧可以飞扬跋扈独断专权,她却不能不顾及祖宗所留下来的法度。再怎样大权独揽,她也仍然是爱新觉罗家的媳妇儿,关于丧葬陵寝这样的大事,任何人都不能违背祖训,甚至皇帝本人也不能例外。慈安、慈禧都是咸丰的后妃,她们是陪葬在咸丰陵墓旁边的,二者的陵都在咸丰陵的东边。而慈安太后是咸丰帝的正宫皇后,她的陵寝就要更接近咸丰帝,所以在西边;慈禧是皇妃,无论怎样都不能逾越皇后的位置,只能离咸丰帝稍远,葬在慈安陵之东。所以,才会出现西太后葬在东边这样的事情。
慈禧葬在东边,并没有获得东边的尊贵地位,而是不得不屈就于慈安之侧,离咸丰帝更远一些。获得皇帝的百般宠幸,控制中国达半个世纪,她却不能决定自己死后的位置,仍然要走进她不得不进入的陵寝中。她当然不会甘心,不能改变位置,却能改变建筑和陪葬品,于是慈禧在死之前下令重建了自己的陵墓,使得慈禧陵成为了清陵中最为精美豪华的陵墓,陪葬品更是占尽了大清国的奇珍异宝。不知道她在入葬的时候,会不会仍存有遗憾,但是她一定不会料到,自己豪华的陵墓,使得自己并没有安枕几年,就被迫重见天日了。
咸丰很早就死了。慈禧死了不可能挖开咸丰的墓,把慈禧葬进去。但是慈禧的墓就在咸丰陵墓的附近,是属于咸陵墓的附属部分,其实也是算葬在一起了。
清东陵,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西北部马兰峪的昌瑞山,距离北京125公里、天津150公里,是清朝三大陵园中最大的一座。共有帝陵5座,为世祖顺治孝陵、圣祖康熙景陵、高宗乾隆裕陵、文宗咸丰定陵、穆宗同治惠陵。此外,孝庄皇后昭西陵、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东陵及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也建在此。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东陵是咸丰定陵的附属部分。
慈禧是在咸丰皇帝死40多年后才死的,咸丰的陵墓在清东陵,叫定陵。皇家默认的规矩就是不能以卑动尊,就是皇帝先死入土的皇后后死的 ,皇后就不能挖开皇帝的坟墓再进去,但是如果皇后先死的,皇帝后死的就可以挖开葬在一起。跟咸丰合葬在一起的是他的嫡福晋萨克达氏比如乾隆的妈妈就是熹妃娘娘就是葬在雍正泰陵的旁边,叫泰东陵! 慈禧和慈安都葬在了咸丰的旁边,叫定东陵。皇陵的陵寝是有神道的,说白了就是有一条路,就好像死人也可以自由行走的意思,定陵和定东陵的神道相连接,说明他们可以走到一起!算是合葬的意思!
咸丰很早就死了。慈禧死了不可能挖开咸丰的墓,把慈禧葬进去。但是慈禧的墓就在咸丰陵墓的附近,是属于咸陵墓的附属部分,其实也是算葬在一起了。
慈禧虽然活着没有称帝,却想在死去的时候享受帝王的待遇,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同时也可能有一点点不愿和咸丰地下对面的想法。
慈禧太后在什么时候死的,死时葬在哪里,有哪些陪葬品
1908年,光绪帝崩逝后,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崩逝,葬于定东陵,上谥。谥曰: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简称即“孝钦显皇后”,谥号长度超过清朝开国皇后及孝德、孝贞两位正宫,为清代及中国历代皇后之最。
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
慈禧陵中被遗弃的被子上缀有6000粒珍珠,乾隆墓中搬不走的石雕令人叹为观止——她不是皇帝,却把两代帝王玩弄于股掌之中;她只是个女人,却让凤高高地飞翔于龙之上;她的陵墓超越了她的丈夫,是清东陵中最精美的。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种精美令她死后陵墓被盗、灵魂不得安宁。她就是统治中国近60年,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
陪葬品价值白银亿两
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太监,慈禧死后往棺内葬宝时,他也是参与者之一。李莲英和侄子合写的《爱月轩笔记》中,详细记载了慈禧随葬品的种类、数量、位置以及价值等。
在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镶有大小珍珠12604粒、宝石85块、白玉203块。锦褥之上铺着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丝褥上铺珍珠2400粒。
盖在慈禧尸身上的是一条织金陀罗尼经被,被子用明黄缎捻金织成,织有陀罗尼经文2.5万字。经被上还缀有820粒珍珠,盗墓者拆走珍珠后,就将这条价值连城的经被弃之于地,1979年清理地宫时才被发现。经被之上还覆有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被子,也是无价之宝。
入殓时的慈禧头戴镶嵌珍珠宝石的凤冠,冠上一颗珍珠重4两,大如鸡蛋,当时就值白银1000多万两,凤冠价值则可想而知;口内含夜明珠一粒,据传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脖颈上有朝珠3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为红宝石的;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
在其身旁,还陪葬着金、玉佛像,以及各种宝玉石、珊瑚等。据说,当宝物殓葬完毕后,送葬的人发现棺内还有孔隙,就又倒进了4升珍珠和2200块红、蓝、祖母绿宝石。光这些“填空”的珠宝,就价值223万两白银。
被盗珍宝下落不明
据说,慈禧棺内最珍贵的陪葬品要属用白玉雕成、号称可以“烟云流动”的九玲珑宝塔了。传说慈禧棺内还有4个翡翠西瓜,两个白皮黄籽粉瓤,两个绿皮白籽黄瓤,价值600万两白银。据悉,慈禧陵中被盗的珍宝或被孙殿英等人用来行贿,或被变卖,或遭毁坏,甚至被走私到国外,绝大多数至今下落不明。据传,为了逃脱罪责,孙殿英曾把慈禧口中所含的夜明珠送给宋美龄。而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一棵翡翠白菜,是其镇馆之宝,很可能就是慈禧陵中流失之物。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被盗珍宝到底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了。
1928年,驻在河北遵化清东陵附近的国民革命军第12军军长孙殿英打上了东陵的主意,并派师长潭温江去查明情况。
炸开地宫大门后顺利进入慈禧陵
经过一番周折,盗墓的士兵找到了慈禧地宫的入口。从明楼下进入古洞门,过道尽头是一道浇铸了钢筋的墙壁,地宫入口就在这道“金刚墙”下。
从7月4日至7月10日,炮声不断从东陵传出,当地百姓以为是在打仗,谁也不敢出门。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两座陵墓已经被炸开。
进入慈禧地宫中的盗墓士兵没有想到,走进主墓室竟非常顺利,没费什么事就见到了棺椁与陪葬珍宝。慈禧的主墓室是一个完全由汉白玉石铺砌的石室,正中是一座汉白玉石台,也就是“宝床”。在石台上面,停放着一具巨大的棺椁,这就是慈禧太后的梓宫。两侧的两座石墩上,则放着记录慈禧谥号的香宝、香册。
棺盖揭开霞光满棺慈禧太后面貌如生
盗墓者是怎样打开慈禧棺椁的呢?这曾经是一个谜。直到多年以后,一本叫《世载堂杂忆》的书披露了一名据称曾参与盗陵的连长的回忆,这个谜才被解开。
据这名连长叙述,为撬开慈禧的内棺,光芒四射的金漆外椁竟被匪兵刀砍斧劈得七零八落。匪兵们把砍碎的木头搬开后,就现出了一具红漆内棺。由于怕刀斧损伤棺内的宝物,当官的就命匪兵小心谨慎地用刀撬开内棺。
“当时,将棺盖揭开,只见霞光满棺,兵士每人执一大电筒,光为之夺,众皆骇异。俯视棺中,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长白毛寸余……珠宝堆积棺中无算,大者由官长取去,小者由各兵士阴纳衣袋中。于是司令长官下令,卸去龙袍,将贴身珠宝搜索一空。”
慈禧的陵寝建筑堪称金木石三绝
慈禧的陵寝是清东陵建筑群中最精美的一座,可称得上是金、木、石三绝。
“金绝”:据《清史》记载,仅三大殿所用的叶子金就达4592两以上,殿内外彩绘2400多条金龙,64根柱上都缠绕着半立体铜鎏金盘龙,墙壁上的五蝠捧寿、万字不到头图案等也全都筛扫黄金。这货真价实的金碧辉煌虽经盗墓者洗劫,但如今依然可见“金绝”的豪华残迹与碎片。
“木绝”:是说三大殿的梁、枋都是用木中上品———黄花梨木制成。这种木质坚硬、纹理细密的木材现在已濒临绝种,其价值称得上是寸木寸金。而慈禧的棺椁更是用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
“石绝”:是指慈禧陵寝的石料一律采用上好的汉白玉,石雕图案更是绝中之绝。隆恩殿的汉白玉石栏板上,都用浮雕技法刻成前飞“凤”、后追“龙”图案。76根望柱柱头全部雕刻着翔凤,凤的下面是雕在柱身里、外侧的两条龙,形成独一无二的“一凤压两龙”造型,寓意着慈禧生前的无上权力。而殿前的凤龙丹陛石雕刻更是石雕中的珍品。
慈禧太后死于1908年11月15日(农历十月廿二日),葬于普陀峪定东陵。
慈禧太后棺材内的陪葬品极多,棺内底部铺金丝织宝珠锦褥,厚七寸,下面缀大小珍珠一万多粒,红光宝石八十五块,白玉两百多块,锦褥上有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铺五分重的珍珠二千四百粒。慈禧太后尸体上盖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明黄缎底,捻金织成,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二万五千字,缀有八百多粒珍珠。头上的凤冠由无数珍珠宝石嵌成,其中仅一颗珍珠就价值白银约一千万两。
慈禧太后尸体周围的大件珍宝有:玲珑宝塔、翠玉佛、翡翠西瓜、蝈蝈白菜、红蓝宝石、祖母绿宝石、玉石、红珊瑚树、墨玉荸芥等,数量不计其数,均去向不明。慈禧太后的口中含有一颗夜明珠,分开时是两块透明无光的珍珠,合拢时就是一个圆珠,能射出一道绿色寒光,夜晚百步之内可以照见人头,十分清晰。
慈禧太后死后葬在哪
清东陵
北京东郊十三陵
西太后慈禧生前居住在紫禁城西六宫的储秀宫、长春宫;死后都葬在了河北省遵化县的清东陵,她的陵墓叫定东陵.
慈禧太后死后葬在清定陵东陵(清定陵西陵为慈安太后)
清定东陵
慈禧太后死后葬在清东陵之中的定东陵
定东陵在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裕妃园寝西侧,是清文宗咸丰的孝贞慈安皇后和孝钦慈禧皇后的陵寝
在清朝只有咸丰朝是两座皇后陵,在清代仅此一例, 定东陵中等级最高的皇后陵.和其他皇后陵相比多了碑楼和下马牌,慈安陵名普祥峪定东陵,慈禧陵名普陀峪定东陵.
慈禧死后为什么那么长时间才下葬
我认为光绪先下葬的原因
1光绪死的太突然。都说光绪的死是个迷,有人说是被慈禧杀害的,有人说是被袁世凯害的,但是历史上说是得了重病而死,可是前几天还好好的人,怎么说死就死啊?(难道是心梗??)所以由于死得太突然了,墓地可能不会准备的太好。再说由于他也不是咸丰帝的亲子,也就不是正中血缘帝王,而是慈禧册封的,又有慈禧把持朝政,皇帝无权无势,在那种国家的权力中心他就可以说是一个“无用之人”,那么就不会有人尊重他,在李莲英的侄子写的一本书里说慈禧在逃亡路中对光绪是很刻薄的,就连睡觉的被子都没有。从中可看出光绪的凄惨人生,所以他和慈禧死后(考虑当时社会环境),人人都担心自己的利益,还有谁会在意一个无用的死人呢?
2慈禧在活着的时候很早就开始弄自己的墓了,什么好东西都往里放,而且清王朝在他手里也确实延续了近50年寿命,所以不管是出于被她的余威所震慑还是出于对他的感激,慈禧的墓都是当时经过不少人费了心思的。
尸体不腐烂是因为慈禧嘴里有一个夜明珠,(也是听说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夜明珠尸体不腐烂)
这一点在中央电视台的“东陵大盗案”还有“百家讲坛”都有提到。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慈禧的坟墓为什么与乾隆安葬在一起
清朝有两大皇帝陵寝所在地,一个是清西陵,在河北保定易县。一个是清东陵在河北唐山遵化市。慈禧的陵墓只是和乾隆在一处安葬地,并潮白陵园没有合葬。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乾隆,清高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军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扩展资料:
大清皇陵,清入关以后,十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市和易县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由于两个陵园各距北京市区东、西一百里,故称“清东陵”和“清西陵”。
2000年11月,清西陵与清东陵一起,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慈禧搜狗百科-乾隆
清朝有两大皇帝陵寝所在地,一个是清西陵,在河北保定易县。一个是清东陵在河北唐山遵化市。慈禧的陵墓只是和乾隆在一处安葬地,并没有合葬。
很大一批被外商买走! 也有一部分被用做行贿流落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