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主办完丧事后对单位同事的叩谢短信怎么写
孝家感谢信
尊敬的领导、同事、亲朋好友: 家父(母)** 于* 年* 月* 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享年*岁。 家* 生病期间,有幸得到您的探望、关心和帮助。家*去世后,您又不辞辛苦前来吊唁、慰问、帮助治丧,使我们的悲痛之情得到极大缓解,使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在去世后,您又不辞辛苦前来吊唁、慰问、帮助治丧,使我们的悲痛之情得到极大缓解,使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在此,我们全家人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孝子:***
孝女:***
孝媳:***
孝婿:***
孝孙:***
孝外孙:***
敬上 * 年* 月*
扩展资料
丧事送礼包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亲人去世后,主人家一般都会派专人去给亲友报丧,白事礼包一般就是在使者报丧的时候送出去,让使者代收,这个使者往往也是兼任司礼人员,收到礼包后会登记在人情簿,然后回礼。
对于一些亲友去世,有的人可能由于关系比较特殊,还要给逝者送花圈或是挽联,一般也是交代主人家代办了,在使者报丧的时候一并把这个代办款交给使者,注意,要交待清楚代物款和礼包数目,避免使者弄混出丑。代物款不需要进礼包。
值此(家严、家慈)发丧之际,承蒙您不辞辛苦、鼎力相助,本人不胜感激,在此谨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叩拜!
丧事十二拜怎么行礼
丧事12拜即为12叩
一、入场先作揖打躬,跪地四叩首、起身作揖打躬,直行(路径长的话,走步时可以作揖打躬)至祭台前作揖打躬。
二、分次接过台案上的三炷香自左低起上扬传递至右,作揖打躬,直跪下以后接酒。(接酒是高接低传,意为祭奠亡灵)
三、三盅酒递完,四叩首、起身作揖打躬,回身至入场地点,作揖打躬,跪地哭拜三声,四叩首、起身打躬作揖。
四、礼毕。退场时事主家还会给你叩首道谢,假如事主陪客以你的长辈为主,这时还要回叩首表示尊重。礼节虽然繁琐,只要掌握规律也好操作,记住行步必有作揖,叩首位置和数目不错就行。
扩展资料——丧事
丧事是汉语成语,拼音sāng shì,指人死后殓葬、哀悼等事情。新中国成立前,丧事烦琐,讲究封建礼仪。主要过程为:送终——长辈绝气前,晚辈守在身旁,直到咽气,谓之“送终”。更—— 死者在弥留之际,脱下旧衣,更换寿衣,用白线扎腿,根数与卒年龄相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丧事
据所知 好像不是十二拜 而是二十四拜
二十四拜是最烦琐的一种奠礼,只有那种“贵而不哀”或“哀而不痛”的吊客行此礼。乐队奏《孔明吊周瑜》曲牌,吊客有节奏地行礼。设想灵棚内分前、中、后三排,吊客从后排右角上,一揖四叩首,起来一揖;再进到中排左边一揖三叩首,起来一揖;再进到前排右边一揖四叩首,起来一揖;转身到前排左边一揖三叩首,起来一揖;向后退到中排中间一揖跪下,由两边司礼左递中奠右传酒、香祭物;然后举哀;司礼高喊“孝子谢客!”吊客接着三叩首,起来一揖;再转身到中排右边一揖三叩首,起来一揖;再退至后排左边一揖四叩首,起来一揖,礼成。整个奠礼为“前七、后八、中九叩首”。
丧事12拜即为12叩
一、入场先作揖打躬,跪地四叩首、起身作揖打躬,直行(路径长的话,走步时可以作揖打躬)至祭台前作揖打躬。
二、分次接过台案上的三炷香自左低起上扬传递至右,作揖打躬,直跪下以后接酒。(接酒是高接低传,意为祭奠亡灵)
三、三盅酒递完,四叩首、起身作揖打躬,回身至入场地点,作揖打躬,跪地哭拜三声,四叩首、起身打躬作揖。
四、礼毕。退场时事主家还会给你叩首道谢,假如事主陪客以你的长辈为主,这时还要回叩首表示尊重。礼节虽然繁琐,只要掌握规律也好操作,记住行步必有作揖,叩首位置和数目不错就行。
丧事有哪些礼节?
一、投诉(报丧):家里亡故了老人,主事人请事户族长辈协同料理几日发殡。夏秋一至三日,冬春三至七日都可。如有子女在远方需候,在夏天也不能超过五天。孝子出门报诉,身着孝服,手执丧棒,有一熟悉亡者亲属的人领着前去报诉,孝子每到一家侧跪门边,等被请的人见面,孝子叩头后再离开。绝对不能进家门。
二、超荐。(做道场、行大礼),道场分僧人道场、阴阳道场两种。僧、阴阳道场可在同一灵场堂念诵,但须僧念道停,轮换开进行,僧人超荐不破土、不上坟,送葬素斋素食不收报酬,但不是佛门子弟不去念经。阴阳道场有随堂食、三报食、铁罐食三种形式。凡家族少、儿孙少、家庭贫寒者多举行随堂食吊丧形式;家庭经济较富裕,亡人生前积恩布德、生财有道、勤俭持家好,众人尊敬的人家多举行三报食(报大地、报祖先、报父母养育恩)的吊丧道场;极少数家庭经济殷富。房舍数院、田地数顷,亡人生前为官清廉、威望高,年已过“寿喜”(七十岁)众人尊敬,后辈儿孙又在官场为官的,老人殁后儿孙为亡者“铁罐食”场面雄伟热闹,(有三个高贡,五个道士组成的念经道场)吹、念、纸活、挽联、出丧都十分讲究。
三、香蜡。灵堂要点香,日夜不停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5646239,绝对不能断了香火,蜡烛也一个道理。每天吃饭时间要先敬逝者,把饭盛好放于灵前桌上,筷子要竖插,不能横放。
四、卧草(跪草)。老人去世后,亡灵停放灵堂内,吊丧期间家庭妇女(妻、儿媳、出嫁女儿)跪于灵前门外两侧麦草上致哀,有吊丧者一来即大哭不止,哭声时断时续,直至客走为止。夜间有儿子守灵。
五、移灵。移灵过程中,亲属哭泣切忌泪水掉在逝者脸上,移灵过程中打伞挡住头部。
六、烧轿。出门的头天夜里23点至1点(子时),将逝者衣物、纸糊的童男童女、聚宝盆、摇钱树、现代人还加了电器等,在外边烧掉,意思是送行、探路。
七、出殡不能走回头路,去和回要选不同的路线。
八、出殡时孝子执白幡,隔一段时间面向帮忙者跪下谢恩。
九、入土后,不能哭(入土为安),要围绕墓地转三圈。
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不断减化,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且流传至今,家家躲不开,离不了。丧葬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就目前情况看, 丧葬习俗懂的人不多,但是,做白事司仪行当的人却不少。
最佳答案 - 由提问者2007-05-03 14:14:40选出
一、投诉(报丧):家里亡故了老人,主事人请事户族长辈协同料理几日发殡。夏秋一至三日,冬春三至七日都可。如有子女在远方需候,在夏天也不能超过五天。孝子出门报诉,身着孝服,手执丧棒,有一熟悉亡者亲属的人领着前去报诉,孝子每到一家侧跪门边,等被请的人见面,孝子叩头后再离开。绝对不能进家门。
二、超荐。(做道场、行大礼),道场分僧人道场、阴阳道场两种。僧、阴阳道场可在同一灵场堂念诵,但须僧念道停,轮换开进行,僧人超荐不破土、不上坟,送葬素斋素食不收报酬,但不是佛门子弟不去念经。阴阳道场有随堂食、三报食、铁罐食三种形式。凡家族少、儿孙少、家庭贫寒者多举行随堂食吊丧形式;家庭经济较富裕,亡人生前积恩布德、生财有道、勤俭持家好,众人尊敬的人家多举行三报食(报大地、报祖先、报父母养育恩)的吊丧道场;极少数家庭经济殷富。房舍数院、田地数顷,亡人生前为官清廉、威望高,年已过“寿喜”(七十岁)众人尊敬,后辈儿孙又在官场为官的,老人殁后儿孙为亡者“铁罐食”场面雄伟热闹,(有三个高贡,五个道士组成的念经道场)吹、念、纸活、挽联、出丧都十分讲究。
三、香蜡。灵堂要点香,日夜不停,绝对不能断了香火,蜡烛也一个道理。每天吃饭时间要先敬逝者,把饭盛好放于灵前桌上,筷子要竖插,不能横放。
四、卧草(跪草)。老人去世后,亡灵停放灵堂内,吊丧期间家庭妇女(妻、儿媳、出嫁女儿)跪于灵前门外两侧麦草上致哀,有吊丧者一来即大哭不止,哭声时断时续,直至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32643361客走为止。夜间有儿子守灵。
五、移灵。移灵过程中,亲属哭泣切忌泪水掉在逝者脸上,移灵过程中打伞挡住头部。
六、烧轿。出门的头天夜里23点至1点(子时),将逝者衣物、纸糊的童男童女、聚宝盆、摇钱树、现代人还加了电器等,在外边烧掉,意思是送行、探路。
七、出殡不能走回头路,去和回要选不同的路线。
八、出殡时孝子执白幡,隔一段时间面向帮忙者跪下谢恩。
九、入土后,不能哭(入土为安),要围绕墓地转三圈。
首先当然是叫近亲相聚议事,放消息出去并邀死者亲属回来,放鞭zhidao炮~小辈床前烧香~晚上给死者沐浴更衣,手持寿衣呼叫死者名字三遍(即招魂),然回后入殓~将棺材至于房子梁下(头部不得超过横梁),接受亲属答参拜并回礼~下葬~
丧事之“行礼”,又称“文公家礼”,相传起源于周朝。现在岳阳、长沙等地都有行礼这一个风俗。
古有三礼之说,故“行礼”的孝堂又被称为“三礼堂”,其含义是:生之以礼,食之以礼,祭之以礼.。
一:如泣如诉、悲痛万分的家礼
在行礼前,由孝子跪接众礼生。排场大的孝家请八个礼生,排场稍微小一点的的则请六个礼生,分为上中下三案进行行礼。
首先由孝家摆好满桌祭菜,然后是行昭告礼:即向祖先禀告父或母亡故的噩耗。
接着是成服礼。由众礼生授予孝子缠满白纸的绳子做成的笼冠、麻衣、稻草做的腰带、打上白布的鞋子。然后众礼生齐歌:去汝玄冠,授汝素冠。彩服变为齐衰,朱履化作芒鞋。执杖于手,系絰于腰。五内惨烈,其何以堪。自今伊始,于礼成服。守孝三年,用报劬劳。
再接着是省视满桌祭菜、存陈礼(追忆亡者的生前生活场景。)灌献、脂膏、迎神、浣洗上香,后面是三献礼。
在三献礼中,众礼生吟诵的歌章主要摘自《诗经》。
在礼生吟歌时,有乐师用胡琴演奏《梅花三弄》、《北山调》、《杨姐梳妆》或者《朝礼》的小乐,胡琴扯得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孝子为追思父或母所准备的《痛词》,往往是由孝家本姓的礼生宣读,读得抑扬顿挫,哀转久绝。孝子此时往往会悲从中来,嚎啕大哭。一旁的人也会跟着流泪不止。
接着是侑食、孝媳妇奠茶、孝子进斟。
一般行完家礼只要三个小时,离天亮还有三个小时,这时一般会行绕棺礼。
二:奉劝世人、看破红尘的绕棺礼
由孝子手捧灵牌、其他主要亲属捧香跟着礼生们,围绕棺材而歌:内容一般是淡泊名利、看破红尘,劝化世人,由名人所撰写的诗歌。现摘录两文,以飨读者。
看破红尘的《康熙辞世歌》
淡泊名利的叹空歌
三: 寄托哀思、缅怀亡者的宾奠礼
一般是第一个晚上行完家礼和绕棺礼后,第二天晚上接着行其他亲属的宾奠礼。
这些亲属主要是亡者的媳妇、孙媳妇家,表兄弟,姨侄,外甥,女儿女婿,孙哗单糕竿蕹放革虱宫僵女孙婿,干侄。
丧事礼金封面怎么写
按照古代的书写习惯,一定要竖着写,才能保持传统的风格。这是汉民族的习俗,适用于全国大多数的地域。大多数都以旧式中文书写法来写,其要点如下:
1、竖写;
2、从右至左,左边第一行与纸面顶部空两个字开始写,“痛悼(哀悼)世伯(父亲)大人x x x先生千古”;
3、正中行纸面上下空格近乎相当写上,写上“永垂不朽(英灵永存或与天地长存等)”等敬语;4、末行从纸面底部估计空余两个字位置,写上“世侄(儿或世友)x x x敬挽。即可。
注意:从纸面看,三行是从右至左,右中左一行比一行位置低。
丧事礼金、丧事封包注意事项:
1、白事送礼数额要单数,不能封双数的礼包。单数表示不好的事情只此一回,如果是双数,则寓意祸不单行,就会得罪主人家了。很多人习惯送礼包就封个大额的整数了事,可能不经意间就得罪人。一般封丧事的礼包都带尾数,常用1做尾数,比如501、511等。
2、现在一些年轻人都没有写封包的习惯了,一般都是购买现成的商业封包直接送礼包,因此,一些年轻人就容易误用封包,尤其是一些不懂人情世故和礼节的人,抓到一个就用,一旦用错,很容易得罪人。白事封包不能用喜事的喜庆封包,市场上的那种现成封包,只能用大吉大利或是白事专用封包,千万不要用恭喜发财、双喜、贺等封包。
3、白事礼包一般不具名和致辞,把礼包送给相关司礼人员即可。有些人家亲友多,司礼登记往往忙不过来,那就很可能会漏记收礼,送礼往往讲究的是礼尚往来,如果你送礼了,主人家却没有登记,主人家可能会怪你,这样是付出了没好报,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具名,具体做法是:现成的白事专用封包不需要致辞,只在封包正面左下角具名“XXX敬”;那种无致辞的空白封包,则在正面顶部居中竖排写上“牛眠之敬”,在左下角具名即可。
4、办丧事的时候,主人家收到礼包时,很多地方的习俗是需要回礼的,也就是送一个小礼包给送礼者,这种礼包一般就是一块钱左右,象征着送礼者大吉利是。这种回赠礼包,送礼者是要收下的,不能拒收。
标题为“丧事礼单” 下面一行写姓名,礼金 再下面写“某某人” ,礼金多少 最后写某家全体致谢,右下写日期。
丧事礼金怎么写
丧事礼金可以用信封装好,然后用黑色的碳素笔,在白纸上写好,具体格式如下:
1、标题:吊唁礼单。
2、内容:某某某礼金若干元。
某某某花圈一个。
某某某帐子一个。
以此类推。
登记礼金的时候,具体格式如下:
1、标题:某某府丧事礼单。
2、吊唁人某某某:礼金若干元、花圈一个、帐子一个。
标题为“丧事礼单”
下面一行写姓名,礼金
再下面写“某某人” ,礼金多少
最后写某家全体致谢,右下写日期。
你匿提的“丧事”相关问题还不少吧?
丧事白包怎么写? 丧事念什么经? 丧事配什么曲乐? 丧事请柬怎么写?
干嘛要匿名提呢?说实话,你的问题我的另一个专业回答殡葬的朋友都能回答,但他通常不回答匿名问题和零分问题,你直接实名向他提问就可以了。
那个叫“礼洋”,一般写的时候比如张三给100,那就写张三,礼洋壹佰元
丧事礼金怎么送
一、丧事礼金随礼原则
原则一、根据民间说法单数比较好(比如100、300、500、700、900等等)当然,有些地方可能并无此忌讳,所以也不完全局限于此。
原则二、尾数加1(如101、301)寓意依依不舍的意思,表达对逝者的悼念之情
原则三、钱不再多,根据双方的关系和自身的经济情况来定。一般几百元就足矣。
二、丧事礼金如何封包
一般是用素色纸、白纸来封包,常用的是白色信封。
再者是,白包封面可写上“奠仪”二字。
当然,这习俗已流传多年,想要改变这种风俗是难如登天的,但是国人好面子的奢侈之风还是应当抑制的,丧事礼金的多少应依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中国人办丧事一般讲究单数,所以礼金一般是按着100 300 500,以此类推的。
送单不送双
看关系和地方风俗了 一般都是100 只是普通同事的话50也可以的
看关系和地方风俗了 一般都是100 只是普通同事的话50也可以的
蓝屏
丧事行九拜礼如何行
拜礼分九种:空首、稽首、顿首、吉拜、凶拜、振动、奇拜、褒拜、肃拜。这就是所谓九拜礼。
空首又称拜手,简言之又称拜。它的动作程序是先跪而拱手,再低头到手上,与心平衡。因为头不至地,所以叫空首。它是男子的常礼,通用于身份尊贵者对待卑微者。
拜本是空首的专称,推广用之,稽首、顿首、肃拜都统称拜。古书上常见拜手稽首,拜稽首,再拜稽首,都是先空首而后稽首。有说拜而后稽颡的,是先空首而后顿首;有说稽颡而后拜的,是先顿首而后空首;还有说稽颡而不拜的,是只顿首而不空首。
稽首重于空首,分两步进行:先跪拜、头至手,而拱手下至膝前地上,手仍不散;再慢慢伸头下至手前地上。
顿首即稽颡,叩颡,也单称颡。颡是额头。顿首也是先拜手,而后拱手至地,头急遽伸下,以额头叩地。它和稽首不同的是,稽首头至地时略有停留,动作舒缓而不显著;顿首则头快速叩地,动作明显。
吉拜是拜而后稽颡,与常拜、先拜手而后顿首相近,对凶拜为轻,所以虽是丧事之拜,而有吉拜之名。它施于非三年居丧时的宾祭嘉好之事,宾礼、嘉礼、吉礼多用吉拜。
凶拜是凶丧之拜,先稽颡而后拜,表示凶丧事重;常用于三年居丧期间的祭祀之拜。
振动即振恸,稽颡而后踊踊。也就是说,顿首拜毕起而踊跳,与哀乐节奏相应,表示十分震恐哀恸。这是丧礼祭祀中最重的礼节,只有臣对君才行此礼。
奇拜,奇读作“奇偶”之“奇”,即一拜。
褒拜是褒美之拜,指再拜以上拜数不一之拜.
肃拜是妇人的常拜礼,跪而微低其头,拱手向下,头虽低但不到手,手虽下但不至地。它较空首之礼为轻。
九拜礼都是跪拜,又都必须俯首,没有立身而拜的
这就是所谓的三叩九拜。 先拜一下··然后跪在地上磕头三次 ··然后再拜··再磕头三次··最后拜一次·磕头三次·礼完。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莲城纸工艺厂最新高档纸扎别墅天国仙庄,天国欧苑,逍遥仙庄,天国仙苑厂价大量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