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墓地推荐
北京墓地
 北京墓地 > 新闻频道 >

独立安葬,关于独立安葬有什么说法

发布时间: 2021-10-13 00:30 阅读量:   文章来源:采编 作者:京诚小编

下葬中的葬法有什么

  三)葬制
  指丧葬的规制。如单身葬或合葬,独立建坟或氏族、家族建墓地,丧葬的等级等。
  
  单身葬是最原始、最通行的规制之一。由于人是一个一个地死去。安葬时也只能一个一个地安葬,这是自然规律。但是后世由于种种原因,单身葬逐渐失去了它的位置。合葬是随着一夫一妻制的确立而出现的。它是指因婚姻关系,死者合葬在一起,如夫妻合葬、夫妻妾合葬。诗经中的《王风·大车》有“死则同穴”的诗句,说明春秋战国时代已有合葬。合葬的流行是在汉代,乐府诗《焦仲卿妻》有:“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的记述。
  
  夫妻共同生活,一般不会同时而亡,当一方死亡下葬时,就需要空出左或右的空位,以待日后合葬。黄土高原地区盛行合葬,夫妇中一人死去后先入坟,另一人去世后,将坟重新挖开,按男左女右位置并棺,棺上横搭一红布带,意为死后仍结同心。合葬反映了人们生前为夫妻,死后亦做夫妻的爱情观念,甚至生前未能成婚,死后也要合葬为夫妻。另一方面,合葬又体现了宗教思想及夫权观念。封建时代,妇女是没有独立的身份和地位的,妻妾只是丈夫的附属品。生是丈夫的人,死是丈夫的鬼。妻妾只有与丈夫合葬,才能最后确定家族、社会身份。
  
  家族墓地是我国持续久、影响大的墓地型制,在中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其特点一是对婚姻关系的接纳,墓地接受婚姻配偶入葬,并且多为合葬。二是按男性计算世系,排列墓次。相同辈分的死者坟墓排成一列,后代同辈的死者按左长右少的秩序依次排列,整个墓地墓向统一,墓式一致。家族墓地不仅是安葬死者的地方,而且是家族的财产,如同家庙、祠堂一样,神圣不可侵犯。如有侵犯必将引起纠纷,甚至械斗。
  
  (四)随葬品、冥器
  
  随葬品在传统葬礼中标志墓主的身份、地位。中国古代礼制对随葬品有所规定,随葬品要与死者生前身份、地位相应,超过了级别为“逾制”。随葬品的出现与人们的社会意识、宗教信仰相关,孝及灵魂不死观念的深入人心,使人们普遍存有厚待死者、希望死者在冥间生活得更好的意识,而随葬品正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历代厚葬死者之所以普遍也源于此。
  
  最早死者的随葬品多是生活用品,如粮食、工具、家畜家禽等。人们认为死者虽死犹生,他还要像活人一样生活,因此应该让他带去生活必需品。后来,人们把死者供养起来,不让他们劳作,随葬品由生活必需品渐渐变成了奢侈品,如金银玉器、布帛绸缎、家具、物品、书画玩器、货币也成为随葬品,供死者花销。然而“人死如灯灭”的事实,对人们意识的渐变是明显的,既然人死后早要成为黄土,随葬品就未必要用实物,于是出现了仿制的象征性的随葬品。人们称这为明器(冥器、社火)。古代的明器多为实物模型,用竹、木、陶木、布帛、锡箔纸等制作。宋代,纸做的明器逐渐流行。一般来说,实物模型明器可用于随葬,也可焚烧,纸做的明器焚烧于坟头。
  
  冥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用的,另一类是象征物。实用明器包括衣食住行,如盘碗、衣帽、被褥、床桌、车马、书童、侍女、房屋、院落等。象征物是人们观念的产物,最具代表性的是聚宝盆和摇钱树。摇钱树东汉墓葬中已有发现,树是铜制的,植于陶质的的座上。铜树枝叶上铸有神话传说人物和吉祥图像,枝上挂有铜钱,树下还有用竹竿打钱的小人。后世的摇钱树多以木、锡箔纸等制成,形似树木。聚宝盆是在一个基座止竖立一个椭圆形的盆,装饰华丽。关于聚宝盆历史上还有个传说。元朝末年,江苏吴县个姓沈名富字仲荣的小农,名虽叫“富”,其实家无资财,连他妻子手上戴的一个银手镯,还是娘家带过来的陪嫁。但是沈富心地善良,见有捕杀乌龟青蛙的,总是上前劝阻,或买下来放生。
  
  有一天晚上,沈富在睡梦中遇见了上百个穿青衣的儿童,向他祈求救命。次日清晨出门,见一渔翁抓了上百只青蛙,正待剖杀。沈富顿生感悟,忙倾囊中所有买了下来,随手放入门前的池塘里。当夜,池塘里蛙声一片,喧鸣达旦,吵得沈富一晚上睡不安。到了天明,即去池塘边,准备驱赶。待走近前一看,只见上百只青蛙全围聚在一个瓦盆边,鼓噪不已,这可是从未见过的怪事。惊异的沈富弯腰把瓦盆拿回屋里,当洗脸盆用。一天,沈富的妻子用这个瓦盆洗濯,偶然将手上的银镯掉进了盆里。顿时,瓦盆中聚生出满满一盆银镯,惊得她喘不过气,忙叫丈夫来看,沈富把一盆银镯倾去,又让妻子把头上的银簪取下来扔进盆中。一转眼,满满一盆银簪聚生在夫妇俩的眼前。
  
  原来这是一个聚宝盆啊!沈富和妻子惊喜万状。从此,沈富用盆聚生金银,买田造房,资巨万万,富甲东南,史称元朝末年“江南第一富家”(《蓬轩别记》)。本人也从吴县移居金陵,据《五杂俎》记载,当时的后湖(即今玄武湖)就是他家的花园。那时的习俗,称富豪为“万户”,沈富就被叫做“沈万户”,又因其行三,而后又被称作“沈万三”了。沈万三致富成名时,朱元璋兴兵攻下金陵,不久便建立明朝,以金陵为国都,号称南京。这位开国皇帝又嫌南京规制狭窄,决定扩建。可是大乱方定,国家府库虚乏,上哪儿去弄这么多钱呢?有人献策:沈万三富可敌国,可以叫他捐资扩城。于是朱元璋把沈万三召来,同他约定,整个国都扩建改筑工程,一分为二,东南的一半由沈负担,西北的一半由国家负担。皇上乾纲圣断,沈万三敢不遵旨吗?
  
  再说他有取之不尽,用之还生的聚宝盆在,也不愁完不了工程。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官民分建京都的浩大工程开始了。从洪武二年(1369)九月起手,到八年(1375)九月竣工,整个工程进行了7年之久。临到沈万三包干的南面城垣快建成时,出了件怪事:那座按设计构有三道瓮城四门贯通、宽达118米,纵深128米的正门城堡,屡建屡倒,怎么也筑不成。误了工期就是忤旨,忤旨可是要砍脑袋的呀!沈万三急得要上吊。他妻子说:“都道军师刘伯温前知六百年,后知六百年,为何不去向他请教?”沈万三一拍后脑勺:“嗨,怎么我就没有想到?”装上满满一车珠宝,沈万三到军师府来求计了。
  
  刘伯温掐指一算道:“你家有个聚宝盆,是十年前一群青蛙从水怪那里借来与你报恩的。如今水怪要讨还此盆,所以在南门下挖窟与你作对。你把聚宝盆埋在城墙下,门即可筑成。”沈万三一听,脸色都变了,忙趴在地上磕头。然后便照军师所教,掘地埋盆。嗨,真灵!巨大的块堡顺利筑成。从此,南京的正南门就叫“聚宝门”,这也就是至今常有老南京把中华门唤作聚宝门的来历。聚宝门矗起了,沈万三有过一个聚宝盆的秘密也就传开了。天下有多少人朝思暮想,欲再弄一个呀?于是画饼充饥,绘成聚宝盆图案:堆金聚宝的盆上,站一童子,头上有“黄金万两”的合体字,手执一面书有“日进斗金”的令旗,四周绘以八宝如意等物,所要表达的愿望,不言而喻。此图又称《黄金万两》或《日进斗金》。
  
  摇钱树有用不完的钱,聚宝盆有使不完的东西,要什么有什么,对于死者来说是最好的物品。现代,农村、城镇送葬的明器追赶潮流,花样翻新,有彩电、冰箱、收录机、摩托车等。有的还为死者准备了城市户口本、医疗证、工作证,让死者在另一世界里农转非、工转干,享受相应待遇。
  
  (五)赶尸旧俗
  
  汉族民间传统观念认为叶落归根,生是故乡人,死是故乡的鬼。如若客死他乡,总想把尸体运回故乡,而各种各样的招魂引尸归家之俗正好适应了这种观念。过去贵州等地交通不便,沿海地方的人到贵州谋生死了之后,很难把尸体运回,于是产生并流行一种赶尸的怪俗。1987年5月《采风》杂志上有所记载。赶尸人利用机械力学中的有限自由度支点原理,利用贵州温湿的气候,以及从贵州向沿海地区的下坡地势,趁死者死后不久,大腿关节尚有20度左右的自由度,从而形成两个有限自由度交支点。
  
  再在两个死尸的腋下用竹杆固结起来成为一整体,从而变成一个具有四个绞支点的行走体,将它放在斜坡顶端,顺着坡势往下,便会左右摇摆着往下坡行走。赶尸人给尸体穿上宽大的黑尸布,便可赶着尸体走出山区,将尸体送回家乡安葬。赶尸人总在夜间行走,鸡呜时在早已联系好的小店休息,尸体立于客店门后,第二天晚上再接着赶路。赶尸人手持小阴锣开道,夜间路人听到锣声要回避,且不能偷看,如若偷看便会被拖入行尸行列中。
  
  湘西也有赶尸的习俗,赶尸人是穿着道袍的法师,与其说是赶尸不如说是领尸。因为法师是在尸体前引路,尸体由草绳联系起来,头戴着高筒毡帽,额上压着几张画着符的黄纸,跟着法师行走。湘西为什么会有赶尸营生呢?因为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穷,穷人多到川东、黔东山区做小贩,采药或狩猎为生。由于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疾病经常流行,生活环境极差,死去的汉人大多无钱,而死后还乡埋葬的观念在汉族中根深蒂固,而在数百里甚至上千里的山路上难以使用车辆或担架将尸体运回家乡,于是出现了赶尸还乡的习俗。
  海葬,土葬,天葬.

中国哪一年政策规定不可以土葬

  截止到2019年2月,我国还没有规定不可以土葬,全部改为火葬。根据《殡葬管理条例》:
  1、第二条
  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2、第四条
  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
  实行火葬和允许土葬的地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国务院民政部门备案。
  3、第六条
  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自愿改革丧葬习俗的,他人不得干涉。
  扩展资料:
  推行火葬的原因:
  解放前,中央领导就决定简化丧葬仪式,大力推行火葬,151位主要领导都在火葬倡议书上签字,死后采用火葬(也有破例的,比如许世友)。在当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
  
  1、破除迷信,反封建
  
  2、节约丧葬成本
  
  3、防止瘟疫
  
  4、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大幅增加,土地尤其是耕地愈发稀缺,逐渐成为禁止土葬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在1985年国务院公布《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之前,推行火葬的工作并不顺利,尤其是在农村,不少地区不具备建立火葬厂的条件,不少农民都是先火葬,然后再入棺土葬,非但没有节约成本,反而有些劳民伤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殡葬管理条例
  我是来看评论的
  中国目前还没有规定不可以土葬,全部改为火葬。根据《殡葬管理条例》:
  1、第二条
  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2、第四条
  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
  实行火葬和允许土葬的地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国务院民政部门备案。
  扩展资料:
  《殡葬管理条例》于1997年7月11日经国务院第60次常务会议通过,1997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25号发布;根据2012年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28号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该《条例》分总则、殡葬设施管理、遗体处理和丧事活动管理、殡葬设备和殡葬用品管理、罚则、附则6章24条,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5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予以废止。
  2018年9月7日,民政部公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条例拟规定安葬骨灰的独立墓位占地面积不得超过0.5平方米,合葬墓位的占地面积不得超过0.8平方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殡葬管理条例》

以前的老宅现在是否可以安葬老人

  我觉得可以,老宅没人住,放老人的骨灰可以。现在有的把骨灰盒就放在家里。其实人死后还是入土为安比较好。
  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怎么能翻以前的老宅安葬老人了我觉得老人最好安藏在?丽丽,有惊喜的有几几分就按在机器里,没有自己家的自己家的弟弟。别人安在住宅里。
  如果是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工作人员,病故死亡的安葬费是4000元,抚恤金是本人20个月的全额退休费。
  如果以前的老宅现已移为平地可以安葬老,如果还是房子建议不要安葬老人。
  阳宅就是阳宅,阴宅就是阴宅,老宅不能安葬老人,安葬老人要有阴宅才行。
  现在农村都采取集中墓地不允许独立基地,从而减少耕地浪费便用现代化耕种农田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故以前的老宅不可以安葬老人。

再婚女人死后能否单独立碑下葬

  没名分,葬不入宗祠
  只是给个建议,这个要用佛法来化解,先对死者进行超度,超度方法有几种,你可以选择一种,然后再修墓地
  
  根据净除一切恶道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记载:取其亡者随身分骨。净土一把以陀罗尼咒之二十一遍。散于骨上。亡者生天。
  
  若是方便的话,可以拿一把净土,然后念佛顶尊胜陀罗尼(是个咒语)21遍,然后洒在骨灰上,这样老人超度了,离苦得乐。
  
  若是不方便,可以在死者屋顶或天花板放置佛顶尊胜陀罗尼,并说安此咒功德回向死者,愿离苦得乐,不就能超度死者,你家里人也能得福无量,另外条件许可,还可助印佛顶尊胜陀罗经,也将助印功德回向死者
  
  还有一种,若是直系亲属的,可以选择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来超度,你任选一天超度日,二十四小时守戒。先叫亡者姓名,然后发愿说:愿xxx来听此经,希望你听此经功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后,连续念七次。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或里面的经咒,念完后,回向说:愿以此功德回向给xxx,愿你听此经功德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面还可加一个自已的心愿说:我是凡人,不能知道是否超度成就,成就与否,希望你能给我报个信。
  
  然后修墓地,重新立碑,根据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记载:“善男子,殡葬之地,莫问东西南北,安稳之处,诸人爱乐,鬼神爱乐,即读此经三遍,便以修营,安置墓田,永无灾障,家富人兴,甚大吉利。”
  
  你可以在重新立碑当天,先念上3遍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这样会安置墓田,家富人兴。

古代葬地是可以随便下葬的 不用买地就可以下葬 的是吗大概什么年代就开始有,什么年代兴旺

  早年,乡下人都有自己的土地和“坟茔地”,坟茔地就是“祖坟”所在地。
  城里的人,一般都 乡下买一点土地,以备后路。
  当官的人,也在乡下买地,留于子孙。
  我家的“坟茔地”是30亩,四周都是高大密集的杨树林。在旁边还有一块“小坟茔地”,3亩地,是暂时埋葬老夫妻中先去世的老人,待老夫妻双双去世后,再合葬进祖坟。
  现在的祖坟面积只有2亩大小。
  自古以来到改革开放前,使用公共墓地都是不花钱的,是国家的福利措施之一。
  古代一些好心的富人,还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土地,当公共墓地,叫做“义冢”。
  买墓地,是在“改革开放”若干年后兴起的,是一种赚钱的手段。现在的人,不但赚活人的钱,还想方设法、绞尽脑汁赚死人的钱!
  不用买的地,一定不是好地——即使是自家的,也是有价值的,绝不等于“随便找一块”。当然,“乱葬岗”除外。
  关于墓地,士大夫以上多半都会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准备:选墓址、建陵墓、准备寿材等等,一旦本人的身份发生重大变化,可能还要重新考量——比如爵位的变化。一般人家(也包括很多士族)很多都在家族墓地,如孔林。关于墓地的最初选取,或者迁移,都是家族的大事,很隆重,而且,会请专门的风水师挑选,现在一般讲究“活马跑林”。
  三)葬制 指丧葬的规制。如单身葬或合葬,独立建坟或氏族、家族建墓地,丧葬的等级等。 单身葬是最原始、最通行的规制之一。由于人是一个一个地死去。安葬时也只能一个一个地安葬,这是自然规律。但是后世由于种种原因,单身葬逐渐失去了它的位置。合葬是随着一夫一妻制的确立而出现的。它是指因婚姻关系,死者合葬在一起,如夫妻合葬、夫妻妾合葬。诗经中的《王风·大车》有“死则同穴”的诗句,说明春秋战国时代已有合葬。合葬的流行是在汉代,乐府诗《焦仲卿妻》有:“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的记述。 夫妻共同生活,一般不会同时而亡,当一方死亡下葬时,就需要空出左或右的空位,以待日后合葬。黄土高原地区盛行合葬,夫妇中一人死去后先入坟,另一人去世后,将坟重新挖开,按男左女右位置并棺,棺上横搭一红布带,意为死后仍结同心。合葬反映了人们生前为夫妻,死后亦做夫妻的爱情观念,甚至生前未能成婚,死后也要合葬为夫妻。另一方面,合葬又体现了宗教思想及夫权观念。封建时代,妇女是没有独立的身份和地位的,妻妾只是丈夫的附属品。生是丈夫的人,死是丈夫的鬼。妻妾只有与丈夫合葬,才能最后确定家族、社会身份。 家族墓地是我国持续久、影响大的墓地型制,在中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其特点一是对婚姻关系的接纳,墓地接受婚姻配偶入葬,并且多为合葬。二是按男性计算世系,排列墓次。相同辈分的死者坟墓排成一列,后代同辈的死者按左长右少的秩序依次排列,整个墓地墓向统一,墓式一致。家族墓地不仅是安葬死者的地方,而且是家族的财产,如同家庙、祠堂一样,神圣不可侵犯。如有侵犯必将引起纠纷,甚至械斗。 (四)随葬品、冥器 随葬品在传统葬礼中标志墓主的身份、地位。中国古代礼制对随葬品有所规定,随葬品要与死者生前身份、地位相应,超过了级别为“逾制”。随葬品的出现与人们的社会意识、宗教信仰相关,孝及灵魂不死观念的深入人心,使人们普遍存有厚待死者、希望死者在冥间生活得更好的意识,而随葬品正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历代厚葬死者之所以普遍也源于此。 最早死者的随葬品多是生活用品,如粮食、工具、家畜家禽等。人们认为死者虽死犹生,他还要像活人一样生活,因此应该让他带去生活必需品。后来,人们把死者供养起来,不让他们劳作,随葬品由生活必需品渐渐变成了奢侈品,如金银玉器、布帛绸缎、家具、物品、书画玩器、货币也成为随葬品,供死者花销。然而“人死如灯灭”的事实,对人们意识的渐变是明显的,既然人死后早要成为黄土,随葬品就未必要用实物,于是出现了仿制的象征性的随葬品。人们称这为明器(冥器、社火)。古代的明器多为实物模型,用竹、木、陶木、布帛、锡箔纸等制作。宋代,纸做的明器逐渐流行。一般来说,实物模型明器可用于随葬,也可焚烧,纸做的明器焚烧于坟头。 冥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用的,另一类是象征物。实用明器包括衣食住行,如盘碗、衣帽、被褥、床桌、车马、书童、侍女、房屋、院落等。象征物是人们观念的产物,最具代表性的是聚宝盆和摇钱树。摇钱树东汉墓葬中已有发现,树是铜制的,植于陶质的的座上。铜树枝叶上铸有神话传说人物和吉祥图像,枝上挂有铜钱,树下还有用竹竿打钱的小人。后世的摇钱树多以木、锡箔纸等制成,形似树木。聚宝盆是在一个基座止竖立一个椭圆形的盆,装饰华丽。关于聚宝盆历史上还有个传说。元朝末年,江苏吴县个姓沈名富字仲荣的小农,名虽叫“富”,其实家无资财,连他妻子手上戴的一个银手镯,还是娘家带过来的陪嫁。但是沈富心地善良,见有捕杀乌龟青蛙的,总是上前劝阻,或买下来放生。 有一天晚上,沈富在睡梦中遇见了上百个穿青衣的儿童,向他祈求救命。次日清晨出门,见一渔翁抓了上百只青蛙,正待剖杀。沈富顿生感悟,忙倾囊中所有买了下来,随手放入门前的池塘里。当夜,池塘里蛙声一片,喧鸣达旦,吵得沈富一晚上睡不安。到了天明,即去池塘边,准备驱赶。待走近前一看,只见上百只青蛙全围聚在一个瓦盆边,鼓噪不已,这可是从未见过的怪事。惊异的沈富弯腰把瓦盆拿回屋里,当洗脸盆用。一天,沈富的妻子用这个瓦盆洗濯,偶然将手上的银镯掉进了盆里。顿时,瓦盆中聚生出满满一盆银镯,惊得她喘不过气,忙叫丈夫来看,沈富把一盆银镯倾去,又让妻子把头上的银簪取下来扔进盆中。一转眼,满满一盆银簪聚生在夫妇俩的眼前。 原来这是一个聚宝盆啊!沈富和妻子惊喜万状。从此,沈富用盆聚生金银,买田造房,资巨万万,富甲东南,史称元朝末年“江南第一富家”(《蓬轩别记》)。本人也从吴县移居金陵,据《五杂俎》记载,当时的后湖(即今玄武湖)就是他家的花园。那时的习俗,称富豪为“万户”,沈富就被叫做“沈万户”,又因其行三,而后又被称作“沈万三”了。沈万三致富成名时,朱元璋兴兵攻下金陵,不久便建立明朝,以金陵为国都,号称南京。这位开国皇帝又嫌南京规制狭窄,决定扩建。可是大乱方定,国家府库虚乏,上哪儿去弄这么多钱呢?有人献策:沈万三富可敌国,可以叫他捐资扩城。于是朱元璋中华永久陵园把沈万三召来,同他约定,整个国都扩建改筑工程,一分为二,东南的一半由沈负担,西北的一半由国家负担。皇上乾纲圣断,沈万三敢不遵旨吗? 再说他有取之不尽,用之还生的聚宝盆在,也不愁完不了工程。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官民分建京都的浩大工程开始了。从洪武二年(1369)九月起手,到八年(1375)九月竣工,整个工程进行了7年之久。临到沈万三包干的南面城垣快建成时,出了件怪事:那座按设计构有三道瓮城四门贯通、宽达118米,纵深128米的正门城堡,屡建屡倒,怎么也筑不成。误了工期就是忤旨,忤旨可是要砍脑袋的呀!沈万三急得要上吊。他妻子说:“都道军师刘伯温前知六百年,后知六百年,为何不去向他请教?”沈万三一拍后脑勺:“嗨,怎么我就没有想到?”装上满满一车珠宝,沈万三到军师府来求计了。 刘伯温掐指一算道:“你家有个聚宝盆,是十年前一群青蛙从水怪那里借来与你报恩的。如今水怪要讨还此盆,所以在南门下挖窟与你作对。你把聚宝盆埋在城墙下,门即可筑成。”沈万三一听,脸色都变了,忙趴在地上磕头。然后便照军师所教,掘地埋盆。嗨,真灵!巨大的块堡顺利筑成。从此,南京的正南门就叫“聚宝门”,这也就是至今常有老南京把中华门唤作聚宝门的来历。聚宝门矗起了,沈万三有过一个聚宝盆的秘密也就传开了。天下有多少人朝思暮想,欲再弄一个呀?于是画饼充饥,绘成聚宝盆图案:堆金聚宝的盆上,站一童子,头上有“黄金万两”的合体字,手执一面书有“日进斗金”的令旗,四周绘以八宝如意等物,所要表达的愿望,不言而喻。此图又称《黄金万两》或《日进斗金》。 摇钱树有用不完的钱,聚宝盆有使不完的东西,要什么有什么,对于死者来说是最好的物品。现代,农村、城镇送葬的明器追赶潮流,花样翻新,有彩电、冰箱、收录机、摩托车等。有的还为死者准备了城市户口本、医疗证、工作证,让死者在另一世界里农转非、工转干,享受相应待遇。 (五)赶尸旧俗 汉族民间传统观念认为叶落归根,生是故乡人,死是故乡的鬼。如若客死他乡,总想把尸体运回故乡,而各种各样的招魂引尸归家之俗正好适应了这种观念。过去贵州等地交通不便,沿海地方的人到贵州谋生死了之后,很难把尸体运回,于是产生并流行一种赶尸的怪俗。1987年5月《采风》杂志上有所记载。赶尸人利用机械力学中的有限自由度支点原理,利用贵州温湿的气候,以及从贵州向沿海地区的下坡地势,趁死者死后不久,大腿关节尚有20度左右的自由度,从而形成两个有限自由度交支点。 再在两个死尸的腋下用竹杆固结起来成为一整体,从而变成一个具有四个绞支点的行走体,将它放在斜坡顶端,顺着坡势往下,便会左右摇摆着往下坡行走。赶尸人给尸体穿上宽大的黑尸布,便可赶着尸体走出山区,将尸体送回家乡安葬。赶尸人总在夜间行走,鸡呜时在早已联系好的小店休息,尸体立于客店门后,第二天晚上再接着赶路。赶尸人手持小阴锣开道,夜间路人听到锣声要回避,且不能偷看,如若偷看便会被拖入行尸行列中。 湘西也有赶尸的习俗,赶尸人是穿着道袍的法师,与其说是赶尸不如说是领尸。因为法师是在尸体前引路,尸体由草绳联系起来,头戴着高筒毡帽,额上压着几张画着符的黄纸,跟着法师行走。湘西为什么会有赶尸营生呢?因为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穷,穷人多到川东、黔东山区做小贩,采药或狩猎为生。由于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疾病经常流行,生活环境极差,死去的汉人大多无钱,而死后还乡埋葬的观念在汉族中根深蒂固,而在数百里甚至上千里的山路上难以使用车辆或担架将尸体运回家乡,于是出现了赶尸还乡的习俗。
  肯定不是,有下葬的区域
  是

夫妻下葬怎么放置

  男左女右
  一般夫妻要是不会同时死去,需要虚左以待(男)、或虚右以待(女),这样既出现了合葬细节上的变化,象如何合葬。墓坊合葬有“并穴合葬” “异穴合葬”、 “同坟异穴合葬”,这是非同穴合、葬的类型;更进一步的是“同穴合葬”。北方黄土高原地带盛行这种合葬,夫妇中的一入逝去后先入坟,另一个去世时,重新挖开墓穴男左女右,并置棺停,棺木口横搭一红布带,意思是与婚礼上夫妇牵的同心结相似。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还有夫妇同棺而葬的,广西的白裤瑶的崖葬就是如此,一棺中可见到男女两具尸骨。墓室合葬比较简单,先在筑好的墓室中放先死者的棺,持后死者去再打开墓门,将新的棺木放入。
  合葬是专偶婚姻的产物。这种葬制反映了人们的情感意识,是人间爱情婚姻关系借助于灵魂观念的延伸;生前为夫妇,死后愿同穴而居,继续做夫妇;生前未能成婚,愿死后结成伉俪,缔结他世姻缘。同时,合葬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宗教观念与夫权观念的强烈影响。在旧社会,妇女不是出生家族的成员,而是婚后所去的家族成员,所以要与这个家族成员葬在一起。另外妇女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要塞只是丈夫的附属品,生是丈夫的人,死是丈夫的鬼,当然要与丈夫合葬了。
  夫妻两男的在女的哪边
  头北脚南,那么男的在东女的在西吗?
  男左女右

夫妻可和岳母合墓吗

  这样的安排,相信你父亲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同意的,太不懂规矩了。
  不知有何好办法说服母亲。
  丧葬祭祀之类有严格的礼仪规矩,岂可随意拉郎配、乱点鸳鸯。不知你母亲怎么想的!
  坚决不妥啊!具体怎么解释我是说不清楚了,但是不可以那样葬是真的。
  不知有何说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