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书籍的足本,抄本
书籍
中的全本
足本是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就好比双胞胎一样,实质上是一样的,
没有删节和缺页的古籍版本叫“足本”。
前人将古籍一字不差地手工誊抄下来装订成册,即为“抄本”。
清末张之洞为了指导学生读书,曾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认识,给善本提出了三条标准:一是"足本",即无缺残无删削之本;二是"精本",即精校精注本;三是"旧本",即旧刻旧抄本。张之洞大概并非刻意要给善本下定义,但为了指导学生读书,不得不指点迷津,选择善本,于是也就表示了什么是善本的态度。张氏"足、精、旧"善本三定义,归纳起来还是两条,一是无讹脱,一是传世旧本,与古人关于"善本"的概念,并无本质的区别。
清末张之洞为了指导学生读书,曾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认识,给善本提出了三条标准:一是"足本",即无缺残无删削之本;二是"精本",即精校精注本;三是"旧本",即旧刻旧抄本。张之洞大概并非刻意要给善本下定义,但为了指导学生读书,不得不指点迷津,选择善本,于是也就表示了什么是善本的态度。张氏"足、精、旧"善本三定义,归纳起来还是两条,一是无讹脱,一是传世旧本,与古人关于"善本"的概念,并无本质的区别。
四库全书善本现存的还有几部
《四库全书》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四库全书》誊缮七部,分藏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沈阳)宫内的文溯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此为北四阁,又称为内廷四阁,仅供皇室阅览。另三部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即浙江三阁,又称南三阁,南三阁允许文人入阁阅览。 中国近代,由于战乱不断,七部《四库全书》中完整保存下来的仅存三部。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3套半,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後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现藏甘肃省图书馆,近些年对这部书是否要归还沈阳,甘肃、辽宁两省一直未能达成一致。避暑山庄文津阁本于1950年代由中国政府下令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当时正处于中苏关系紧张时,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林彪下令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从沈阳运至兰州,藏於戈壁沙漠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处争议中。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香港的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分别与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抄本的基本概念
抄本(写本):手抄的书籍。
现存最早的抄本书是西晋元康六年写的佛经残卷,因为当时尚无印刷术;明《永乐大典〉、清《四库全书》,卷帙浩繁,因校订认真,一时难以刊刻,故动员大量人力抄写;现代小说《第二次握手》曾因十年动乱 不得发表而传抄一时。
抄本常因系名家手迹,接近原稿,保存完整等原因,十分珍贵。如《聊斋志异》因原稿散失一半,而铸雪斋抄本,保存篇章较多,因而它成为今天刊印该书的一种主要依据。
(图)唐《论语·郑氏注释抄本》
抄本从纸格的颜色,人们往往称红格抄本,蓝格抄本,黑格抄本,或称朱丝栏、乌丝栏。一般说,明人多蓝格,清人多红格、黑格。
晋人是怎样安葬文公的
秦军的三位大将都被俘虏,部队得胜而归。于是,晋人才开始安葬他们所尊敬的文公,按平常,葬礼上,人们都要穿白色的衣服,但是,晋人这次葬礼,人们一律都穿着黑色的衣服,从此以后,晋人就以黑色为他们的丧服。
今天,我们的民俗中,既有以白色为丧服,又有以黑色为丧服,可能就受到晋文公葬礼的影响。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是秦国的宗室,她看到秦国的三员猛将被俘虏,就去请求把他们放了,她说:“穆公对这三个人可以说恨入骨髓,我请求你们把他们放了,让穆公亲自把他们煮死。”晋国的国君襄公就听从文嬴的话,把他们放了。
第二天,先轸上朝,问秦国的囚犯,襄公说:“夫人请求把他们放了,我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就放了他们。”
先轸大怒,道:“武士好不容易在战场上把他们捉住,而你凭妇人一句话就把他们放了。这种做法实在是灭我们的志气,长敌人的威风,像这样下去,国家不亡才怪呢?”说罢,头也不回,就愤愤地离开了。
襄公也觉得自己做错了,就派阳处父去追他们,他们一直追到黄河边,这时,孟明视他们已经坐着船,行到水中央了。
这时,阳处父在岸上叫道:“喂,秦国的将军们,我家国君送给你们几匹宝马,请你们回来取去。”说着,就解下左边的马。只见那孟明视在河当中双手一拱,道:“太感谢了,承蒙你家大王的好意,没有杀我们,放我们回去,如果穆公杀了我们,我们死而无憾,如果主上饶我们不死,几年后,我们一定当面来感谢你们。”言下之意,是说几年后,一定来报此大仇。
孟明视三位将军回到秦国,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们,他见后,放声大哭道:“我没有采用蹇叔和百里奚的意见,使你们蒙此大辱,这全是我的过错。你们没有任何过错。”照样保留他们原来的官位。孟明视继续掌握兵权,这使他十分感动,他变卖家产、抚恤阵亡将士家属,亲自操练军队,与士兵同吃同住,同甘共苦。
公元前624年,秦军经过孟明视的严格训练,已经是一支兵精将广的军队了。经过充分准备,由秦穆公亲自挂帅,孟明视任先锋率大军奔向晋国,一路上势如破竹,没几天就把过去被晋国抢去的城池收了回来,晋国都城一片慌乱。
秦穆公见失地已收,也打下了晋国的威风,就率领大军到崤山,将上次阵亡将士的尸骨埋好,并亲自祭奠了一番。
不明白啊 = =!
概括儒林外史第一回到第四回的主要内容。一回一回概括
1、第一回 说楔子敷陈大 错名流隐括全文
王冕七岁丧父, 十岁给人放牛,十七八岁靠画画挣钱,不满二十岁就把“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他不求官爵,不交朋友,终日闭门读书,十分仰慕屈原。
危素喜爱他的画,让时知县派人约他相会,他装病不见;时知县“屈尊”去访,他又外出不见。吴王朱元璋特来拜访,王冕认为此法一立,文人有厄,便隐居不出,后病逝会稽山中。
2、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王举人在庵里避雨,大吃大喝,周进只能吃老菜叶、喝白开水。次日雨住,王举人走了,他替人家打扫鸡骨头等。
周进因没巴结夏总甲,被辞馆失业。随姐夫金有余到省城做买卖。周进参观贡院。见了号板,一头撞去,不省人事。
3、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周进被众人救活后,扯着号板大哭,直哭到口里流出血来。众人把他抬到一个茶棚,凑银子与周进纳监进场。进头场,“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果然中了。汶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京试又中了进士。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周进赴任,决心不屈真才。
4、第四回 荐亡斋和尚吃官司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范举人请众僧人念经,追荐老太太升天,七七之后范举人谢了孝,张敬斋替范举人为安葬之事出谋划策。
在关帝庙小憩时,严贡生竭力鼓吹"汤父母"的"廉洁慈祥",以及对他的"厚爱",并表白自己"从不晓得沾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正说话时严贡生家小仆人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
扩展资料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
作者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灵魂的扭曲。
吴敬梓的讽刺显然给了封建社会有力的一击,宣泄了大多数心有同感的读书人对人性卑劣、社会黑暗的控诉。
《儒林外史》是一部短篇艺术与长篇艺术相结合的作品。虽然它一般被归类为长篇小说,但它的结构却与人们平常所说长篇小说的结构有着很大的不同。
小说全书中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的连环套;前面一个故事说完了,引出一些新的人物,这些新的人物便成为后一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的人物上场表现一番以后,就不再出现,有的人物还再次出现,但基本上只是陪村性的了。
但全书也不只是若干短篇的集合,它以明代为背景,揭露在封建专制下读书人的精神堕落和与此相关的种种社会弊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主题,也有大致清楚的时间线整部小说有着统一的情节线索:第一回以王冕的故事喻示全书的主旨。
第二至三十二回分写各地和各种类型的儒林人物;第三十三回以后,随着杜少卿从天长迁居南京,全书的中心便转移到南京士林的活动,并以祭泰伯祠为主要事件;最后以“市井四大奇人”收结全书,与第一回遥相呼应。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儒林外史
●第一回
王冕七岁丧父, 十岁给人放牛,十七八岁靠画画挣钱,不满二十岁就把“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他不求官爵,不交朋友,终日闭门读书,十分仰慕屈原。
危素喜爱他的画,让时知县派人约他相会,他装病不见;时知县“屈尊”去访,他又外出不见。吴王朱元璋特来拜访,王冕认为此法一立,文人有厄,便隐居不出,后病逝会稽山中。
●第二回
王举人在庵里避雨,大吃大喝,周进只能吃老菜叶、喝白开水。次日雨住,王举人走了,他替人家打扫鸡骨头等。
周进因没巴结夏总甲,被辞馆失业。随姐夫金有余到省城做买卖。周进参观贡院。见了号板,一头撞去,不省人事。
●第三回
周进被众人救活后,扯着号板大哭德陵公墓,直哭到口里流出血来。
众人把他抬到一个茶棚,凑银子与周进纳监进场。进头场,“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果然中了。汶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京试又中了进士。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
周进赴任,决心不屈真才。
周进把范进的卷子看到第三遍时,连连称赞,在试卷上画了三个圈,填上“第一名”。
魏好古等约范进去乡试,范进因没盘费,与岳丈商议,被骂得狗血淋头。
出榜那日,家里无米下锅,母亲叫范进拿着老母鸡去换米。三骑飞马来报,说范进中了,老太太请人去找回儿子。
范进见了升挂的报贴,喜出往外拍手大笑,说着“我中了”,一交跌倒,不省人事。老太太用白开水把他灌活,他一边笑,一边向外面跑去。
胡屠户一个嘴巴把范进打晕了,喘息过来后不疯了。
张乡绅与范进拉扯世兄弟,送给五十两银子为贺礼,并邀范进搬到他东门大街上去住。自此,前来奉承的,送田产的,送店房的,投靠为仆的,样样都有,几个去住。自此,前来奉承的,送田产的,送店房的,投靠为仆的,样样都有,几个月后,家境大变。老太太得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喜昏头脑,大笑一声,向后跌倒,不省人事。
●第四回
范举人请众僧人念经,追荐老太太升天,七七之后范举人谢了孝,张敬斋替范举人为安葬之事出谋划策。
在关帝庙小憩时,严贡生竭力鼓吹“汤父母”的“廉洁慈祥八达岭人民公墓”,以及对他的“厚爱”,并表白自己“从不晓得沾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正说话时严贡生家小仆人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
汤知县为一回民送牛肉事听信张敬斋的话,用一大枷把那回民枷了,并将五十斤碎牛肉堆在枷上示众,第三日老师傅被枷死了,众回民不服,聚众到县衙门口闹事。
概括儒林外史第一回到第四回的主要内容:
1. 第一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王冕七岁丧父, 十岁给人放牛,十七八岁靠画画挣钱,不满二十岁就把“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他不求官爵,不交朋友,终日闭门读书,十分仰慕屈原。危素喜爱他的画,让时知县派人约他相会,他装病不见;时知县“屈尊”去访,他又外出不见。吴王朱元璋特来拜访,王冕认为此法一立,文人有厄,便隐居不出,后病逝会稽山中。
2.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夏总甲推荐周进在薛家集学堂做馆。王举人在庵里避雨,大吃大喝,周进只能吃老菜叶、喝白开水。次日雨住,王举人走了,他替人家打扫鸡骨头等。周进因没巴结夏总甲,被辞馆失业。随姐夫金有余到省城做买卖。周进参观贡院。见了号板,一头撞去,不省人事。
3.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周进被众人救活后,过了京试又中了进士。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 周进赴任,决心不屈真才。周进把范进的卷子看到三遍填上"第一名"。范进中举后,一交跌倒,不省人事。老太太用白开水把他灌活,他一边笑,一边向外面跑去。胡屠户一个嘴巴把范进打晕了,喘息过来后不疯了。几个月后,家境大变。老太太喜昏头脑,跌倒后不省人事。
4. 第四回 荐亡斋和尚契官司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范举人请众僧人念经,追荐老太太升天,七七之后范举人谢了孝,张敬斋替范举人为安葬之事出谋划策。在关帝庙小憩时,严贡生竭力鼓吹"汤父母"的"廉洁慈祥",以及对他的"厚爱",并表白自己"从不晓得沾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正说话时严贡生家小仆人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汤知县为一回民送牛肉事听信张敬斋的话,用一大枷把那回民枷了,并将五十斤碎牛肉堆在枷上示众,第三日老师傅被枷死了,众回民不服,聚众到县衙门口闹事。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珍藏密本三园实用择日万年历全书
择1.造葬课择日全书 一善居士28.00择3.趋吉避凶择日术 彭贵麟25.00择5.天星择日一百问 谢淙40.00择7.名师择日秘旨 中华书局28.00择9.风水择日通书 林仙子20.00择11.择日奇门术 徐宇农25.00择13.时空日课学 一夫48.00择15.玄空大卦地理择日实务... 李升林38.00择17.择日选时奇书 白鹤鸣28.00择19.择日秘本万年通书 洪潮和38.00择21.择日泄天机 黄一远38.00择23.正五行择日真谛 梁超13.00择25.择日星海谈 黄寅39.00择27.择日学精华 李铁笔50.00择29.新婚安床择日嫁娶(上... 天星居士60.00择31.天星择日实务 钟义明36.00择33.七政四余择日(三元总... 钟义明27.00择35.大富大贵择日阐秘 延清无上32.00择37.速发暴富日课 延清无上33.00择39.高级合婚择日课 周进谅65.00择41.日子格-日课地理风水 20.00择43.择日生死门(上下)、 钟义明37.00择45.五行择日学(缺货) 赖九鼎24.00择47.易学择吉袖珍万年历6... 15.00择49.俏梅花—趋吉避凶调理... 邓海一28.00择51.杨公安葬日课通书 杨救贫30.00择53.天星择日讲义 谢淙26.00择55.韦一择日秘诀 韦一28.00择57.嫁娶专业择日宝鉴 陈仁福30.00择59.嫁娶择日无师自通(上... 天星居士56.00择61.玄空秘旨些子法日课宝... 陈昭有38.00择63.玄空易卦择日讲义A、... 黄镜波58.00择65.三元总录(附七政四余... 中州古籍27.00编 号书名作者现价择2.实用嫁娶择日全书 吕财成60.00择4.三元择日法诀 一善居士33.00择6.古今地理立向择日水法... 陆子清28.00择8.周易日课阐秘 黄传志19.00择10.择日秘典 苏国圣32.00择12.《2003黄寅风水择... 黄寅25.00择14.玄空大卦地理择日实务... 李升林38.00择16.玄空易卦择日务实 黄镜波30.00择18.最怕择错日子坏大事 马君程28.00择20.珍藏本正宗择日秘诀 50.00择22.河洛理数八运历 梁超50.00择24.古今择日 郭芬铃28.00择26.嫁娶入宅开市一般择日 洪美雄28.00择28.择日堪舆精技传授 内部资料30.00择30.择日精粹(一、二) 钟义明32.00择32.三元九运高级择日透解 邓街议48.00择34.杨公丁财贵择日秘诀 延清无上32.00择36.寅葬卯发日课 延清无上33.00择38.杨公日课千金诀 延清无上33.00择40.居住时空选择学 练力华28.00择42.择日讲义 洪潮和35.00择44.吉日良辰择日书 潘长军45.00择46.古代择日真本 白鹤鸣30.00择48.丁亥戊子年正体五行吉... 陈文岗28.00择50.真传六壬斗首择日课秘... 李升林35.00择52.择日催发自己来 龙琳居士26.00择54.李氏玄空大卦地理择日... 李升林50.00择56.玄空易卦择日透解 曾世荣30.00择58.二十四山六十甲子日课... 杨救贫20.00择60.克择讲义(上下) 继成堂46.00择62.玄空秘旨些子法日课宝... 陈昭有38.00择64.玄空大卦择日法 张财通28.00择66.地理择日合壁 吴明修29.00
黄历之中一般人看的最多的,应是每日宜做什么、不宜做什么的那一项,命理师、择日师也由此栏所记,加上每日吉时凶时之参考,来替人决定日期。待读者了解之后,以后就不用去找择日师了。不过,若涉及个人八字项目,还是要找人排一排好。如果自己查询吉日,不找算命师,可以翻开万年历查询当日的宜忌。举例:
以八十五年一月一日为例,写有:
宜:安床、纳财、栽种、结网、扫舍宇、祭祀、沐浴、裁衣、进人、整手足。
忌:开市、理发、牧养、纳畜、造畜稠、伐木、做梁、安葬、破土、开生坟。
我们由内文即可「大概」知道意思,若要「开市」,不要选一日,可选三日,吉时是在「子午酉亥」,也就是凌晨十一至一时、中午十一至一时、下午五至七时及晚上九至十一时,以作息时间言,可选中午十一时至一时之间为佳。另外再注意当天「冲兔煞东」,肖兔的人要回避,勿朝东方去。把这些项目综合起来,就可以成为择日师了。
现就将农民历都有的择日用事术语批注列于下:
祭祀: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庙寺的祭拜、拜神明等事。
祈福:祈求神明降福或设醮还愿之事。
求嗣:指向神明祈求后嗣(子孙)之意。
开光:神佛像塑成后、供奉上位之事。
塑绘:寺庙之绘尽或雕刻神像、画雕人像等。
出行:指外出旅行、观光游览。
齐醮:设醮建立道场祈拜、求平安等事。
出火:谓移动神位,「火」指「香火」而言。
纳采:结婚,缔结婚姻的仪式、受授聘金。
裁衣:裁制新娘衣服或制作寿衣。
合:制作蚊帐之事。
冠笄:「冠」指男、「笄」指女、举行男女成人的仪式、称之为冠笄。
嫁:男娶女嫁,举行结婚大典的吉日。
纳婿:指男方入赘于女方为婿之意。同嫁娶。
沐浴:指沐浴斋戒而言。剃头:初生婴儿剃胎头或削发出家。
整手足甲:初生婴儿第一次修剪手足甲。
分居:指大家庭分家、各自另起炉灶之意。
进人口:指收纳养子女而言。
解除:指冲洗清扫宅舍、解除灾厄等事。
修造:指阳宅之坚造与修理。
起基动土:建筑时、第一吹动起锄头挖土。
伐木做梁:砍伐树木制作屋顶梁木等事。
竖柱:竖立建筑物的柱子。
上梁:装上建筑物屋顶的梁木。同架马。
开柱眼:指作柱木之事。
穿屏扇架:制作门扇、屏障等工作。
安门:房屋装设门户等工事。
盖屋合脊:装盖房屋的屋顶等工作。
求医疗病:仅指求医治疗慢性痼疾或动手术。
安床:指安置睡床卧铺之意。
移徙:指搬家迁移人主所之意。
入宅:即迁入新宅、所谓「新居落成典礼」也。
挂匾:指悬挂招牌或各种匾额。
开市:开业之意。商店行号开张做生意。「开幕礼」「开工」同。包括:(1)年头初开始营业或开工等事。(2)新设店铺商行或新厂开幕等事。
立券交易:订立各种契约互相买卖之事。
纳财:购置产业、进货、收帐、收租、讨债、贷款、五谷入仓等。
酝酿:指酿酒、造酱料等事。
捕捉:扑灭农作物害虫或生物。
栽种:种植物「接果」「种田禾」同。
畋猎:打猎或捕捉禽兽。
纳畜:买入家畜饲养之事。
教牛马:谓训练牛马之工作。
破屋坏垣:指拆除房屋或围墙。
拆卸:拆掉建筑物。
开井、开池:开凿水井、挖掘池塘。
作陂、放水:建筑蓄水池、将水灌入蓄水池。
开厕:建造厕所。
造仓库:建筑仓库或修理仓库。
塞穴:指堵塞洞穴或蚁穴等。
平治道涂:指铺平道路等工事。
修墓:修理坟墓等事。
启攒:指「洗骨」之事。俗谓「拾金」也。
开生坟:开造坟墓。合寿木:制作棺材。
谢土:建筑物完工后所举行的祭祀。
安葬:举行埋葬等仪式。
入殓:将尸体放入棺材之意。
成服、除服:穿上丧服、脱下丧服。
移柩:举行葬仪时、将棺木移出屋外之事。
破:仅指埋葬用的破土,与一般建筑房屋的「动土」不同。即「破土」属阴宅,「动土」指阳宅也。现今社会上多已滥用,择日时,须辨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