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介石炸开花园口是那个省伤亡多少人
豫、皖、苏 河南,安徽,江苏
花园口决口,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89万人
黄河水下泄后,西边一路沿颖河下泻淮河,东边一路沿涡河到安徽怀远流入淮河,黄,淮合流后涌入洪泽湖,淮河、洪泽湖沿岸立即变成了一片汪洋。这洪灾,河南、安徽、江苏共计44县市被淹,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800万以上。黄河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这次洪灾,豫、皖、苏三省共有390万人背井离乡,他们一路乞讨,远的一直逃到陕西甘肃等省,从中原到西北,迤俪着一幅长长的饿殍图。
花园口决口后,奔腾的黄河水迅速下泄。此时正值雨季黄河上游河水暴涨,花园口决口处被迅速冲大,同时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 。
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洪水汇合一起,如脱僵野马,奔泻而下的黄河水,卷起滔天巨浪,历时4天4夜,由西向东奔泄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淹没了中牟、 尉氏、扶沟、西华、思亲园陵园淮阳等地,又经颍河、西淝河,注入蚌埠上游的淮河,淹没了淮河的堤岸 ,冲断了蚌埠附近的淮河铁路大桥。蚌埠向北经曹老集至宿县,也都成了一片汪洋。日军被黄水阻隔后。整个黄泛区由西北至东南,长达400余公里,流经豫、皖、苏3省44个县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方,给这一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民宅被冲毁140万余家,淹没耕地800余万亩,安徽、江苏耕地被淹没1100余万亩,,倾家荡产者达480万人。89余万老百姓猝不及防,葬身鱼腹,上千万人流离失所,并且造成了此后连年灾害的黄泛区这是蒋介石根本没料到的 后果……黄河改道, 国民政府《豫省灾况纪实》 如此勾勒出黄泛区灾难图:黄泛区居民因事前毫无闻知,猝不及备,堤防骤溃,洪流踵至;财物田庐,悉付流水。当时澎湃动地,呼号震天 ,其悲骇惨痛之状,实有未忍溯想。,以侥幸不死,因而仅保余生,大都缺衣乏食,魂荡魄惊。其辗转外徙者,又以饥馁煎迫,疾病侵夺,往往横尸道路,填委沟壑,为数不知几几 。幸而勉能逃出,得达彼岸,亦皆九死一生,艰苦备历,不为溺鬼,尽成流民……因之卖儿鬻女更是司空见惯 河南省档案馆的记载死亡人数为89万人,受灾人口的高达1,200万人, 花园口决堤事件给黄河下游豫(河南)、皖(安徽)和江苏等地的中国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淹没耕地1,200余万亩,造成黄泛区。共计有千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9] 花园口决堤将黄河每年几十亿吨的泥沙顺着决口涌入平原,淤塞河道,淹没田野,漫溢湖泊 ,堵塞交通和航运,形成了穿越豫皖苏三省44个县的广阔黄泛区” 每年汛期时,黄水都会泛滥回流倒灌,淹没农田,洪水过后便是蝗灾,到处是沙丘,地表突兀凸凹,,根本无法耕种,对当地农业造成严重破坏。[
这次决口直接造成了1941年至1943年连续两年的大规模旱灾,并由此引发著名的的“河南大饥荒”,数千万人沦为难民,仅河南一地就有300万农民死于饥饿 而日军战史《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第二军当时有7千4百多人在徐州会战死 ,而不是某些人声称的死于洪水。
河南,花园口就在河南省啊
花园口决堤事件,为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的1938年6月9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利用黄河伏汛期间决堤的灾难性事件。其目的是造成平汉铁路以东地区的洪水泛滥,以此阻止日军的西进。
抗战时,蒋介石炸开花园口淹死了多少日本人
为了阻击土肥原贤二的第十四师团进入豫东战场,以及向武汉分进合击的战略企图,国军炸开花园口。淹死日军10000多人,同时粉碎了日军的战略企图。
这是当时没有办法的办法,国军只能用这样的方式阻挡日军进攻。当时造成几十万中国百姓被淹死,但也给日军造成重大损失。
背景楼主可以参考这里:
花园口黄河决口事件中,死了多少人谁知道江苏卖妇女多少元一口吗
花园口决口,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89万人 .
妇女一个大洋都没人要.
河南、安徽、江苏共计44县市被淹,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000万以上。黄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这次洪灾,豫、皖、苏三省共有390万人背井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