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藏曾经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丧葬方式,有黎族,苗族,回族,藏族。请问是哪个
天葬是藏族的传统丧葬方式。
查询职业资格证书的网站是不是出现错误了?现在不能差了..
为什么苗族丧葬中非正常死亡的用火葬?情详细说明原因。
苗族有关于鬼故事的传说很多,若有人能到苗族民间走走采访看,很可能写出一本比《聊斋》还有趣味。非正常死亡而是因为死者会变成鬼后从现民间到处害人。因此,以火葬来消除死者的灵魂。当然,若是正常死亡的话,而且死者生前做过了很多好事,那么此人死后灵魂还存于人间,会为民间做好事等等,因此善葬。我知道说那么多,若想知道更多,介意你去苗族地区多走走。
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我想是因为非正常死亡的人,用火葬,是怕他会阴魂不散,是不想让逝者在这个世界上作恶吧。
苗族丧葬是怎样的?
苗族各地丧葬礼仪不尽相同,古代有悬棺葬、岩棺葬和土葬,现各地丧俗都是棺木土葬。中老年人的丧葬,一般杀猪宰牛,女性丧葬主要是杀猪,亲友吊丧都送些礼物。女儿送肥猪、粮食、酒等;男儿送棺材,不杀猪即宰牛。吊丧时唱哭丧歌,请巫师开路送葬,鸣枪放炮,吹唢呐。有的地区孝子守孝一个月,不能出门干活,也不梳洗、不理发、不唱歌,不吃狗肉、泥鳅和鳝鱼,满一个月后孝子才恢复平常的活动。有的地区要守孝几个月。
苗族人对死亡的看法
苗族的丧葬,分天殇、凶死、产死、善终、寿终等,而葬法不同。
夭殇:未成年而死者,谓之夭殇。凡夭殇均不办丧仪式,也不能从门抬出。七岁以下夭折的,用稻草包裹着埋葬,七岁以上的装在用木板钉成的棺埋葬。
产死,也叫凶死。对此类死者,居四大寨苗族,要给死者缠红色腰带和脚帕。葬后,在坟边放一只鸭子。脚、腰缠红的可以在浅处捞到鱼虾,鸭子在水里可以帮其捞鱼虾还债。
苗族老人的寿终丧事自始至终均由苗族巫师(苗语称“褒谋”)来主持。老人一去世,即鸣炮一至三响通知族人,鸣炮俗称:“送终”。
杀一只小猪,称“落气猪”。开路用苗语念,内容从开天劈地说起,叙述其部落首领及其英雄人物的事迹,讲述死者一生的经历,告诉死者返回祖先居住的路线。上山前一天,亲戚朋友前来悼念。
出殡时,吹唢呐领先,用木棒打山开路,后是棺材。亡人之儿、媳、女等亲友哭泣在后。过桥,孝子跪地,表示背负老人过河,途中不丢买路钱。即请魔公择期“做客”,亲戚朋友前来吊丧,一般停尸于家中三至九天不等。出殡前一天“做客”,要砍马,若死者系女性,马由外家砍,系男性则由其姐家或妹家砍。各路吊客都差不多到齐后,即举行砍马仪式。先鸣枪放炮,一名孝子找着标枪,哭着牵一匹无鞍马上前,马后是找标枪的举祭幛的孝子,妇女手持一把糯谷送行。寨中男女老少及各路吊客,吹着唢呐,鸣放枪炮,浩浩荡荡地走向砍马场。场上栽一桩,桩上放有活动环,将马拴于其上,所有孝子跪于砍马场的一面,手端一碗酒举行祭奠仪式。祭毕,唢呐吹奏砍马乐,魔公及长老念咒“砍马词”,念毕,围马场转走三圈后,回到自己的位置。砍马的吊客,须由孝子跪着请来,若吊客系舅家,则要多次请才来到砍马场。这路砍马吊客提着两把马刀,吹着唢呐,围马场转三圈。两名砍马人手持马刀,先向马作揖,孝家两各持一壶酒,直向砍马手嘴里灌,砍马手不能用手托壶,酒后,砍马手双手握着刀把,轻轻向马砍去,表示敬意,接着便论着着使劲地砍。据说跑在前的多有吉祥,因而均互不相让。砍马结束后,即请孝家长者二十来人去喝“和气酒”。至黄昏后,就给死者“开桃峰陵园路”。
开路结束,出殡时,先将尸体抬到门外适应入殓。殓毕,一孝子头戴斗笠,手持弓箭在前开路,另一孝子挑着送给死者的东西随其后,再后是灵枢,灵枢后是妇女嚎哭,唢呐奏乐送殡,不丢买路“钱”。
到了坟地,灵枢入入事先挖好的墓穴,然后开棺整尸。开棺时,需用一张祭幛遮住死者面部,不许见青天。出殡安葬归来,孝家杀牛宴请吊客。通过“倒簸箕”及解斋仪式后,孝子即可食荤,安葬的第二天,举行送行、送火仪式。第三天举行复山仪式。到坟上添土,整个葬礼到此结束。
另外,苗族也有实行岩洞葬的,其中有的用棺,有的不用棺。《归化访册》说:“青苗有不葬者,置尸山洞或岩任其乾去。”
没有看法
苗族人死后为什么要杀马
因为祖先是骑马渡河而来的
砍马祭祖是苗族的一种祭祖形式。砍马祭祖主要“砍利”
苗族屠牛砍马祭祀祖先的习俗有两种祭祀形式:一种是部份曲族丧葬时屠牛砍马,名之日‘‘砍利’’‘‘砍戛力或“砍替",一种是黔东南苗族丧葬后,每隔三,五、七、九年或十三年或二十五年,举行一次屠牛、猪祭祀祖先的盛典,名之日鼓社祭”。
祭祖仪式表现了苗族人民对祖先的敬重、怀念和希冀,同时通过对祖宗三代纵向和横向的追溯,加深了同宗内部的感情,增强了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