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墓地推荐
北京墓地
 北京墓地 > 殡葬改革 >

上海的殡葬习俗改革,2021年殡改上海的殡葬习俗改革解读

发布时间: 2021-09-06 15:40 阅读量:   文章来源:采编 作者:小编

上海丧事风俗

  
  
  上海是中国最为西化的地方,所谓海派文化,体现在殡葬习俗上也就有那么些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味道。上海人为逝者开追悼会喜欢放在下午,这样召开完追悼会后正好留请前来的亲朋好友一起在晚上吃“豆腐饭”,时间上要比中午吃豆腐饭结束后大家还要回去上班或有其他事显得充裕。从日子上看,喜欢放在双修日大礼,还是遵循的方便众人、时间充裕的原则。因为上海是个移民城市,老一辈移民又主要来自于江浙两地,所以有些办丧事的风俗跟江浙类似。作七作七依古制算法为自往生日起,每七日为一个七,作到七七四十九日为满七。(例如:若在星期一往生,则以每星期日为作七时间。)依佛法而言,中阴身最久可存在四十九日,过此即转往他道,故利用中阴身期间为之念佛求生西方,尚可得度。作七以家属齐聚念佛诵经为原则,若有缘可请法师带动念佛及开示。
  
  多数移风移俗了

上海丧葬假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一、上海丧葬假的法律规定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根据以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带薪休丧假的权利。因此,公司应当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给予员工带薪休丧假。
  
  员工休丧假的具体操作可参考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之法律规定:
  
  1、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2、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二、上海丧葬假天数
  
  员工配偶、父母(养父母)、子女、直系兄弟姐妹死亡,市内可请丧假3天;本省外地可请丧假5天;外省可请丧假7天;祖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公婆死亡,市内可请丧假2天;本省外地可请丧假4天;外省可请丧假6天。

上海丧葬标准是多少

  根据上海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等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除外),死亡后计发其丧葬补助金的标准为2个月的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1、丧葬补助金:为2个月的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13年的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要到3月底公布,目前按2012年的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692元。
  2、一次性救济费6000元。

上海丧葬费补贴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专家表示,正常退休的老人享受的丧葬补贴是社保政策的一部分,但对于高龄无保障老人,目前尚没有相关的丧葬费补贴政策。
  
  尽管没有丧葬费补贴,但如果高龄无保障老人属于民政部门规定的困难群体,可以享受减免部分丧葬费用的待遇。
  
  据介绍,市民政局殡葬服务中心自2000年起对困难群体治丧就有政策规定,今年的帮困济丧办法又对减免对象作了更加明确的界定,扩大了减免对象的范围,并且增加了减免项目。
  
  具体规定如下: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烈士遗属、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低保人员,市民政局规定的社会孤老等特殊救济对象,由市殡葬服务中心认定的特殊困难人员,这四类人去世后,在龙华、宝兴和益善殡仪馆办理殡殓事宜,均可以减免部分丧葬费用,包括基本火化费、普通车辆遗体接运费、告别厅租用费、三天内遗体冷藏费。其中社会孤老、烈士遗属、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等可享受上述费用100%的减免;其他对象享受上述费用50%的减免。
  
  具体操作程序:丧事承办人凭本人身份证、死者户籍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到死者生前户籍所在地的居委会、或丧事承办殡仪馆领取《上海市帮困济丧费用减免申请表》,由居委会和街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对其家庭困难情况和身份进行审核并盖章。烈士遗属、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的丧葬费用减免申请,也可由各区县民政局审核并盖章。丧事承办人在殡仪馆办理殡殓费用结账手续后,携经居委会和街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或区县民政局盖章的减免申请表申请减免。经丧事承办殡仪馆审核,符合减免条件的,确认减免金额,由该殡仪馆财务部门支付减免费用。
  
  此外,市民可拨打殡葬服务中心热线电话“64644444”进行咨询。

上海地区安葬时间有什么讲究没?

  1、受风俗“早入土、早为安”的观念,逝者在死后49内落葬,通常称为“热葬”大吉大利。
  2、高龄老人最适合“圆满葬”,即在老人出生日的那天安葬。表明逝者从生到死,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人生没有遗憾。
  3、黄历上显示的“黄道吉日”和“宜安葬日”,一般来说,都市比较吉利的日子,能给往生者带来福祉。
  4、“上元节”为农历正月十五,是天官赐福的日子,在这天落葬祭扫,会得到老天的福佑。
  5、“下元节”为农历十月十五,是水官解难的日子,在这天落葬祭扫,会给逝者消弭罪孽、给生者解危救难。
  6、“大雪”是一年中阳气初生的时候,如同太阳微露光芒,俗有“日月扶桑”之说法。这天安葬,能带给人安慰发展、贵人扶持的吉祥寓意。
  7、“大寒”节气是迁墓落葬的最佳日子,大地回春,阳气渐盛,预示着后代旺盛发达、吉祥平安。大寒落葬也叫“干燥葬”
  8、清明、冬至期间,前七天后八天落葬,是种流传已久的风俗习惯,叫“习俗葬”。
  9、冬至是中国24个节气之一,与“落葬”没有习俗规定的联系。冬至是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冬至开始养生的大好时机,“冬至进补、春天打虎”。
  
  这些网上都可以找到,现在什么行业都有专业网站。殡葬行业现在好像也有个一空网,上面知识还挺全面的,你可以搜搜看的。
  
  上下午有讲究的,当然在上午好。
  如果煞北你在西北就影响不大。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的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

  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 是国内唯一一家专业从事殡葬文化研究的单位。研究所于2000年5月15日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上海市社团局登记成立。研究所的宗旨:站在殡葬改革的前沿,致力于现代殡葬文化建设研究,赋予殡葬新的文化内涵。研究所的业务范围:殡葬文化研究、产品开发、业务咨询(ISO咨询、殡仪馆、公墓建筑设计等)、教育培训、广告设计、杂志编排、编译国外文献、编印杂志和丛书。  到2010年年底,文化所已编辑出版了《殡葬文化研究》杂志总六十七期、《殡葬学科丛书》5辑二十本(计划出版二十四本)、《殡葬年鉴》、《丧事活动指南》、《殡葬改革和文化建设初探》等书刊。其中《殡葬文化研究》杂志是全国同行业第一本文化研究类的杂志,它的诞生,填补了殡葬行业文化建设的空白。《殡葬学科丛书》由上海各高校有关学科的教授、副教授和上海殡葬业资深的从业工作者共同编著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殡葬系列教育教材,填补了国内殡葬专业教材的空白。2006年9月6日,由研究所和上海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殡葬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进修班”开学,此举开殡葬高层次教育先河。此外,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还承担了中国殡葬协会殡仪服务工作委员会委托,举办各类殡仪馆岗位培训班。2008年,创办中国首家以殡葬行业发展史为主题的博物馆——上海殡葬博物馆,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直属和投股单位有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上海市宝兴殡仪馆、上海市益善殡仪馆等三家国营殡仪馆以及上海市卫家角息园、上海永福园陵、上海市颛桥寝园、上海徐泾西园、上海市淀山湖归园、上海市滨海古园、上海市汇龙园陵园等。中心所属殡仪馆年殡殓、火化遗体超过5万具,约占全上海市市殡殓、火化总数的50%,年出售墓穴数达1.5万穴,骨灰撒海约1500份。全程经营服务顾客满意率为98.8%,达到上海市民政局关于服务工作综合满意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并且在1999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本文化研究类杂志——《殡葬文化研究》;编写了国内第一套《殡葬学科丛书》;还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了国内第一个殡葬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班,在国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
  

上海市民礼仪中的丧葬食俗有哪些?

  
  
  上海人办丧礼,不用素馔,至今一些家庭,在开丧之隔夜,请客仍用半荤半素,
  
  也有盛设美馔招待来宾的。旧时逢丧必做功德,时间可多至九昼夜。做功德时多
  
  用素斋。亲戚好友前来吊丧,而素不相识者也带纸来相吊,并趁机团坐大嚼,以图
  
  一饱。席间谈笑风生,无所顾忌。这种恶习今早已绝迹。
  
  逢先人忌日,叫“做周年”,一般备酒肴,菜为单数,以七、九、十一只者居多。
  
  邀亲朋来吃酒席者,叫“吃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