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墓地推荐
北京墓地
 北京墓地 > 殡葬改革 >

母亲墓地下葬祭品,关于母亲墓地下葬祭品有什么说法

发布时间: 2021-10-05 06:10 阅读量:   文章来源:采编 作者:京诚小编

关于为亲人下葬的礼仪和讲究!!!

  葬礼俗称“白事”。从老人馈然长逝的那—刻起,丧礼仪式便算开始。
  在关中农村,过去人死后,最初,亲人除了嚎陶大哭外,手拿— 个瓦益一张纸,敲着瓦盆走到门外,烧了纸,这叫送终。送终后,再 将瓦盆拿回来,放置在死者脚前,名曰“孝盆”。在里面烧纸,给冥间 的亲人“送钱”,然后将尸体安放妥当,差人向死者的娘家、舅家报 丧。待亲戚子女到齐后,举行入殓仪式:先给死者剃头、洗身、然后 再穿寿衣,往舌头下压一小硬币,最后穿鞋戴帽,放进棺材。入殓后 在家搭一灵棚,设一香案,摆上水果、礼馍之类的供品,点一盏长明灯,白天晚上由死者家属守灵。守灵多为死者的子女,名曰“孝子”, 身穿白孝农,头戴白孝帽,腰里系一根粗麻丝,手握丧棒(用大姆指 粗的柳木做成,上缠白纸)。凡见有前来吊丧的不论生熟都要磕头, 以表感谢。
  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死者亲属要请自乐班演唱秦腔,或者表 演木偶戏,有的演电影。亲友送的挽帐,悬于灵堂之上。孝子按辈份 大小,分跪灵堂左、右两侧,女眷则围坐在灵地的后侧,吹鼓手吹起 唢呐,声声悲伤凄楚催人泪下。喊呐声中,孝子按次向死者献酒,行跪拜礼。
  翌日凌晨,开始出殡。一般由阴阳先生主持。随着一声“起”, 悲壮的唢呐声起。哭声连天。24人抬着棺木起身。前边是白纸做的 “白鹤”,“引魂幡”引路,两边是24杆纸幡及花圈花篮。后边吹鼓手 引导。孝子扯起一丈多长的白帐,牵引棺木徐徐前进。棺木周围是 女孝子,手把棺木放声唱哭,按照一定的”哭丧调”诉说对死者的思 念。全村人都来送殡,在大陆上燃起大火。到了坟地,棺材饶坟三周,然后放在墓前,孝子施礼送入墓穴。之后填土起坟冢,丧礼结 束。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地区移风易俗,实行火葬,丧事新办。
  
  第一天就托人挖墓坑 这一般由村里的长辈来牵头 必须有丰富的经验
  额

妈妈下葬时,我在墓地里最后给她合棺,见她最后一面时,感觉墓地在动

  亲爱的这是好的预兆哦 那个蛇就是你母亲的守护者 你母亲日后也就安息了 并且不必被乱魂所欺 你就放心吧
  可以

快过年了,我思念父母亲,去到父母亲坟墓,祭祀祭拜,所需要的祭品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过年了,所以我们最思念的就是父亲,母亲,父亲和母亲,坟坟墓祭奠祭拜数学的纪念品是什么?我们就要买三样东西,属于香蕉苹果和橘子,所以爱抽烟的父母就买一盒烟给他们烧点纸钱,所以买点子一起拿去烧一烧,所以过年了都要祭奠父母,所以年年都是到坟头上扫一扫,给妈妈爸妈寄点点they are父母烧烧纸什么的这就是说你最孝顺的
  呵呵,现在很少人会盘了呢,我也刚帮我妈妈找到盘鸡方法~你参考下
  http://bbs.iqilu.com/thread-193192-1-1.html

我母亲去世了准备到墓地和我父亲并骨下葬需要带些什么

  说的你母亲去世了,准备到墓地和你父亲并骨下葬,需要带些什么?这个首先就是要带好你们的钱去买好墓地啊,双合木呢,然后不能现在去的这个按道理下你的父亲要另外涨的话,要到冬至才可以的
  不能去的
  去墓地的时候应该准备好铁锹,镐头等等各种取土工具。同时带好红布,手套,毛巾,矿泉水等用品。以及相关的祭祀品。
  我母亲去世了,准备到墓地和我父亲并骨下葬,需要带些什么?舅舅带上一些,平时下账能用的东西就行
  我母亲去世了,准备到目的和我父亲病故,下葬需要带些什么?需要带上您一些花圈花篮之类的,需要亲人纸钱还有一些相关必备品,这个你需要找一个相关的人事,让他告诉你具体的。

有谁知道给亲人下葬的必备用品…

  下葬的仪式反映了人们对灵魂的崇拜。汉族主要是实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所以墓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 这种下葬仪式是非常讲究和烦琐的。抬灵柩的人叫做"八仙",挖好棺材洞穴叫做"打穴"。在打穴之前还要祭祀开山,孝子要烧香点烛行开山礼。有的地方要请地仙,还要画太岁,开山的时候要避开太岁的方向,不然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丧家就会遭受到祸害。开山的时候要在做墓穴的地方前后打个木桩,然后让孝子在打木桩的范围内用锄头挖三下。接着八仙就过来做穴,做好之后再把太岁的画像烧掉。这种墓穴,是把灵柩推进去的。在墓穴的底部铺垫着两根竹子或者剥了皮的光滑润泽的小衫树。放的时候,把灵柩的上首搁在上面,再用撬棍往里面推,推进去之后再抽掉垫底,最后铲一些草皮把洞口砌严封好。 灵柩在山上停放好之后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在一些地方,孝媳妇要在灵前作揖拜礼,然后捧把黄土,在怀里包着,跑回家里把黄土撒到猪拦鸡笼和床下,据说这样就可以得到亡灵的保佑。要是媳妇多的,就要争取第一个吉祥,甚至有脱掉鞋子抄水路捷径回家的。撒完黄土之后,媳妇要急急忙忙地跑到厨房里吃几口饭菜,这叫做"进宝",是为了图个吉利。 在旧时,祭祀墓穴是人们非常看重的。祭祀的时候把一只公鸡杀死,用它的血来祭奠。公鸡不会马上就死去,而是在墓穴里反复扑腾,按照旧时的说法,公鸡死在墓穴里的哪个部位,哪个部位的子孙就会兴旺发达。公鸡扑腾下来的鸡毛叫做"凤凰毛",必须要拣掉。 下葬之前还要由死着的儿子把用五谷杂粮编成的五谷囤放在墓穴里。囤口上面盖着一张小烙饼。在墓穴里还要放一个陶瓷罐,罐子上面放一盏豆油灯,叫做长明灯。有的地方还在墓室上嵌一面铜镜,象征太阳。在古代的时候,有钱的人家要远离坟墓,射三支箭,然后马上后退。这样不敢靠近灵柩是因为担心压不住鬼邪,自己会遭殃。在灵柩放进墓穴的时候都必须放炮,说是为死者饯行去阴间。 按照旧时的规矩,下葬的时间也是要讲究的,必须是太阳落山灵柩也落土。落土的时候"八仙"拽着棕绳徐徐放下,四平八稳之后,亲属们必须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叫做"添土"。灵柩下去之后,先要盖一层薄土,再把墓穴里扫出来的土撒在上面,之后要放上一只碗,叫做"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 民间的习俗认为,人死后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出来,跟着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必须绕墓转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严禁回头探视。否则看见死者的灵魂在阴间的踪迹,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节哀的措施。不然的话死者的亲人不停地回头观望,总也不舍得离开,是很难劝说的。 埋葬之后人们必须要洗手,有的还要用酒来洗。这样是表示今后再也不死人,用来驱除晦气。接着丧家要谢吹鼓手和客人。之后还要举行辞灵仪式,祭拜死者的灵位。在有的地方辞灵之后,只要是亲属就要在一起吃饭,这叫做"抢遗饭"。在江浙一带有喝"长寿汤",吃"长寿豆"的习俗。就是说,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去世之后,在出丧的那天丧家要准备一大桶肉骨头汤,就是"长寿汤",一大盆煮得烂烂的黄灿灿的大豆,就是"长寿豆"。送丧的人回来都要喝一小碗长寿汤,随意吃一些长寿豆,意思就是"添福添寿"。有的地方还把又香又糯的长寿豆分给邻里左右的小孩吃,说法是,吃了长寿豆,日后长又寿。 这些民间传统的风俗习惯都反映了了生者对于死者的寄意和对生命兴旺的美好愿望。
  求采纳

母亲的骨灰从骨灰存放处取出去墓地安葬要烧钱纸蜡烛香吗

  要烧纸也是 请骨灰之前烧,寓意就是告诉母亲要搬家了念叨念叨
  到了新家 安葬后 还要烧纸 祭拜一下 还要摆放供品
  应该不用吧。

母亲骨灰下葬四天,重阳可以祭拜吗

  不知道你那里的民俗如何。。这各地也不一样。。土葬民俗。。
  民间丧葬禁忌一百则
  1、不能血葬,要在野外厝放几年(厝基),然后再葬
  2、下葬时,先由孝子挖三锄,谓“开穴”
  3、安葬三日后要带三牺“复山”
  4、安葬后要做七七四十九天,孝子不理发、不修面,谓之“养孝”
  5、五七需由孝女来做
  6、安葬后要做百日、周年,以后归为常规祭祀
  7、葬穴挖成后燃芝麻秸“暖井”
  8、择定时辰移棺下葬,谓“下字”
  9、下葬时穴底要平整,大头低对大儿子不利,小头低对小儿子不利
  10、棺木入穴后先由长子用衣襟包第一抔五合土覆棺,其它亲人随之
  11、下葬时直华夏陵园系亲属不能看棺内
  12、抬棺材到别人门口要放鞭炮
  13、老人弥留之际须穿“上路衣”
  14、老人弥留之际抬坐椅上,谓“上大椅”
  15、老人弥留之际亲人力求到场“送老(终)”
  16、老人咽气后焚烧纸钱和床铺草,谓烧上路钱和下床草
  17、去世当日设灵堂,点香油灯,放鸡蛋两只(倒头蛋)
  18、有长辈来吊丧,长子等亲人必须长跪嚎哭
  19、吊丧期间,亲人垢面素食,以示悲恸
  20、棺木有十圆、十二花、十四刈之分,贫家用“四块板”
  21、棺木一般都要在老人生前早早准备好,“六十不治棺”
  22、第一年对联只能用白纸,第二年用黄纸,第三年恢复用红纸
  23、送葬路上碰到相识者忌打招呼,恐被亡人得知,对被招呼者不利
  24、作葬事者不得呼叫姓名,只能比手势,惟恐错为亡人,当“代死鬼”
  25、祭拜祖先忌用不带皮的肉、去掉鳞的鱼,否则对祖先不恭、不孝
  26、忌席上摆上三个菜,俗称过去死囚徒斩首前吃法
  27、古有临丧不笑,望柩不歌,适墓不登垄
  28、邻居有丧事时,舂米不能发出用力的声音
  29、村子里有丧事时,不能在村内巷子里唱歌
  30、适墓不歌,哭日不歌,送丧不由径,临丧则必有哀色
  31、装殓时嘴里不能空着,古代有含玉习俗,后代有含饭团
  32、忌给死者穿黑色衣服,会变成驴
  33、死者棺内脚忌悬空,要踏在棺板上,头忌顶棺板,要隔以衣物
  34、有的地方忌讳正午出殡
  35、葬礼忌穿黑白两种颜色以上的衣服,忌穿戴鲜艳的服装首饰
  36、行人忌讳碰上出殡的队伍
  37、服丧时间依亲疏而定,儿子为父亲一般要服丧三年
  38、家中有祭祀时,忌孩童大声说话,怕神听不到祭祀人的祈求
  39、老人病逝忌说死,应说“老了”或“过去了”“走了”
  40、守丧期忌走亲访友
  41、守丧期穿白鞋
  42、孝子服孝期间,男百日不理发
  43、送葬忌讳回头看,忌讳从原路回来
  44、丧葬时的花圈及纸扎祭品禁放在家门前
  45、婴幼夭亡禁入祖坟
  46、守丧期亲友互不拜年
  47、异地死亡得设法抬回家中,不得做“门外鬼”
  48、“冷尸入村败到底”,身死异地者只能停尸于村外
  49、办丧酒宴请亲友帮工,筵席散,禁忌言谢,不予挽留
  50、死人忌以裘皮之类做装裹,恐怕来世托生兽类
  51、人死后忌无人哭
  52、至亲友家报丧忌进入房中,忌直言“死”
  53、参加完丧事仪式忌径直回家,须到其他场所兜个圈子
  54、忌邀同去吊唁者到家中
  55、忌死者尸体不僵,尸软后代不发
  56、棺材下丧时,忌墓坑中有水,有垃圾污物
  57、忌砍村口、坟前之树
  58、有丧事、火灾之家,7日内忌串门
  59、凶死在外的,忌停尸于堂
  60、夭亡者忌葬于比祖坟高的地方,只能葬于低洼处
  61、挖坟井忌动土后又换往他处
  62、抬死尸忌走回头路
  63、泥鳅、鳝鱼等没有鳞的鱼,因其形状像龙,不能用作祭祀
  64、神祭(三年内为魂祭,三年后为神祭)时,汤菜里不能撒辣椒面
  65、祭桌上不能摆狗肉
  66、孕妇忌看喜丧事,切勿手触棺木,否则婴儿会夭折
  67、忌流泪于夭折之婴儿尸上,否则再生者亦将夭折
  68、人死后用方形草纸对角蒙在脸上,有了蒙脸纸防止牲畜为死人换气
  69、不能让狗看见家里的死尸,否则的话,家里会再死人
  70、忌81岁死,九九数到了尽头,后代将会走下坡路,将算盘拆散仍窗外解之
  71、好死与凶死者的葬礼不容混同
  72、不许寡妇,产妇参加丧葬
  73、再婚夫妻不同葬
  74、结发夫妻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75、忌双日下葬,否则祸事成双
  76、孝子全身披麻戴孝,手执哭丧棒和招魂幡,引导灵柩上路
  77、棺木一落入墓穴就不准再移动
  78、下葬时要请巫师祭穴
  79、下葬时,忌讳送葬者的人影投入墓穴,就等于殉葬
  80、葬礼归来前焚稻草三堆,送丧者从火上跨过,就算没事了
  81、女人不能上碑
  82、收殓时用艾草抹澡,将孝子取来的净水洒在胸口,然后换上孝衣
  83、孝衣有三领五腰、五领七腰、九领十三腰之别,外加红布做成的“大红袍”
  84、孝衣先由孝子由外到里反穿在身上,然后统一脱下来替老人穿上
  85、外面要裹上丝棉,或以丝棉被作棺内垫盖
  86、入棺后用两端悬有铜钱的红钱对准鼻尖牵于棺中“分经”,会后盖棺
  87、盖棺后用秤砣在棺顶猛击三下,“棺材头顶三声响,方知自己是亡灵”
  88、出丧时吹鼓手开道,前有幡幛,亲人在灵柩后随从,沿途鸣鞭撒纸
  89、棺木入穴后,地星校正坟向,执壶筛酒,高声“呼龙”
  90、大年初一,必须到亲人或近邻家崇拜新灵
  91、丧时忌流泪在尸上,否则该人将发疯
  92、守灵时忌猫跳上尸体,以免尸体受吓抱住旁人,可使之抱住扁担解之
  93、进圹时,凡生肖相克者将之贴示门前,均须回避以免冲犯
  94、葬期忌“重葬日”: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戌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十二月己日
  95、灵桌上油灯燃油俗称剌油,不要触摸,否则身体会感到痛楚
  96、入殓忌逢雷鸣,迷信死者腹肚会胀,须盖锣在身上以镇压之
  97、黄鳝尾巴是尖的,是“绝尾巴”,用作祭祀恐怕要绝子嗣。
  98、茄子俗称“吊死鬼”,因为吊在花梗上的,所以不能用作祭祀
  99、黄豆芽形同“如意”,所以俗名“如意菜”,祭祀不可用
  100、幼儿不能看葬礼、上坟,天灵盖未闭合容易被阴气侵扰而得病
  这位知友,按着传统丧葬习俗,守孝期是不能出去买衣服的,买日常生活用品还是可以的。如果想买衣服,怎么着也得过了母亲五七以后。建议还是等些日子再买衣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