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死亡后可不可以不用火化
可以。
在美国,殡葬的方式主要有土葬和火葬两种,人们可自由选择,美国的平均火化率近30%,但在一些大城市,高达70%。美国50个州,几乎每个州都有2-3所殡葬专科学院或在大学设立殡葬系,欲从事殡葬服务业者,须参加专门考试,取得执业资格,且每年要经过资格审查方可继续从事殡葬服务。
美国共有殡仪馆27000多家,平均每一万人就有一家殡仪馆,且这些殡仪馆都位于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的城区,殡仪馆的建筑设计既普通又独特,规模不大,但功能齐全;公墓的数量更是数以千计,从规模宏大的国家公墓,到小巧精致的乡村家族墓地,可谓难计其数。
在美国,殡葬服务业是商业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殡葬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经营管理采用的是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私有化的企业管理方式,即使是在国家公墓的建设与管理方面也处处可见市场机制的影子,这与其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相适应的。
扩展资料
生前预约殡葬服务合同的内容:
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美国法律对合同内容作了详细规定。
(1)应清楚载明合同各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购买人、受益人、生前预约服务提供者)的姓名或名称、住址、联系方法;明确列举和描述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2)合同应包含一个价目表,列明各种将被提供的物品和未来殡葬服务的项目和价格。如果不能保证价格不变,须说明价格可根据政府公布的价格上涨幅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3)合同应明确受益人死亡发生时的联络人,载明购买人付款的时间、方式以及宽限期。
(4)购买者拥有解除合同的权利,提供服务和物品的一方和死者的继承人无此权利(除非购买人在约定的时间内拒绝付款),并规定解除合同的赔偿办法。
(5)由购买人亲笔签名的意愿声明,表明所缔结的合同完全自愿,以排除他人的干扰。
(6)由殡葬服务提供者签署的严格按合同提供服务的陈述,并注明购买方的犹豫期限。
(7)合同双方签名,签署地址,时间,合同份数及保管人。
参考资料:美国殡葬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可以不选择火化的方式。
美国人也是可以土葬的。美国是一个有火葬传统的国家,但在殡葬管理上却很宽松,对全国的土葬区和火葬区未做限定。因此,土葬和火葬都是可以的。
根据死者生前意愿,可自由选择土葬或火葬,美国的平均火化率为30%,但在一些大城市,高达70%,死者火化后,约85%的骨灰到公墓进行了安葬。
扩展资料:
土葬可以说是一种比火化更常用的方式,不光在美国,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很常见的。
土葬,人类死亡后丧葬方式之一,在世界各地使用,一般是把人的遗体先装在棺材里,然后再把棺材埋于土中(区别于‘火葬、水葬、天葬等),墓碑(墓志铭)或有或无,有的地方只立坟头石,并无文字。坟前或有祭奠台供后人祭奠。
在中国,土葬已被火葬逐步取代。国家划定范围作为火葬区,禁止土葬。目前,山西,陕西,贵州,四川等多数经济不发达地区仍以土葬为主,绝大多数城市聚居地区已被禁止土葬。
土葬的礼仪繁琐复杂这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远古时期人们的丧葬极为简单,不立坟墓,也没有礼仪和祭祀,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适应统治阶级和礼教思想的需要,丧葬方式日益繁杂;迷信观念日益浓厚,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隆丧厚葬的土葬礼仪。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美国殡葬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美国人是可以土葬的。美国是一个有火葬传统的国家但在殡葬管理上却很宽松,对全国的土葬区和火葬区未做限定。根据死者生前意愿,可自由选择土葬或火葬,美国的平均火化率为30%,但在一些大城市,高达70%,死者火化后,约85%的骨灰到公墓进行了安葬。
2、美国人传统葬礼多采用宗教仪式,通常在教堂举行,整个过程包括守灵、购买墓地和入葬三部分。现代葬礼的过程是买墓穴、买棺材、墓地仪式和其他悼念活动。其悼念活动隆重、肃穆、安静。美国成立了联邦殡葬管理委员会,通过制定殡葬法规,指导全国的殡葬管理工作,并成立了20多个全国性殡葬社团组织进行行业管理。
不是都不火化。美国是崇尚自由的国家,所以说遗体是否火化看当事人自己的意思。一般来说,火化的问题是宗教问题。美国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基督教是不主张火化遗体的,所以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美国人都是土葬的。
另外决定丧葬形式的因素就是土地和经济因素,一般来说,对于美国的乡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土地比较多的地方,人们愿意土葬;而对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人们则倾向于火葬。据统计,美国全国的平均火葬率在30%,而城市地区的比例达到70%。
咱中国没法给人家比啊,地少人多。而且话说回来,人死了早晚都要腐烂,与其占着一块地慢慢的烂,不如早点解脱一了百了。
如不影响责任认定,应该火花的。
看看国外的“殡葬管理处”都干啥
看看国外的“殡葬管理处”都干啥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6-05-16 15:37:23
殡葬,行业特殊,兹事体大,关系到伦理道德、环境保护、公共利益,政府监管万万不可缺席。强调政府监管职责、维护公众消费权益、重视公益性,为发达国家殡葬业立法的共识。
放眼世界,发达国家殡葬管理模式,可分为法国政府负责模式、瑞典教会主导模式、美国市场主导模式。特别是美国与日本,殡葬监管体系高度法制化,举凡设施建设、殡葬服务、遗体与骨灰处理、行业准入和监管,无所不包,极为完备。
日本
四季变化鲜明的樱花,最能够象征生命的兴衰起落!日本是亚洲最早实行火葬的国家,火化率为99%。殡仪馆和公墓均由私人兴办,火葬场由国家开办。现有火葬场所7000家,1万多个骨灰存放处。
目前,日本每年平均死亡人口约140万。专家预计,到2040年每年将有166万人死亡。多数丧葬服务市场仍掌握在地方小型殡葬业者,最大丧葬服务业者市场占有率仅为1%。
早在1884年,日本就制定了墓地及埋葬的管制规定。1948年实施的《有关坟墓、埋葬的法律》,历经十几次修订。法律倡导骨灰撒散,保护环境,移风易俗,成效卓著。
日本设立墓地、骨灰存放处、火葬场需由政府审批,但政府并不参与具体经营。墓地分为民营墓地、寺院墓地、公营墓地和公园墓地,消费者通过购买取得使用权。日本是寸土寸金之地,大城市里墓地价格非常贵,一块墓地的价格从三四万人民币到10万人民币左右不等。
日本殡葬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殡葬服务基金制度、生前预约殡葬服务合同制度较为完善,制定了殡葬服务设施标准、违反殡葬法规处罚措施等。厚生劳动省举办殡葬指导标准考试,但不直接干预行业具体收费。日本殡葬业服务不存在漫天要价的问题,享受低保者免费安葬。
09年,日本电影《入殓者:礼仪师的乐章》,把殡葬业者描述成“旅行协助工作”,贴切传达人生如旅行的真意。创下全国300万人次的观影纪录,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奖。影片风靡一时,为殡葬业加分不少,大家恍然,原来生命的告别,可以是一件如此美丽的事情。许多日本年轻人抢着要从事殡葬业。
进入高龄化社会,日本殡葬市场年年成长,一年1500亿人民币庞大商机。洼田顺生在《尸体的经济学》书中提到,葬仪业毛利率高达50%,祭坛更有“黑盒子”之称,价格高低差距达70万日元以上。
觊觎千亿殡葬大饼,零售巨头永旺挟通路优势,正式进军殡葬业市场。与400家殡葬业者签约,设计了六种不同的服务内容,从29万8千日元到148万日元(1.8万到3万人民币),全年无休大打宣传攻势。
今天的日本,死亡,不再是禁忌。殡葬业变身“朝阳行业”,各类推销葬礼策划、墓地、纳骨堂的广告,高调亮相,毫不避讳地称其为“人生最后的购物”。殡葬服务业者各出奇招,让告别,成为另一种美学。他们的口号是:即使是最悲伤的离别,也要留住你最美的容颜!
德国心理学家哈泽说得好:“以前人们常常会在墓碑前怀念故人,认为这样保持了某种联系。但现在对许多人来说,有没有一座坟墓和墓碑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只要有心,默想也能传情,可若是无意,墓碑造得再大也没有人来看望。”
尘归尘、土归土,人的一生终究回归大地。在生命里的最后一别,不管是送者,还是行者,都会希望挥手的姿态,够美!
美国
“美国每8秒钟有一人出生,每13秒钟有一人死亡。同时,国际移民每25秒钟增加一人。大约每12秒美国总人口增加一人。” 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人口超3亿的美国,一年死亡人口不下260多万,市场规模160亿美元,2.5万家殡葬公司,去年平均利润率6.5%。
殡葬方式分土葬和火葬,供民众自由选择。平均火化率不到三成,大城市不过70%。全美殡仪馆27000多家,平均1.1万人就有一家。墓地数量难以计算,从规模宏大的国家公墓,到小巧精致的家族墓地,不一而足。
美国殡葬服务业,走的是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私有化的企业管理方式,连国家公墓的建设运营,也处处可见市场机制的影子。最大的殡葬业巨头国际服务公司(SCI)1969年上市,员工两万,市值40亿美元。经过半世纪发展,旗下1800多家殡仪馆和400块墓中华永久陵园地,遍布43州,并将服务网络向南美和欧洲延伸。
去年《商业周刊》爆出猛料,SCI为了销售业绩不惜亵渎死者。一项集体诉讼中,原告律师冈萨雷斯称:“SCI的信条是多多益善,公司严重缺乏监管。墓室和棺材悄悄打破,尸骨散落在林间,以便出售更多墓地。”
SCI丑闻提醒世人:市场化的殡葬服务业,离不开政府监管。美国无单行的联邦殡葬法,相关监管法规,多散见于行政法典、健康卫生法典或其他综合法典中。联邦立法之外,州立法更是重要法源,由此派生出众多规章。
细看法条,动辄几百甚至上千的条、款、项,洋洋洒洒。内容包山包海,涵盖从业人员、经营主体、设施建设、设备标准、经营规则、服务对象、违法行为处罚措施和救济途径。规定具体详尽,操作性很强。
除了基本的行政审批许可、监督检查、违法处罚等公法内容,还有殡葬合同、风险保证基金、金融信托等私法条款。当事人权利义务,自不必说;听证、申诉等程序法规定,比比皆是。
美国殡葬业最大特点,非全方位、全过程的“事先许可”制度莫属,政府监管为重中之重。与其他经济领域实行事后认可制度截然不同,殡葬行业中确立了全面、完善的“事先许可”制度,防范道德风险,保证专业水准。
全国殡葬管理机构是联邦殡葬管理委员会,主要通过制定殡葬规章,宏观指导全国殡葬管理工作。各州、县负责本地殡葬设施建设规划、殡葬单位设立、殡仪服务的监督检查等工作。
经营者在提供殡葬服务之前,需要事先取得有关认定和许可。申请是否给予批准,首要考虑因素就是公众利益。听证会鼓励公众参与,重视对公众利益的维护。
美国50个州,几乎每个州都有两到三所殡葬专科学院或在大学设立殡葬系。殡葬服务的从业人士须参加专门考试,取得执业资格,接受年检。
美国法律规定:殡葬服务购买人,签署合同后有十天 九里山公墓二区 “冷静期”。在此期间撤销合同,无须赔偿,而服务提供者无权撤销合同。美国公民丧葬消费差距较大,最低1000美元,最高10万美元以上,棺木的价格从几百美元到几万美元不等,骨灰盒价格最高的也上万美元。这些消费一般由保险公司从死者养老保险金中支出。
“一旦永别,一切都随着遗蜕的肉身化为一缕青烟,死者一无所求。只有生者营营不休。他们生命的意义和对他们生命的回忆,属于活着的人,一如他们的葬礼。不管死者现在变成了什么,他们只存在于生者的信念之中。” 1998年美国图书奖《殡葬人手记》,发人深省。
美国殡葬服务业高度成熟,殡葬服务场所的数量和布局的科学化合理化、殡葬设备设施的科技现代化、殡葬专业教育的高度发达、殡葬服务的人性化专业化、殡葬工作者的专业化执业化、殡葬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市场化,值得借鉴。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美国 殡仪馆是事业单位吗
美国殡仪馆是私营的。一般是家庭式的。
殡仪馆是经济实体,但它隶属于民政局。
美国殡仪馆怎样对死者的尸体进行土葬准备
土葬,葬式之一。又称埋葬 。流行于世界各地。 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西欧,莫斯特期墓葬是所知最早的土葬。原始公社时期,各氏族均有固定的墓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各家庭(宗族)亦有固定的墓葬场。土葬墓一般葬一个遗体,但也有数人或氏族(家族)合葬的。墓室大多有不同质地的棺和殉葬品。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墓葬的殉葬品甚丰,甚至有人殉。随着社会的发展,土葬衍变为多种形式。中国的土葬形式主要有:竖穴墓(土坑墓),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流行;大石墓、瓮棺葬,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石棺葬、砖石墓,战国时期以来一直流行;洞室墓,始于战国时期,盛行于六朝以至隋唐;木椁墓,始于商代,汉以后少见;船棺葬,战国末期到汉初盛行于四川一带。土葬习俗的形成,同人们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他们认为死者入土是人的必然归宿,《周礼》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韩待外传》中说“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礼运》也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以上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人死后形体埋人地下,脱离形体的灵魂才可以归于天。土葬与鬼魂观念有密切联系,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现代,人们在埋葬死者时,都要为之随葬大量的物品,包括各种用具二食物、装饰品等,目的是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更好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1]。 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儒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盛行土葬。自从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以节约稀少的耕地[2]。现时中国大陆的火葬比例为53%,美国为26%,英国为70%,日本则超过90%检查确保尸体的所有装饰品已移除,这个程序不会在英国进行,详细请见下文火葬仪式一般在火葬场举行,那里包括一个或多个的火化炉或火化“Retort”。火化炉是一个工业用的火炉,它的温度可高达870-980°C(1600-1800°F)确保能瓦解尸体。火葬场可以是的礼拜堂或殡仪馆的一部分,或坟场提供的独立设施或服务。 正在进行火化过程中现代火化炉的燃料包括天然气和丙烷。然而,煤和焦炭一直用到60年代早期。很多的火化炉都是可调校的控制系统,用来监测火化时火炉的情况。 火化炉每次只准火化一具尸体,这也是很多国家的法例,包括美国。 摆放尸体的地方称为“Retort”。它们以耐火砖来抗衡热。为了保持其抗热的能力,这些砖一般每五年便要更换一次。现代的火化炉都由电脑控制以确保其正确和安全使用,例如火化炉的门直至火化炉抵达操作的温度方能开启,。灵柩要尽快推进Retort,以避免火炉的热经顶部打开的门流失。使用Charger(升高的手推车)能快速地把灵柩推进火炉,并能够倾斜地把灵柩推进火化炉。部分火葬场容许家属观看这个过程。这有时是因宗教仪式而进行,例如传统的印度教葬礼仪式[6]。 绝大部分的火化炉都有标准大小。但一些比较大的城市会使用一些超大火化炉,这可处理重达200公斤的死者(441磅)。 但是不是所有过重者都能使用这方法,有些必须转为土葬方式。此外很多大型火葬场会另设一个小火化炉来处理年幼或夭折的儿童。 答案补充 剩余的较大骨碎会放在称为“骨灰研磨机”的机器里,磨碎至更精细的骨碎片,有点类似于木灰,但密度更大。摆放尸体的箱会放在Retort,然后将其放在温度为760至1150°C(1400至2100°F)的火化炉火化。在火化过程中,尸体的大部份(特别是器官)和其他软组织都会因排放系统释出的热力和气体而蒸发和氧化。整个过程通常需时约两个小时。 火化后所有剩下来的都是干骨头碎片(大多是钙磷酸盐及次要矿物质)。这些物质相当于身体的原有质量的大约3.5%(儿童的则占2.5%,但比例会因身体结构不同而有所相差)。由于干骨头碎片的重量非常接近骨骼的重量,所以它们会因应不同人而有所不同。研究指出,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成人(介于2至8磅,即0.9到3.6千克)样本的平均重量为5.3磅(约2.4千克)。并是双模态地分布,男性(介于4至8磅,即1.8至3.6千克)的平均为6磅(2.7千克);女性(介于2至6磅,即0.9至2.7千克)的为4磅(1.8千克)。在这些样本里,总括所有成年骨灰样本,超过6磅(2.7千克)是来自男性,低于4磅(1.8千克)则来自女性
洁面www.2jianfei.com/50011977.html
问一下美国的殡仪馆把火工当死人烧是真的吗
是有这么一回事的报道,火化的人太多有一个工作人员太累在现场休息时睡死过去,被当作死亡的感染者给火化了。
应该叫 火化炉吧··· 本溪有好几个,每个炉子的价钱都不一样的,最高的那个最贵··依次·便宜·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殡葬制度是火化的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印度、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都有实行火化的。
印度宗教,如印度教和佛教,都流行火葬,根据印度教传统,认为火化尸体,能促使灵魂意识超脱至饱满、脱离现实世界,这将有助于去“另一个世界”(死亡的最终目的地)。佛教承袭婆罗门教思想也流行火葬,日本佛教在道昭和尚提倡下,亦以火葬为主。
1873年,帕多瓦教授Brunetti在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举行了一个关于火葬的演讲。在英国,运动得到维多利亚女王外科医生亨利·汤普生先生的支持,他连同同事在1874年创立了英国火葬协会(Cremation Society of England)。欧洲首个火葬场建于在1878年,分别在英国沃金和德国哥达,而首个在北美洲的火葬场则于1876年由Francis Julius LeMoyne博士支持建于宾夕法尼亚州华盛顿。美国的第二火葬场被认为1877年7月31日由Charles F. Winslow在犹他州盐湖城建立的。
澳大利亚也开始建立现代火葬运动和社团。澳大利亚首个为特定目的而建造的现代化火葬场及教堂,在1901年建于南澳大利亚州首都阿德莱德的West Terrace Cemetery。这个小建筑,类似于物在沃金的火葬场,自19世纪的风格大体保持不变,并完整运作直至1950年代末。经营历史最悠久的火葬场在澳大利亚悉尼的鲁克伍德,开放于1925年。
自从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以节约稀少的耕地。现时中国大陆的火葬比例为53%,美国为26%,英国为70%,日本则超过90%。
除了中国,还有日本实行火化,火化后骨灰也是土葬或者放入公墓,或者撒在河里或者海里。
是的
只能埋在非洲~
殡仪馆火化流程的确出现了问题。他们火化一般都是排队等候火化的,如果确认是你爷爷在8点40分还未火化,那么8点50分是肯定没有骨灰出来的,火化时间的确需要40分钟,长点的要一个多小时。
还有骨灰盒一般会让你们在盒子的盖子内侧写上签名的,盒子底部也会有标签的,你自己检查一下是否没有签名或标签,或者这两者出现了错误,这些都是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