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墓地推荐
北京墓地
 北京墓地 > 殡葬改革 >

骨灰墓地下葬 随礼,关于骨灰墓地下葬 随礼有什么说法

发布时间: 2021-10-25 03:35 阅读量:   文章来源:采编 作者:京诚小编

下葬用随礼吗

  老了人是要挂祭的,挂了祭就是算随了礼,下葬时不用。
  人已经老了三年了 今年才回老家下葬 我也不懂不知道该不该随礼 有人说老人不能后补礼
  哦,这属于迁葬。看主家怎么办,一般这时候是嫡亲的亲属买鞭炮等物品随着上山送下就行。
  随风俗

父亲去世,家人准备在公墓给父亲骨灰下葬,不知道还要不要搞什么下葬仪式,不想兴师动众的,就是家人,之

  请参考:如你是在正规陵园买得墓地,骨灰下葬完毕时,陵园工作人员会帮你举行个简单的告别仪式 。包括清坑、安置骨灰盒、封盖,简单仪式,全是免费的。
  你说呢...

白事入土前能随礼吗,昨天知道的,今天火化明天安葬,想今天晚上去家里看看

  我们这边的风俗是入土了那家人就不能要礼钱了,但是按人情事故来说自己该随礼 要不要是他们的事。
  我也不确定,还是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说。
  这是必须随礼的,根据当地消费情况和亲疏程度来确定给多少钱。祭拜用品不算在内

骨灰下葬仪式及准备物品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buctyakun
  
  1、领骨灰,用萝卜或者硬币红布包好放在骨灰存放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
  2、引魂幡在前,引魂鸡、骨灰在后,燃放鞭炮后出发至墓地;过程中骨灰不能见光。
  3、到达墓地,打开遮光布挡住阳光罩住墓穴的位置;
  4、(净宅)将墓碑及墓穴擦拭干净;请老人子女上前为老人净宅尽孝(请长子把骨灰交给其他家属)
  5、(暖穴)请长子上前跪烧纸三张点燃后在放在墓穴内;
  6、摆龙杠两沟夹一杠辈辈出皇上
  7、铺金砖摆元宝在墓穴的四角
  8、将防潮盒平稳地安放在墓穴内
  9、硬币放置成北斗七星状,将七星钱摆放在防潮盒的底部,七星引路,后辈齐全
  10、由长子(或长孙)戴上红手套将红布包裹的骨灰盒取出;
  11.将骨灰放在防潮盒中,将防潮盒边沿涂上胶水,合上盖子,收起遮光布;12
  将祭祀物品摆放在墓穴内,将家乡土撒在墓穴四周;13.封穴长子请起包碑收起遮光布请墓园工作人员将墓穴封盖、修砌;
  14.将墓碑顶部红布收起(揭幕);15.将供品摆放在墓前,亲属轮流上香、敬酒、行礼;16.到放生池将准备的红鱼放生,将引魂鸡放生;17.到祭祀园内焚烧物品、燃放鞭炮;18.在中午十二点之前返程
  墓地下葬及祭祀流程墓地下葬及祭祀流程墓地下葬及祭祀流程墓地下葬及祭祀流程23.在一、某老人骨灰安葬仪式现在开始请长子上前,诵读祭文(焚烧祭文)
  请参考:如你是在正规陵园买得墓地,骨灰下葬完毕时,陵园工作人员会帮你举行个简单的告别仪式 。包括清坑、安置骨灰盒、封盖,简单仪式,全是免费的。

骨灰下葬有什么讲究吗

  1、骨灰盒从殡仪馆拿出来的时候需要什么仪式吗?
  骨灰从殡仪馆拿出来,知道下葬,盖上墓上的石板之前,是不能见光的,在骨灰盒上方要用大块的布遮挡阳光,需要至少两个人举着布。最好应该是用挽帐。
  2、五谷罐是摆在墓里面吗?什么质地的不容易风化或降解?
  这个我家一般不用,容易腐蚀的东西最好摆在墓的外面,怕偷的话最好用胶牢牢固定。东山的管理办公有卖那种方形的塑料密封储存箱的,用来储存骨灰盒,一方骨灰盒泡水,虫蛀什么的。但是我觉得那里面还是最好不要放你说的那个五谷罐为好。
  3、七勺星怎么摆?是在“铺金”的上面、塑料盒子的下面吗?
  这个我不太清楚,你在问问别人吧。
  4、下葬就没必要一大堆人去了吧?我觉得5、6个人足够了?
  下葬的话,主要是逝者的小辈去,配偶一般避免过于伤心难过,是不去的,如果小辈及其配偶人数较少,可以找与小辈关系很好的朋友帮忙,一般只要人数够,忙的过来就行,需要算算,长子要抱骨灰盒,至少要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7373639有两个人拿挽帐挡阳光,大概五个人左右比较合适,最好其中要有个主心骨式的人,来有条理的指挥进行。
  5、香炉买什么样质地的?因为要摆在墓外面
  一般都是买瓷的,便宜又实用,在墓地那里有很多人在回收那些东西拿回再卖的。。。所以最好是瓷的,用白水泥上面的牢牢的固定在紧靠墓前的水泥地上,不要破坏墓的表面。这样的话,即使香炉被破坏的话,损失也不大。要是用金属的,比较贵的香炉,更容易让那些人偷走。
  6、老爸是因为病死的,不算是喜丧,程序上要注意点什么?
  就是排场不要太大,不要放鞭炮什么的,保持低调吧。。。
  7、请长辈高人或专业人士列出具体的下葬时的程序。
  我应该不算长辈,也不是专业人士,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因为家里亲戚不多,我亲身参与了我爷爷、奶奶、外公、还有妈妈从去世到葬礼,到下葬的全过程。
  但是由于我家里可能不是很讲究这些,办的也相对比较简单,所以更详细的还是麻烦你问一下更有经验的人吧。

骨灰原来存在殡仪馆了,现在要安葬应该是怎么个程序请名师指点

  安葬最重要的原则在于购买好墓地!
  请将所有墓穴证书及票据找齐,然后通知墓地方确切的下葬日期及时间,得到许可之后再准备一些贡果鲜花之类,并要求公墓方将墓穴卫生等准备工作提前做好。
  
  将殡仪馆的寄存证书找齐,家人约定好时间前往殡仪馆将亲人的灵骨取出之后直扫送到墓地。
  还应将相关费用准备齐全,别到时候因缺点钱而误了事。
  你好!
  
  准备一只公鸡和刀 在那儿去现杀。
  然后还有硬币代表他以后再天上有钱花。
  把殡仪馆的寄存证书找齐,家人约定好时间前往殡仪馆将你母亲的骨灰取出后直接送到墓地上。
  还有把墓和寄存的钱准备齐全,别到时候因缺点钱而误了事。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我是祖传阴阳先生网号一零九零六五九一一一

骨灰安葬 的仪式

  下葬仪式
  
  经过了初丧、哭丧、做七、送葬等仪式之后,最后的环节就是下葬了。这
  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
  生存环境不同等原因,形成了很多不同的下葬风俗仪式。这种下葬的仪式反映
  了人们对灵魂的崇拜。汉族主要是实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所以墓
  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
  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
  这种下葬仪式是非常讲究和烦琐的。抬灵柩的人叫做"八仙",挖好棺材洞
  穴叫做"打穴"。在打穴之前还要祭祀开山,孝子要烧香点烛行开山礼。有的地
  方要请地仙,还要画太 岁,开山的时候要避开太岁的方向,不然就是"太岁头
  上动土",丧家就会遭受到祸害。开山的时候要在做墓穴的地方前后打个木桩,
  然后让孝子在打木桩的范围内用锄头挖三下。接着八仙就过来做穴,做好之后
  再把太岁的画像烧掉。 这种墓穴,是把灵柩推进去的。在墓穴的底部铺垫着两
  根竹子或者剥了皮的光滑润泽的小杉树。放的时候,把灵柩的上首搁在上面,
  再用撬棍往里面推,推进去之后再抽掉垫底,最后铲一些草皮把洞口砌严封好。
  
  灵柩在山上停放好之后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在一些地方,孝媳妇要在灵前
  作揖拜礼,然后捧把黄土,在怀里包着,跑回家里把黄土撒到猪栏鸡笼和床下,
  据说这样就可以得到亡灵的保佑。要是媳妇多的,就要争取第一个吉祥,甚至有
  脱掉鞋子抄水路捷径回家的。撒完黄土之后,媳妇要急急忙忙地跑到厨房里吃几
  口饭菜,这叫做"进宝",是为了图个吉利。
  
  在旧时,祭祀墓穴是人们非常看重的。祭祀的时候把一只公鸡杀死,用它的
  血来祭奠。公鸡不会马上就死去,而是在墓穴里反复扑腾,按照旧时的说法,公
  鸡死在墓穴里的哪个部位,哪个部位的子孙就会兴旺发达。公鸡扑腾下来的鸡毛
  叫做"凤凰毛",必须要拣掉。下葬之前还要由死着的儿子把用五谷杂粮编成的五
  谷囤放在墓穴里。囤口上面盖着一张小烙饼。在墓穴里还要放一个陶瓷罐,罐子
  上面放一盏豆油灯,叫做长明灯。有的地方还在墓室上嵌一面铜镜,象征太阳。
  在古代的时候,有钱的人家要远离坟墓,射三支箭,然后马上后退。这样不敢靠
  近灵柩是因为担心压不住鬼邪,自己会遭殃。在灵柩放进墓穴的时候都必须放炮,
  说是为死者饯行去阴间。
  
  按照旧时的规矩,下葬的时间也是要讲究的,必须是太阳落山灵柩也落土。
  落土的时候"八仙"拽着棕绳徐徐放下,四平八稳之后,亲属们必须抓起泥土扔到
  灵柩上,这叫做"添土"。灵柩下去之后,先要盖一层薄土,再把墓穴永福陵园里扫出来的
  土撒在上面,之后要放上一只碗,叫做"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
  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
  
  民间的习俗认为,人死后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出来,跟着活人回家。
  所以下葬的人必须绕墓转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严禁回头探视。否则看见死者的
  灵魂在阴间的踪迹,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节哀的措施。不然的
  话死者的亲人不停地回头观望,总也不舍得离开,是很难劝说的。
  
  埋葬之后人们必须要洗手,有的还要用酒来洗。这样是表示今后再也不死人,
  用来驱除晦气。接着丧家要谢吹鼓手和客人。之后还要举行辞灵仪式,祭拜死者
  的灵位。在有的地方辞灵之后,只要是亲属就要在一起吃饭,这叫做"抢遗饭"。
  在江浙一带有喝"长寿汤",吃"长寿豆"的习俗。就是说,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去
  世之后,在出丧的那天丧家要准备一大桶肉骨头汤,就是"长寿汤",一大盆煮得
  烂烂的黄灿灿的大豆,就是"长寿豆"。送丧的人回来都要喝一小碗长寿汤,随意
  吃一些长寿豆,意思就是"添福添寿"。有的地方还把又香又糯的长寿豆分给邻里
  左右的小孩吃,说法是,吃了长寿豆,日后长又寿。
  
  这些民间传统的风俗习惯都反映了了生者对于死者的寄意和对生命兴旺的美
  
  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