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杀蜈蚣
可以这样:
1、买除虫菊酯(药店可能有卖),在蜈蚣经常出现的地方洒上一些,下水道入口也撒一些,可杀之;
2、买除虫药片密闭熏之;雄黄加酒撒进下水道;
3.使环境尽量干燥
4、养只公鸡抓之。
5、清除窗外的爬山虎等植物
6、在门口和窗口及另外有可能爬入蜈蚣的地方撒石灰粉,因为蜈蚣喜欢潮湿的环境。
7、用艾草熏屋子
8、有两种药物对蜈蚣有效,雄黄水或者敌敌畏的稀释溶液,在屋里的地面和角落里喷洒以后,闭门至少半日,效果据说不错。
蜈蚣的生活习性
1、喜群居: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习惯,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
2、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蜷缩不动,正在产卵的雌蜈蚣则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
3、喜欢阴暗潮湿。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的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
4、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
白天蜈蚣的视力很差,稍微远一点的东西就看不清楚,因此难于觅食及防御敌害,它只靠一对细长的伸向前方的触角探路行动,晚上也要靠触角来搜捕猎物进行觅食。
5、具有舔舐的习性
蜈蚣用第1小颚末节及基节突起上的稠密绒毛、第2小颚末节背面上刷状的刚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经常舔舐触角、步足外,也会把自己窝穴舔舐得干干净净
6、温度蜈蚣是变温动物,它的一切活动常与温度相关。蜈蚣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2℃,当温度为11℃~15℃时,蜈蚣的觅食减少,停止交配、产卵。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蜈蚣则停止一切活动,钻入松土中(或窝土中),蜷缩一团,进入冬眠,可是当温度升到33℃~35℃时,由于体内水分散失,它的一切活动都暂停下来。如果温度升到36℃以上时,体内失水太多,则使身体干枯而死亡。
7.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窝土湿度为10%~20%时,蜈蚣的一切生命活动最为活跃,也就是说这是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合的湿度
蜈蚣的天敌有老鼠、石龙子、赡蜍、蚂蚁,鸡和鸟等。蜈蚣在孵化和蜕皮时动作迟缓,易被蚁群乘虚而入,只要几小时就可被咬死吃掉,故要提早防治蚂蚁。
所以,保持干燥最重要,其他像雄黄也可以驱赶蜈蚣
还以为你说的冒险岛里面的蜈蚣!用杀虫剂一般都OK的
..弄点盐水就可以辣
保持干燥就可以了。
不能杀
怎么样才能把家中的蜈蚣全弄死
、春季:清明后,气温回升到17℃左右,冬眠的蜈蚣复苏活动,此时可喷洒一些带有营养的物质水(如在水中加奶粉、葡萄糖等),让其饮用。接着喂给含水分多的小昆虫和其他食物。 2、夏季:由于气温适宜,食物丰盛,蜈蚣生长较快。然而夏季也是病菌大量繁殖的季节,蜈蚣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主要是霉菌引起的疾病,症状是,蜈蚣 跗肢及身体腹面出现黑色斑块,并不断浸润扩大,导致食欲消失,行动迟缓,最后消瘦而死。因此,夏季要控制洒水量,多喂软体的、多汁的动物和植物的饲料;患病的要分离出去。 3、秋季:除注意调节饲养室湿度、要经常供给饮水和定时喂食外,要特别重视繁殖期的管理。主要措施:一是隔离怀卵雌体。把临产卵前的蜈蚣单独饲养,以便排除干扰,提高孵化率。经验介绍,用装罐头食品的玻璃瓶配上塑料盖,盖上钻十内个小孔,作通气用。瓶内放半瓶潮土(潮土以手捏成团一触即散为度)。反把临产的蜈蚣关入瓶内,每瓶1条。若关入后经4—5天还未产卵,需要换清洁泥土和补充食物。繁殖瓶放置在光线暗、湿度大、安静的地方,并要及时管理、观察和记录。二是加强产卵前后的饲养。要增加喂食量,并注意调剂食物品种,促进雌体多进食,保证其顺利完成抱卵孵化,防止吞食卵子。孵化结束后,应适时反幼体蜈蚣与母体分离。采用玻璃瓶孵化的,母幼分离容易,但在较大的容器,则应利用小蜈蚣喜群集、爱吃甜食的习性,用几块清洁的、钻有若干小洞的人造海绵,在含有葡萄糖、奶粉的溶液中浸泡片刻,然后在傍晚放入繁殖池(缸)的四角,小蜈蚣就会爬往海绵,吃饭后钻入海绵小洞中休息。次日,把海绵块钳到新的养殖器轻轻一拍,小蜈蚣即跌落下来。刚与母体分离的小蜈蚣可在普通的新搪瓷脸盆内饲养一个时期。脸盆底放2厘米厚潮湿细土,上面覆盖1张吸足水的瓦片,盆口盖一块钻有许多小孔的塑料薄膜。1个脸盆可养600条。对小蜈蚣饲养要特别细心,饲养土要细、软、干净、潮湿,喂以蝇蛆、蚯蚓、绞碎的新鲜肉,并放入少量奶粉、葡萄糖等。把食料放在玻璃片上,晚间投食,早晨取出。 4、冬季:冬龄蜈蚣停食停支,进入冬眠,主要做好保温工作。蜈蚣蜷曲在瓦片下,此时可拿走上面几层瓦片,把蜈蚣放在较底层,然后用潮湿细土和麸皮拌和,倒在瓦片上面,将瓦片覆盖住,再盖上稻草保温,不要使温度低于0℃。平时要注意检查温、湿度以有熟防鼠工作。若能利用坑道饲养蜈蚣,可变冬眠为冬养,1年有两次繁殖,在1—2月份还能再繁殖1次,既缩短了生长周期,又提高了繁殖力
、喜群居: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习惯,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
2、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蜷缩不动,正在产卵的雌蜈蚣则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
3、喜欢阴暗潮湿。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的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
4、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
白天蜈蚣的视力很差,稍微远一点的东西就看不清楚,因此难于觅食及防御敌害,它只靠一对细长的伸向前方的触角探路行动,晚上也要靠触角来搜捕猎物进行觅食。
5、具有舔舐的习性
蜈蚣用第1小颚末节及基节突起上的稠密绒毛、第2小颚末节背面上刷状的刚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经常舔舐触角、步足外,也会把自己窝穴舔舐得干干净净
6、温度蜈蚣是变温动物,它的一切活动常与温度相关。蜈蚣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2℃,当温度为11℃~15℃时,蜈蚣的觅食减少,停止交配、产卵。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蜈蚣则停止一切活动,钻入松土中(或窝土中),蜷缩一团,进入冬眠,可是当温度升到33℃~35℃时,由于体内水分散失,它的一切活动都暂停下来。如果温度升到36℃以上时,体内失水太多,则使身体干枯而死亡。
7.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窝土湿度为10%~20%时,蜈蚣的一切生命活动最为活跃,也就是说这是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合的湿度
蜈蚣的天敌有老鼠、石龙子、赡蜍、蚂蚁,鸡和鸟等。蜈蚣在孵化和蜕皮时动作迟缓,易被蚁群乘虚而入,只要几小时就可被咬死吃掉,故要提早防治蚂蚁。
所以,保持干燥最重要,其他像雄黄也可以驱赶蜈蚣
十多厘米的并不算大,很小的啦。有的种类的蜈蚣能达到30--40厘米左右。
蜈蚣的种类很多,分为汉蜈蚣、苏蜈蚣、多棘蜈蚣、韩氏蜈蚣、模棘蜈蚣、小棘蜈蚣等。
你确定是蜈蚣?不是蚰蜒吗?或者“钱窜子”?如果屋子太潮湿了就生那种虫子,多通风,实在不行撒点石灰,哈哈
你说的不是一种动物吗?。。。。石灰能药死它们吗?。。。。
一般家里怎么会有蜈蚣呢,还很多?肯定不是蜈蚣。石灰药不死的,起干燥的作用。
就是全是脚大个的有6厘米左右,我就是想问怎么能药死它们。。。。。。。。
那我不知道了,以前我家里也出现过,通通风后来就没了,你试试吧。要是有这种药的话麻烦你告诉我一下。
好的。。。。。。。。。。
还是一只只抓吧 惠灵山陵园 抓到了养起来 多了就卖了赚钱
用超威杀虫喷剂,超市买十几元。对着蜈蚣喷,即喷即死,效果特强
- -我家也遇到过几次 、、、
我家有蜈蚣怎么弄死他、、、急、急、急、急
先用艾草熏一下,然后撒点雄黄,山里这种东西多,老人们到了端午就弄,以前不知道为什么,端午到了就热了,哪些蛇虫什么的就出来了,烧的艾草烟可以把他们熏出去,撒了雄黄他们就不来了
养鸡,鸡最喜欢吃活蜈蚣、蝎子了。
卖给我吧,我要这个,家里蜘蛛,蛇什么都有了,就差这个了
我怕
新安葬坟墓当时有蜈蚣出现有什么意思
土中有蜈蚣,这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要多想啊。
没什么意思,你挖坟挖了人家蜈蚣的家了。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蜈蚣出现在坟墓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无功本来就是生活在泥土里的,这只是一种巧合罢了。
蜈蚣形阴宅如何下葬
蜈蚣形阴宅如何下葬?————真蜈蚣形,会开面、开手、开口。必有穴口,选取穴口下葬。
风水中的喝形只是因为某一个地方像某种物体,而不是蛇地点蛇头、龟地点龟尾,喝形仅仅是比喻,而何处出脉要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去辨别,出那种人物还要根据山形和水路才能定论,一山一水何足言。
蜈蚣最怕什么,怎样治死蜈蚣
蜈蚣属于多足纲,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人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
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
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
应急处理
蜈蚣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局部应用冷湿敷伤口,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有全身症状者直速到医院治。
蜈蚣最怕鸡。怎样致死武功方法很多,向打敌敌畏,喷灭武功的药水等等。
疼一点而已,过几天就会消肿
蜈蚣死后怎样才能看出是怎么死的
活乌蜈蚣用筷子或镊子夹起后它身体起反应,觉的不舒服,会摆动身体,相反死蜈蚣夹起来后直直一条 补充: 最好向 养殖技术 站的有关技术人员询问,蜈蚣好像有一种病会相互传染
活乌蜈蚣用筷子或镊子夹起后它身体起反应,觉的不舒服,会摆动身体,相反死蜈蚣夹起来后直直一条